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这是第几个教师节了,有关教师节的报道充斥着各大媒体,网上也都是歌颂老师的文章,篇篇让人读得热泪盈眶,好不感动!好象不写点什么东西就过不去今天似的,于是,我也忙着回忆起我诸多老师的“丰功伟绩”来。
不过,我这人有个毛病:凡事都好对比。想想我们上学时那些老师的所作所为,再看看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个别)老师的言谈举止,我又不知从何下笔了。写了肯定会得罪一大批老师的,但对于个别老师的个别作为还是不吐不快。
现在的教师节,给我的印象就是:老师放假,会餐,发奖金(只是在我的视觉范围内,如有冒犯,敬请原谅)。
我曾亲历过数不清老师的谆谆教诲,在我的记忆里,老师总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为人师表的。记得我上学时,有一位王老师,她经常袭一身灰色制服,给人以精明干练的印象。她的眼睛不大,却能洞察秋毫。每个孩子的心理活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除了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掌握孩子们的各种动态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与家长及时沟通,她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班每个同学的家中。哪个学生生病了,哪个学生落课了,更是不在话下,业余时间给学生补课,从来不记报酬这样的老师,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比比皆是,每个老师都能和学生做朋友。当时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似乎老师这样做是很正常的,是应该的。
可现在,却不是这样理解了。的确,时代在变,老师的思想也在变,也许只是我的意识没有变,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了。
我理解:现在的老师,不象原来的老师那样古板,可以任意留各种新潮发型,可以任意佩带各种首饰,可以任意穿各种款式的衣服。这只是外表感觉,实质上,,我感觉现在的老师与原来的老师最大的差别是在为人师表上(我说的是个别现象,但有代表性)。也许现在学校把什么事情都与老师的奖金挂钩,特别是学生的分数。所以,老师无暇顾及一些学习成绩以外的“琐事”光顾抓经济效益了。而学生在老师眼里也只有“好生”和“差生”两种之分(当然也是以分数为界定)。
其实,国家为了提高老师的待遇,已经下了很大的气力了,加上学校把学生按分数分成三六九等,入学时,对不同分数的学生,收取不同的费用,使得学校的收入颇丰,老师的收入也已经相当可观了。另外,许多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舍得拿出重金为孩子找家教,也坚定了老师搞“第二职业”的决心。但他们内部也有“潜规则”即:自己的学生不做为家教的对象,而是同事之间互相介绍“生源”而那些被家教的学生,在每天短短的1。5—3小时的时间里,也得不到老师的“亲传”大多是做些课外题来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至于考试时成绩上去与否则跟家教老师无关。
而老师的这笔无须上税的收入是相当了得的。怪不得好多老师购买了大房子,开上了高档车。这样一说,老师也确实够累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加班,她哪还有更多的精力顾及学生的其他“琐事”?关键是:如今的教育已经“产业化”了。
话又说回来了,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高学历的人找工作都难,那些学历低的人岂不是难上加难?谁都想“挤”过那“独木桥”可究竟有多少人能过去?
看,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教师节怎么竟说起这些了?
应当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他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他们的事迹是可歌可诵的,我们应该把大把的鲜花送给他们,但不仅仅在这一天。
20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