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悠悠知客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石桌上那五支静静地排列着的紫玉玲珑的如意,似恨不得一拐砸个粉碎。

    一尘子则仰脸喃喃地道:“这样看来,贫道可错怪大师了。”

    心镜大师忙不迭合掌欠身道:“敝寺不幸,心镜已感无地自容,道兄莫再这样说才好。”

    心镜大师说至此处,神色一动,蓦地抬脸,双目中精光湛然地扫瞥了诸人一眼,语音促迫低声问道:“这如意信符系于何时送达各位手中?传送者系何等样人?诸位能为心镜一道否?”

    众人一怔,跟着又齐噢了一声,银须叟第一个说道:“老夫系于月前接得,由敝派三鹰中的银鹰胡俊彦转呈老夫,据说来人是个黑脸中年汉子,颇似贵寺业已出艺的俗家弟子。”

    一尘子第二个抢着说道:“敝派系由南严观传送真神武殿,时间约在半年之前,当时贫道因验明如意乃贵寺真品,故未追究来人相貌。”

    青城冷婆婆冷冷地道:“好糊涂!”

    若在平时,以一尘子那种谁也不让的脾气,听了这话,说什么也忍受不住,可是,说也奇怪,此刻的一尘子似乎换了一个人,当下不但不以为意,反而赔着笑脸道:“那么婆婆您呢?”

    冷婆婆一顿鸠杖,恨声道:“那是去年年底,凑巧老身不在”

    众人目光一偏,一致转向蓝衣秀士,蓝衣秀士想了一下道:“敝派接获较早,大概是去年春天。”

    又想了一下,这才接着说道:“去的是位中年僧人,那位僧人身穿灰色僧袍,由于积雪未消,天气严寒的关系,所以头上戴着一顶灰色僧篷,只约略看出他肤色甚黄,五官因有僧篷遮着,没有看清楚。”

    众人点点头,默默地又向金剑丹凤望去。

    金剑丹凤轻轻咬了一下秀唇,然后抬脸说道:“照这样说来,接获如意信符最早的,大概要算是敞派了。”

    一尘子忍不住岔口问道:“什么时候?”

    金剑丹凤追忆着答道:“那是前年今天的这个时候,如今细想起来,这事确实显得有点蹊跷。”

    众人一啊,五双眼神中,均是精光一闪。

    金剑丹凤玉指交握,睫毛眨动,明眸微微上斜,追忆着接道:“记得那时已近黄昏光景,嫦娥正好在金龙厅外的紫竹林前漫步徘徊,偶尔抬头,忽见身前不足三丈之处,不知打什么时候起,竟已悄然静立着一位驼背长须老人。”

    众人听至此处,不禁又是齐齐轻轻一啊。

    原来华山上代掌门人姓白,字羽灵,外号华山神剑,一身武学向为武林黑白两道所景仰,公认是华山开派四百年以来最为杰出的一位掌门人,唯神剑白羽灵有着华山一派传统性的淡泊心胸,竟于三年前壮年归隐,而在归隐前,以第四届武林盟主的身分广邀天下武林同道,举不避亲的宣布两件事:第一,宣布华山第十五代掌门由爱徒兼义女,斯时年甫一十有七的金剑丹凤白嫦娥继承!第二,宣布今后三年中,盟主一职亦由金剑丹凤暂摄,并于三年后主持在华山举行的第五届武林大会!

    当日应邀与会者,不下五百余人,均为各派名宿,一代高手,神剑此语一出,整座金龙厅鸦雀无声,先后几达顿炊之久。

    不过,那种沉默是敬意,是羡慕,而不是骇异!

    因为神剑赢得第四届盟主之尊并不是偶然的,且斯时素有华山五君子之称,与神剑平辈的华山五剑,就在神剑身后,从华山五剑安详的神态上,人们知道,阅历练达,剑术成就已臻化境的神剑白羽灵,此一决定是华山一派众意所归的抉择,私情没有影响派策,派策也没有因私情而有所逡巡回避!

    所以,显然已得神剑真传,以双十年华,在六位掌门人中年事虽然最轻,而身分地位却超然独秀的金剑丹凤,此刻居然坦率承认那位什么驼背长须老人来到她身前三丈之内,她竟未能于事先发觉,这就可惊了!

    众人于震惊之余,又不禁互望一眼,默默点头,深为金剑丹凤这种罕见的坦荡美德,流露出由衷的崇佩!

    一尘子神定之余,忍不住又岔口道:“白掌门人,您说什么?现身的是位驼背长须老者?”

    金剑丹凤点点头答道:“是的,道长。”

    微微一顿,接着说道:“按道理说,以那人年岁之长,身手之高,在当今武林中,应非泛泛之辈,不过武林浩瀚似海,多的是奇才异能之士,嫦娥年轻识浅,阅历有限,不能认出来人身分来历,本不足怪,可是,奇就奇在那人能够直达华山莲华峰顶,找到金龙厅,却竟也不识嫦娥是谁!”

    一尘子诧异道:“有这等事?”

    金剑丹凤浅浅一笑道:“敝派华山,除掌门人外,不得收授女徒,这条规律在武林中可说无人不知,而本派上代掌门家师座下,一共只有小女子一个弟子,在武林中也应该很少有人不知,所以当那人向嫦娥问:‘女侠怎样称呼?’嫦娥不禁一怔,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方在作难之际,想不到对方突又问出一句令人更为惊奇的话来:‘可否烦女侠领见一下贵派掌门人神剑白羽灵?’”

    一尘子皱眉道:“愈来愈奇了!”

    金剑丹凤苦笑了一下道:“嫦娥当时听了,不由得啼笑皆非,原想表明身分后,再加婉释,这一来也觉有所不妥,于是含笑反问道:‘敢问老人家会晤敝派掌门人,何事见教?’他没理睬,眼一眨,忽然注目问道:‘人不在,是吗?’嫦娥只好点点头道:“是的,出去了。”他注目接着问道:‘去了什么地方知不知道?’嫦娥微笑道:‘云深不知处’他闻言一怔,嫦娥含笑接着说道:‘长者如果一定要会见家师他老人家,白嫦娥无能为力,但如果长者要找的仅是敞派掌门人,白嫦娥愿意就此受教!’”

    一尘子忙问道:“他怎么表示?”

    金剑丹凤道:“他失声一啊,目注嫦娥,似甚惊讶,同时也显得有点失望,嘴唇开合着,数度欲言又止,犹疑了好半晌,这才轻叹一声,无可奈何地道:‘好,就交给你罢。’”

    一尘子忙又问道:“于是他留下一支如意?”

    金剑丹凤道:“是的,他口中说着,同时伸手自怀中摸出一只锦盒,往地上轻轻一放,用手指了指,立即掉身下峰而去。”

    心镜大师忽然问道:“白掌门人有无注意他下峰时的身法?”

    金剑丹凤点点头道:“就是大师不问,嫦娥也正要说到呢,这一点,嫦娥已经留意过了!”

    众人眼中精光一闪全都注目屏息而待。

    金剑丹凤玉指一指蓝衣秀士,含笑说道:“那人身法之轻灵美妙,几可媲美昆仑绝学”

    蓝衣秀士忙欠身逊谢道:“白掌门人好说。”

    金剑丹凤笑意一敛,皱眉接着说道:“可是,那人虽有着一身上佳的轻身功夫,但于峰顶与白嫦娥对答之间,却全未能控制内心喜怒哀乐之情,予以一种极为强烈的涵养欠缺之感,诸位想想看,在一位有着数十年内功修为的武林高手来说,这种情形应该有吗?”

    众人听了,不住点头。

    金剑丹凤脸色一整,肃容又接道:“白嫦娥承命接掌敝派华山,受命之初,曾经恩师他老人家投帖普告天下武林同道,纵有不周之处,但武林中血脉相通,即凭传闻,也不应有不知之理,所以,白嫦娥当时就不禁怀疑:紫玉如意乃少林一派之威信表记,如非与少林一派有着深厚渊源之人,绝不可能受到少林如此重托,而如今有人身负超绝武功,手持少林如意信符,居然对他将要送达信符的华山派近况一无所知,宁非异事?”

    众人异口同声应道:“是呀!”

    金剑丹凤紧接着说道:“根据上述诸端可疑之处,再参证刚才诸位所说各派接获如意信符的时间,请恕白嫦娥冒昧,对今日事件,白嫦娥现在忽然想到两项颇有可能性的大胆假定。”众人齐声一哦,再度注目屏息。

    金剑丹凤有力地肃容接着说道:“第一,向五派传送如意信符者,可能同属一人。第二,假如白嫦娥没料错,斯人年事之轻,可能更在白嫦娥之下!”

    众人不住点头,一尘子忽然皱眉道:“除了贫道及冷婆婆之外,五派中曾有三人见过那人之面,北邙银须老二为人粗直,容或有所失察,而以蓝掌门人蓝老弟之精细,尤其白掌门人白女侠您自己,不仅与来人相对最久,而且经过一段相当不短的对答,如说那人系以易容之术改变了本来面目,加以白掌门人说他年事可能甚轻,细细推敲起来,这里面岂不”

    冷婆婆冷冷一哼,接口道:“老妇记得,十年前贵派武当,曾于一天之中连接三位宾客,结果证属先后均是一人,前例不远,何足为奇?”

    一生子脸孔一红,争辩道:“武林中有几个名列十二奇绝的千面侠?”

    冷婆婆一声嘿,正待再说什么时,远远突然传来一声低沉而有力的佛号,佛号余音未了,如来殿前,面向凉棚这边,已然出现三位僧人。

    两僧在前比肩而立,一僧稍稍偏后。

    前面两僧身材一般的枯瘦矮小,各披一件大红描黄袈裟,合掌肃然而立,后面一僧,身材中等,身披一袭玄黄袈裟,合掌俯首,身躯微躬。

    烈日如火,而三僧袈裟重披,居然神态从容,毫不为意。

    心镜大师精目一扫,手抚胸前酱玉珠串,脸色端凝,神色严肃无比地自座中缓缓将身立起。

    心镜大师起身离座后,首由前列红衣两僧躬身说道:“监院值日,心通、心明奉谕谒见掌门师兄!”

    跟着后面黄衣僧也是一躬说道:“玉库常住僧悟非,奉召觐见掌门人!”

    心镜大师先向红衣两僧和声说道:“心通、心明两位师弟,请先到如来偏殿稍事休息。”

    红衣两僧,合掌微躬而退。

    红衣两僧退去,心镜大师脸色一寒,向黄衣僧沉声道:“悟非听着,本寺玲珑如意有无短缺,火速返转玉库,清点具报!”

    黄衣僧微微一怔,跟着合掌一躬,趋退出院。

    心镜大师俟黄衣僧去远,注目一声长叹,颓然坐下,其他诸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除了皱眉,也是无话可说。

    不消盏茶光景,玉库常住僧悟非和尚去而复回。

    悟非和尚二次现身,身披大红袈裟的监院两长老,心通,心明,也立即自如来偏殿缓步下阶。

    并肩合掌,改立在悟非僧身后。

    这时,那两位监院长老的神色虽然平静如前,但悟非僧的脸色,却已与先前大不相同了。

    只见他脸色灰白,额汗如豆,身躯也微微颤抖着,宛似中暑一般,其状极为凄恻堪怜。

    心镜大师目光至处,脸色立即大变。

    其余的五位掌门人见了,脸色也全都为之一变,当下不约而同地纷纷离座而起,目注院心不稍一瞬!

    院上院下,一片死寂。

    现在,每个人所能听到的,除了自己的鼻息和心跳外,便只有院外那排浓荫古柏梢头的烦人蝉声了!

    慢慢,慢慢的,心镜大师的脸色逐渐平复过来。

    它回复到先前的严肃,也回复了先前的端凝,这时长眉一掀,双目精光如电般地射在院心悟非脸上,以一种极低沉惨痛、恍若响自天夕的声音,向院心缓缓而静静地问道:“悟非,短缺五支,是吗?”

    悟非和尚俯首颤声答道:“是的五支罪僧万死。”

    心镜大师脸色一沉,又问道:“玉库乃本寺重地之一,五年来全由你一人职掌,现在出了差错,你可有什么话说?”

    悟非和尚俯首颤声答道:“禀掌门人悟非知罪。”

    心镜大师双目陡张,抬脸向悟非身后的监院两老一挥手,注目厉声道:“悟非僧怠忽职守,遗本寺以千古之羞,着即发交监院按律从严议处,随移戒院依议执行!”

    两位身披大红描黄袈裟,为少林心悟智慧中,与掌门人辈分平行的心字辈监院长老,受命躬身,齐声肃应道:“敬领掌门法谕!”

    心镜大师又是一挥手,三僧相率合掌一躬,默默退去。

    目注三僧背影消失,心镜大师缓缓转过身躯,神情肃穆地向五位掌门人合掌深深一躬,语音微颤,低声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如今真象已白,心镜无话可说,谨以待罪之身,这厢静候各位公议,虽死不辞。”

    于短暂的沉默之后,武当一尘子,突然仰天哈哈大笑。

    笑了好一阵,这才激动地大声说道:“为怕误了时辰,奔驰于如火烈日之下,顾不得口渴如焚,顾不得脚底生烟,可说是我穷道士自上届昆仑武会后,十年来所吃到的最大一次苦头,而于刚进寺门的那一刹那,目睹寺中安闲气派,不由得既惊且怒,无名之火暴炽,当时真恨不得一掌将门口那两个小和尚劈死,再找你大和尚拼命,那里想到,我穷道士惨固惨矣,而你们这批少林的和尚竟比咱们五个更惨十倍!公议?议谁?是议谁有罪?抑或议准最可怜?哈,哈,哈!”

    哈哈一笑,复接道:“一网打尽,一个不留,轻轻一笔,六派除名,快哉,快哉,好不令人叹服的笔力呵!”

    语毕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眼前这位武当掌门人,由于刺激过度,显已怒火攻心,笑声如狂,语似癫呼,连整座棚架,亦为之簌簌欲倾!

    不是么?目下座中六人,分别代表着当今武林的六大名派,人人均贵为一派掌门之尊,而今竟同时遭了别人的愚弄,面面相觑于一堂,不知其人为谁,不知其人此举之目的何在!

    试问,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比这更为令人难堪,更为令人愤怒的呢?

    一尘子为发泄内心郁火而以自嘲方式喊出来的这番道白,正代表着其他几位受患者的共同感受。

    开始时,五位贵宾,几乎人人都在误会着主人心镜大师,而现在,事实告诉他们,身为地方的少林一派,比起他们遭遇来,竟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一切正与心镜大师的自责相反,他,心镜大师,固无罪可待,同时,此事件离真象大白还早,一切都才只是一个开始!

    “轻轻一笔,六派除名。”

    一尘子最后所说的这几个字,每一个字都不啻一支利箭,密密而深深地,刺进了每个人的心窝。

    一尘子的话,一点也不夸张。

    因为这次事件显系出自蓄意的人为,所以,谁都明白,问题只是早晚而已,而它已没有避免张扬之可能;像这种事一旦传出江湖,六派得来不易的盛举,自必荡泻无余。

    这时候,约摸午末未初光景,骄阳正烈,闷热如蒸。

    这时候,由于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凉棚中又回归于一片沉静。

    也就在这个时候,达摩院那边的一排古柏浓荫中,蓦地射出一道疾如怒箭的黑影凌空直泻如来殿前。

    凉棚中一片惊噫同时而起,六双露芒如电的目光,迅向殿前射去。

    如来殿前,半空中微微一暗,那块先前曾为少林三僧站立过的地方,六双电目集射之处,这时已悄没声息地出现了一名黑衣少年。

    黑衣少年昂然挺立,有如一峰之独屹!

    但见他身穿一袭黑绸长衫,头戴黑纱文士巾,足登黑缎薄底快履,身后斜背一只长条形黑布背褡,周身上下,一片黑;年约十八九,双眉修长入鬓,目如朗星,方口,悬胆鼻,英姿勃发,如临风之玉树,潇洒出尘。

    不过,这位黑衣少年五官虽然英俊,但一副脸色却极为憔悴。

    其神情,于凛然中透着凄然,眉梢眼角更有一股悲痛之色隐现。

    棚中诸人于惊讶之余,迅速地交换了似有所悟的一瞥,脸色一寒,全自座中再度纷纷立起!

    黑衣少年双目英光湛然,轮流审视了棚中诸人一眼,唇角翕动,欲语又止。

    青城冷婆婆一顿手中鸠头拐,冷哼一声,便拟越众飞出,北邙银须叟衣袖一拂,低声喝道:“记住,婆子,这儿是少林!”

    这时,身为主人的心镜大师,手抚念珠,向前跨出一步,脸一抬,神色严肃地向黑衣少年注目沉声问道:“少侠入寺,做甚不经中门通报?”

    黑衣少年注目相还,静静地说道:“大师以为在下也是一位名派掌门么?”

    少年吐语,清晰有力,琅琅然,如金石掷地。

    心镜大师听了,脸色微变,当下沉声又问道:“少侠尊姓大名,师承当今那位高人,以及有何见教于敝寺,贫僧有幸与闻否?”

    黑衣少年静静地道:“大师一次问得太多了!”

    心镜大师沉声道:“那么就请先行见告少侠今日来意!”

    黑衣少年脸一仰,注目反问道:“这种大暑天,当今六大名派掌门人缘何突然聚会于嵩山少林,关于这点,大师可否先行见告?”

    众人脸色,相顾一变,心镜大师沉着脸道:“是贫僧先请教少侠!”

    黑衣少年深深吸了一口气,仰脸说道:“在下反问大师,意思就是说,假如大师以为在下发问不当,那么大师的这一问,也似多余。不是吗,此时此地,紧接在五位掌门人之后,在下适时出现,难道大师竟不生丝毫联想?”

    众人脸色,闻言又是一变,心镜大师沉声道:“贫僧愚昧得很!”

    黑衣少年仰脸如故,轻嘿了一声说道:“那么在下不妨再说清楚点,因为六位掌门人今天要在这儿聚会,所以在下也来了;在下来此,就为了想一次见到六位掌门人,大师,现在够明白了吗?”

    心镜大师抑止着激动,注目沉声道:“这样说来,他们五位今天来嵩山,少侠事先早就知道了?”

    黑衣少年凄然笑了一笑,说道:“跑遍神州,历时三年,都只为了今日一会,在下不知道,更有谁知道?”

    心镜大师哦得一声,长眉掀处,双目神光陡射。

    更情不由己地跨出一步,注目又问道:“那么,少侠是说,光顾敝寺玉库的,也就是少侠了?”

    黑衣少年点点头,静静坦然地答道:“是的,先后三次查勘,第四次下手,今天是五上少林。”

    心镜大师颤声喧得一句“阿弥陀佛。”

    跟着神色一凛,注目沉道:“少侠这样做,系奉那位高人之命?”

    黑衣少年仰脸淡淡地答道:“那人名叫上官印。”

    心镜大师微微一怔,偏脸向身后诸人迅速地投出询问性的一瞥,众人皱眉相顾,最后一致微微摇头。

    心镜大师沉吟着又复思索了一遍,仍旧茫然无绪,乃皱眉抬起脸,不得已又向黑衣少年注目问道:“敢请恕贫僧孤陋寡闻,上官印系那位高人名讳,尚望少侠明告是幸。”

    黑衣少年仰脸淡淡地答道:“在下贱名是也。”

    众人相顾一愕,心镜大师目光一溜,欲语还止,忽然改口温和地说道:“外面日头太大了,少侠请上来用杯茶,慢慢详谈如何?”

    黑衣少年间言似甚感动,微微躬身道:“谢大师盛意。”

    口中说着,脚下并未移动,上身挺正,面对大师凄然一笑,接着说道:“雨打日晒虽然难受,但尚算不得人间最痛苦之事,大师不必在意,在下早就习惯了呢。”

    心镜大师皱皱眉,随又注目问道:“贫僧等六人,既经少侠以非常手段召集于一处,该少侠也定有非常之事见教了?”

    黑衣少年又是凄然一笑道:“大师好说,请教罢了。”

    心镜大师忙接道:“那么请少侠这就开诚相示如何?”

    黑衣少年口应一声好,脸色一黯,抖袖露手,伸向脸前解开背褡活结,将背褡自背上一把拉下,迅速地一层层打了开来,解至最后一层时,住手仰脸道:“想先请诸位看几件东西,诸位留意了!”

    跟着一声:“华山掌门人请了!”

    随着喊声,一道金光脱手电射而去,华山金剑丹凤白嫦娥,一声轻噫,玉手微抬已将来物接在手中。

    “昆仑掌门人请了!”

    “武当掌门人请了!”

    “青城掌门人请了!”

    “北邙掌门人请了!”

    “少林掌门人请了!”

    黑衣少年口喊,手扬,目送,于刹那之间,连续向凉棚中以敏捷无比的巧妙手法,迅速而准确地打出色分金、蓝、黑、白、银、紫六样物事。

    六位掌门人,手到拈来,分别一一接住。

    现在,拿在六位掌门人手上的,是这么六样东西:

    少林心镜大师手上是一支小巧玲珑的紫玉如意,青城冷婆婆手上是一座小型细瓷白寿星,北邙银须叟手上是一只三寸不到的亮银镖,武当一尘子手上是一柄具体而微的生铁乌云拂,昆仑蓝衣秀士手上是一对栩栩欲活的蓝钢比翼燕,华山金剑丹凤白嫦娥手上则是一柄金光闪闪的袖珍龙纹剑!

    “如意寿星燕双飞,金剑银镖铁拂尘”

    六样东西的序列稍为调整一下,正是上面两句武林谚语所代表着的少林、青城、昆仑、华山、北邙、武当等当今武林六大名派的信符。

    六位掌门人在看清了彼此手中的事物之后,不由得又相顾骇然一怔。

    黑衣少年俊目一扫,强抑着一股悲愤激动之情,这时向棚中语音微颤地大声问道:“诸位掌门人已经看过了,请问其中有无赝品?”

    心镜大师轮流看了另外五位掌门人一眼,见众人一齐摇头,便转正身躯,双掌一合,向下微微躬身说道:“如今就等上官少侠说明这六件信符的来源了。”

    黑衣少年稍显激动地注目说道:“在下想知道的,也正是这一点!”

    心镜大师又望了身后诸人一眼,这才再度肃容合掌说道:“少侠想必知道,信符使用,乃一派掌门人之权职,掌门人之递代,久暂不定,上一代使用情形,下一代有时并不完全清楚;不过,武林中信符之使用,在任何门派来说,均属大事之一,是以十之八九亦都载诸典籍,现在少侠所出示的这六件东西,虽然贫僧及各位掌门人鉴定无误,但用出的年代及事由尚待翻查记录,贫僧敢代表六派向少侠保证一句:

    只要少侠稍假时日,贫僧及各位掌门人,必将予少侠以满意答复。”

    微微一顿,接着说道:“不过,在这以前,上官少侠如肯将六件信符取得之经过见告,贫僧及五位掌门人,均将不胜感激。”

    黑衣少年脸一仰,前胸急促地起伏着,良久良久,方以衣袖拭了一下眼,激动地悲声说道:“三年前的今天,终南山,无情谷中,有男女双尸并陈,男的系以自己的右手掌击碎天灵盖,女的则系悲痛过度,吐血而亡,而这六件东西,当时便端放在两尸之间,诸位掌门人,这样够了吗?”

    众人相顾愕然,心镜大师颤声道:“阿弥陀佛。”

    黑衣少年抽噎了一下,接着说道:“假如诸位仍不满意,在下可以说得再清楚一点,那对男女双尸,便是在下的生身父母!”

    心镜大师又喧了一声佛号,忽然长眉一掀,注目沉声道:“此种嫁祸手法异常明显,上官少侠总不致由六件信符的发现而疑及六派吧?”

    黑衣少年转正脸,点点头道:“正如大师所说,上官印未有过这种想法。”

    众人脸色一霁,心镜大师合掌躬身道:“阿弥陀佛,少侠目光远大,胸襟畅阔,贫僧等感激不尽。”

    黑衣少年肃容躬身答道:“由于少林一派向为武林推重,所以在下决定自贵寺窃走如意信符以召集其他五派掌门,在下痛于父母之双亡,一时出此下策,大师纵肯海涵,但在下自知此举犯讳过深,义所不容,将来一待亲冤得白,上官印自当六上少林,负荆请罪,凭大师会同各派议处,虽死不辞。”

    脸色一整,接着说道:“现在请诸位掌门示知在下听到回音的时间和地点。”

    心镜大师返身向诸人证询意见,华山金丹凤想了一下说道:“就在两月后八月十五,在敝派华山举行的武林大会上如何?”

    黑衣少年遥遥躬身应道:“这样最好不过了。”

    语毕,抱拳又是一躬,接着说道:“那么就这样决定,八月十五,华山武会上,与诸位掌门人再见。”

    脚下微错,便拟离去。

    一尘子忽然喊道:“少侠留步。”

    黑衣少年偏脸道:“道长尚有何事见教?”

    一尘子想了一下道:“十二奇绝中人,少侠听说过没有?”

    黑衣少年微微一笑道:“道长所说的十二奇绝,是不是就是武林中所流诵的一奇一绝神鬼魔,两老两丑丐侠仙?”

    一尘子点头道:“是的。”

    黑衣少年又是微微一笑道:“除一奇一绝之外,余者在下差不多都已见过,道长问这作甚?”

    一尘子失声一啊,半晌说不出话来。

    余人包括心镜大师在内,也都为之目瞪口呆。

    十二奇绝中的丐、侠、仙,由于时常出现于武林,在武林中稍具地位的人,见过了尚不算多大稀奇,而两老淡泊远世,两丑狂傲不群,连目前这六位掌门人也都只闻名而未见过面,至于再往上数,一奇、一绝、神、鬼、魔等五位,便一直只有着这几个名号,时间一久,武林中几乎怀疑有没有这几个人都是问题,而现在这名黑衣少年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众人又那得不惊?

    一尘子愕了好半晌,这才勉强笑了笑道:“那好,贫道记得,敝派到现在为止,只剩下一柄拂尘信符未曾收回,那还是贫道恩师,敝派上代掌门三清真人送出去的。”

    黑衣少年目中精光一闪,忙问道:“送给了谁,道长还记得起来吧?”

    一尘子又想了一下,点头道:“假如贫道没有记错,该是由先师送给了十二奇绝中的迷糊仙古醉之。”

    黑衣少年面露喜色,忙又问道:“迷糊仙古大哥?道长没有记错?”

    众人听了,不由得又是一怔,心镜大师注目之下,精光一闪,脸色忽然微微一变,朝众人迅速递了一道限色,忙拦在一生子前面,向黑衣少年合十深深一躬,神态无比庄严地注目说道:“请恕贫僧冒昧,敢问少侠一句,十二奇绝中的千面侠上官云鹏上官大侠,与少侠如何称呼?”

    心镜大师此言一出,众人全为之注目屏息。

    黑衣少年脸色一黯,热泪随之夺眶而出,躬身颤声道:“不敢掩蒙大师,千面侠正是家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