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间里少有机会写文,如今还有几天就要当爹了,才想起自己这另外一个“孩子”实在有些惭愧。
这章的许多内容其实是在去年老婆刚怀孕而工作还算轻松的时候抽空写的,如今拿出来完善修改了一下,算是提前庆祝下自己“升级”吧。
这章的标题其实是没想到什么好标题,于是就拿个人物名字来凑数了,---从邪鲁治西南部的海岸一路向北,经过丘陵和盆地遍布的南五洲等地既可到达一片宽阔的平原。
这一地区,以从中流过的谷川河为界分别称为越前和尾张,在这个岛国的政治区域划分中则分别属于百胜将军上杉氏一族和神造将军神宫寺氏一族,虽然相互接壤,但由于谷川河奇特的东低西高的河岸地理性质,这两地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与土地肥沃胜产各种谷物的越前地区相反,尾张却由于河岸多是较高的山地而显得贫瘠萧条地多。
实际上,初代天皇之所以将此地封给以擅战着称的上杉氏就是看中这里适合大规模兵力展开,将其用做一个决战用的军事门户。
似乎是为了印证祖先的远见卓识,天皇率领的邪鲁治军队已经与入侵的炎黄东南军再此地对峙了不短的一端时间。昭仁天皇天照勇很可能是这个岛国有史以来命运最奇特的统治者之一。
当世对他的评价一直处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状态中:忽而是性格懦弱的避世之君,忽而又是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或者两种评价混杂在一起,犹如油与水混合在一个容器里,一经搅拌便变成了一种说不清是什么的古怪玩意儿。
这位天生体弱多病的天皇陛下的性格和气质与自己的名字和地位都完全不搭边:他的身上很难看出与勇字相匹配的德行,而相对与一个统治国家的皇帝,他在形象和学识上都更接近一个文质彬彬的学者。
至少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而他的前半生也确实是这样的状态,不过,即使是皇氏宗族中最恨铁不成钢的长辈也没有立场和理由来职责他的不争。因为类似的状态在这个国家的皇室中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历史,而一切的根源又恰恰是那位开国之君。
三百年前当琼国灭亡的时候,皇世、誓死效忠的文物大臣们以及残存的军队度海逃亡到了这个巨大的岛屿上,虽然军队数量不多,但还是凭借压倒性的战斗力轻易地征服了这里近乎还处于蛮荒时代的原住民。立国之后。
为了表示对这些与自己生死与共的追随者的感谢与慰劳,天皇大兴分封之道,除了保留了一大片最富饶的区域作为皇室自己的领地外,大部分国土都分给了被称为幕府将军的功臣们,然而过于富烁的地区往往民风软弱贪图享受,皇室的领地很快就成为了盛产天下弱兵的地方。
随之而来的结果是由于军力的弱花皇室的控制力也迅速衰退。仅仅一百年的时间,强大起来的幕府将军们已经近乎取代了皇室在各自领地中的权威,随着中央权威的弱化,地方豪强之间爆发了几乎无至尽的吞并战争。
再经过近一百年断断续续的混战,只留下了二十四个幕府将军,再去除依附别家存在的小势力真正有实权和强大军力的大概十二家,而其中真正忠于皇室的仅仅四家,于是在这个过程中皇室也渐渐失去实际权力轮为了精神象征似的的存在。
不过在昭仁天皇登基后的第八年,随着炎黄东南军的入侵,一切发生了改变。从邪鲁治本岛南端登陆的东南军首当其冲对上的就是占据了这片重要商业港口集中地的幕府将军之中势力最大同时也与皇室最离心的四家。
由于对炎黄人的无差别攻击史料不及,沿海两家几乎在一个月内就彻底覆灭了,而相对纵身地带的两家也被打残。自此,邪鲁治国内的政治势力力量对比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很快,在忠于皇室的上杉、山本、皇和神宫寺四家的支持下皇室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联军,同时迫于炎黄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和联军的强硬施压,其余各家也纷纷至少名义上表示愿意归还权利给皇室并派出自己的军队加入了联军。
又经过近半年的艰苦作战,联军始终将炎黄军队死死挡在尾张地区,而随着联合舰队歼灭炎黄南洋水师从而切断了对手的补给战局终于开始向有利于的方向发展了,不料很快的,炎黄人就改变了策略,此时。
看着沙盘的天皇陛下一脸愁容,他目光的终点是沙盘上邪鲁治联军大营的位置,那里插着许多图案不同的小旗,每一面都代表一家参与联军的幕府将军的军队。就在不久前,这样的小旗还有二十面,如今却只省了十五面在炎黄方面的分化拉拢之下已经有人陆续退出了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