人们大都喜欢说:“事事从我做起,勤俭节约、不要浪费。”之中说法很有自扫家门雪的意味。然而,大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更普遍、更严重的浪费体现在一些公共行为当中。比如说豆腐渣工程,导致这种现象恐怕绝对不是因为预算太少而造成的吧。预算照样够多,而造出来的东西却不能用,这算不算浪费?比如说形象工程,那么多的花架子工程却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然而三令五申仍不能止,这算不算浪费?比如说公款消费,由于其不算贪污的特性使得多少纳税人的钱进了肚皮,这算不算浪费。工程处了问题、财政亏空了,而责任人却早已升迁了,这些奇怪的现象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也许有人说人微言轻者个人是难以扭转的。但是如果是只扫一屋,天下岂不乱套。因此,应该建立个体责任意识,让每一个执行者都不能乱来。
之所以会有巨大的浪费不停地产生,也就是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决策者的地位和利益很难受到普通民众的影响。在诚信环境不健全的情况下,制度的不透明往往使得很多掌权者易如反掌地挂羊头、卖狗肉,玩弄公众于股掌之中。
另一方面,缺少必要的问责机制。很多大型工程一把手一拍板就可以上马,缺乏充分的论证。出了问题可以用各种借口与理由搪塞过去。本来相当数量的官员都擅长于太极券法。待到一纸调令,远走他方,很多问题更是轻易地后任推前任,把来势各异的置疑避开了。
中国民族很好面子,这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在单个成员表现出来,风光是风光了,但浪费却也不可避免。中国俗话叫“人多力量大”到此为止,没了下文。也就是说具体干啥事,是不是傻事、蠢事反倒不重要了。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有的人居然看到了中国人空前的凝聚力,就差没有交口称赞,现在看起来很可笑,但当时似乎明白人都消失了,这个教训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诚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敌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团结起来干蠢事,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当然,浪费这档子事还没有上升到如此的地步,但很多跟风的行为不得不让每个有良知的人去坚决的抵制,这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还要让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决策者深刻理解:节约社会有限资源是首要的,不要被浩大的排场冲昏了头。只有这样社会的发展才是真正可持续的、高效的。
形式与实质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人都爱争取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以此在人类记载史上浓重的写上一笔。如果说是个人行为,倒也勉强可以理解;当变成公众行为的时候,就实在应该三思了。从社会角度来说,公共事业的出发点应该是社会成员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的或是长远的),而不是某些决策者的个人展示。吃力干些于社会无益的行为还不如什么也别干。所以,我们要做一件事注重它的内涵,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形式。好大喜功,名声虽好却得不到民众的支持与认可。更不要以一种我行我素的姿态来回应。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社会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不论是官员主观(个人私利的刺激与诱惑。)还是客观上的原因,大量的浪费还是屡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