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傲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什么大名?'

    朱昶本是随口胡说的,这一问不由傻了眼,但他戴着面具,脸上的表情不为对方所觉,当下淡淡的道:'姓余!'掌柜的一拍大腿,哈哈一笑道:'是"神手余化"?'朱昶一楞,硬起头皮道:'是他!'

    掌柜的高声道:'失敬了,余大国手名动南方,活人无数,内子就蒙他老人家起死回生!'说着,匆匆起身离去。

    朱昶有些啼笑皆非,自己随口说一个姓,却偏巧就有个'神手余化'在大理城行医,幸好是死无对证,不然这谎可就砸了。

    不一会,掌柜的去而复返,手中多了一把银壶,一盘卤山鸡,一付杯筷,在原位一坐,笑吟吟的道:'不成敬意,一点小意思?'朱昶赧然道:'掌柜的,怎么回事?'

    '朋友既是余大国手的至交,区区受过他的恩,岂能不表示一点意思!'说着,替朱昶斟了一杯,自己也斟满,举杯道:'请,这一餐算区区请客!''这怎么好意思?'

    '那里话,请!'说着,一饮而尽,照了照杯。

    朱昶也只好干杯,酒味香醇,十分爽口。掌柜的又斟了一杯,三杯下肚,朱昶只觉倦意袭来,昏昏欲睡,脱口道:'好酒!'眼前人影成双,眼皮有千钧之重,直要合上。

    迷朦中伏桌睡去,知觉全失。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意识逐渐回复,只觉浑身的不舒服,四肢不能动弹,而且有麻痹的感觉,耳边人声嘈杂,一阵阵的檀香味直冲鼻观。

    双目一睁,不由亡魂尽冒,原来自己被反缚在一根木桩上,四周围满了人,有的坐有的站,两旁,各燃了一堆熊熊大火,檀香味便是从火堆发出。

    这里是一个露天荒场,从一些搭盖的棚架来看,是赶集的场所。

    正对面,排着香案,香花素烛,案上一个神牌,核桃大的字,一眼便可看清楚,只见上面写的是'故神手余化老太医之灵位'。

    朱昶目瞪口呆,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那掌柜的不是因感余化之恩而款待自己吗?自己根本不知余化为何许人,只是一时胡乱说访一个姓余的朋友,天下事竟有这般巧

    香案边站了七八个着长衫的人,那小店掌柜赫然也在其中。

    不管如何,这总是凶多吉少的事。

    他想运力挣脱捆绑,但全身乏力,一丝真气也提不起来。

    那掌柜的在酒中到底下了什么药,竟然这等霸道?

    蓦地──

    香案旁的一个老者,高叫一声:'土司驾到!'全场顿时肃静无声,靠西面的人墙,裂开了一道口,让出通路。

    在南方边陲,土司便是一地的主宰,生杀予夺,这一点朱昶是听说过的。转目望去,只见一条火龙,蜿蜒而至,原来是数十短装汉子,执着火把,朝这边行来,火光中,可见一项大轿,那轿中人,想必便是土司了。

    火把入场,井然有序地分站四周,全场登时明如白昼。

    轿子在距香案不远处停下,香案旁的人,立即迫了上去。

    一个佩刀壮汉,掀起了轿帘,一个身材魁梧的锦袍老者,从轿中出来,凌厉的目光,一扫全场。

    四周人群,如风吹草偃似的跪了下去。

    迎向轿前的,也躬身俯首为礼,看来这七八人必是此地有头面的人物。

    锦袍老者缓缓步向香案之前,举手向群众还礼,然后在事先备就的椅上坐了,八名带刀壮汉,一字式排在身后。

    群众这才纷纷起立,但没有半点声音,场面肃穆至极。

    朱昶头脑昏沉沉的,仍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那七八个为首的,肃立在下首一边。

    锦袍老者凌厉的目光,射向朱昶,久久才开声道:'就只他一个吗?'一个长衫老者应道:'是的,昨夜此人到赵老板店里打尖,无意中露了口风,赵老板机警,以蒙药把他擒住

    '问过口供吗?'

    '没有,恭候老爷讯问!'

    '赵老板!'

    '小的在!'

    那掌柜的恭应一声,弯了弯腰,一付战战兢兢的样子。

    本文出处利文网'liven' >liven

    '此人何时入店?'

    '昨天傍晚时分!'

    '他说了些什么?'

    '说是南下访友,姓余的,小的起疑,把他醉倒,果然搜出证据。''证据?'

    '断剑!'说着,自香案上捧起半支连柄断剑,高举过顶,然后又放下。

    朱昶登时急怒欲狂,自己身边那半段'圣剑',乃父亲遗物,想不到被对方搜去,指为证据

    锦袍人面孔一沉,恨毒的目光射向朱昶,半晌,目光转向群众,宏声发话道:'余老太医,仁心仁术,济世活人,在本地可以说无人不敬,想不到竟惨遭杀害,凶手一共五人,已有四人付出代价,余太医英灵不远,所以才使这凶手自行投到,余太医遗体上留有半截剑尖,凶手身上搜出剑柄,罪证确凿,什么都不必问了'群情激愤,所有的目光,如利刃般投在朱昶身上。

    朱昶明白了,自己被指为杀死'神手余化'的凶手,对方是要报仇,如果不声辩,必惨死无疑,当下厉声高叫道:'土司,阁下讲理吗?'锦袍人寒森森的道:'讲什么理?'

    '阁下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加诸无辜人身上''你无辜吗?'

    '在下是过路人,那断剑乃家传的纪念物,岂可指为凶器?''是你说的?'

    '何不拿另一截来比对?'

    '遗体神圣不可触犯,另半截已随太医殡葬了!''在下根本不知太医是谁'

    '住口,狡辩无益,堵上他的嘴!'

    一名带刀卫士,欺上前去,从朱昶身上撕了一块衣襟,揉成团,塞入朱昶口中,朱目眦欲裂,五内皆炸,但却无反抗的余地,迷药的力量仍未消失,内力提不起来。

    如果他说出'空空子'之名,事情必有转机,但他傲首天生,不愿说出来,现在,悔之晚矣。

    锦袍人大声吩咐道:'上祭!'

    一个土蓝布长袍的汉族老者,往香案上首一站,其余的退到土司身后排列,土司转身面对香案。

    蓝袍老者怪声怪调的开始赞礼:

    '上香!一上香,二上香,三上香。'

    土司顺序插了三柱香在炉里。

    '跪──'尾音拖得很长,所有在场的,全伏跪下去。

    阴森恐怖的气氛,令人头皮发炸。

    朱昶魂散魄飞,自己竟被当作活的祭品。

    '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献祭──'

    两个红衣短扎的汉子,从香案后暗影中疾闪而出,一人手中捧了一个红漆木盘,盘中托着一个陶瓷钵子,另一人手持一柄亮幌幌的尺许长牛耳尖刀,双双朝香案屈单膝为礼,然后步向木桩。

    朱昶魂散魄飞,他做梦也想不到会被如此宰杀在这南荒之地。

    两名刽子手在他身前一左一右站定。

    执刀的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话道:'愿你来世投生,做个好人!'手捧托盘的咬牙道:'这厮太可恶,别让他痛快,要他慢慢死!'朱昶双目暴睁,眼眦尽裂,血水顺眼角而下。

    持刀的手一扬,刀锋横勒向朱昶咽喉

    朱昶双目一闭

    就在此刻,一声暴喝,如九天雷鸣,震撼了全场:'住手!'两名刽子手,下意识地后退数步,跪着的人,纷纷起立。

    朱昶睁眼一看,只见一条人影,直奔香案之前,来人劲装负剑,年在四十之间。

    锦袍老者一见来人,面色大变,忙哈腰行礼,道:'西灶土司殷绍良见过内侍长!'来人喘了一口大气,道:'殷土司少礼,本人如迟来一步,事情便不堪收拾了'其余人众,连司礼的老者在内,纷纷行礼,退开一旁。

    土司殷绍良骇然道:'内侍长有何见谕?'

    '殷土司可知此人是谁?'

    '他是'

    '国师的传人!'

    '啊!'

    惊呼之声,响成一片。

    内侍长疾掠而前,解下了朱昶,拿去了口中塞物,激动的道:'少师受惊了!'朱昶苦苦一笑,没有开口,两人相偕到了香案之前。

    那酒店老板,吓得面无人色,噗地跪了下去,以头叩地,连道:'小的该死!小的该死!'土司殷绍良向朱昶抱拳道:'少师为何不说出身份,险使敝属铸成大错'朱昶此际业已心定,冷冷地道:'区区没有机会!'内侍长扫了惊骇莫名的群众一眼,道:'少师,国师已亲自赶来,我们迎上去吧!'土司殷绍良讪讪地道:'可否移驾卑属府中'内侍长沉着脸道:'不必了!'

    '此事卑属不察,尚望在国师面前美言一二''国师会有裁夺的!'

    酒店老板膝行上前,双手呈向朱昶道:'少师,小的罪该万死,冒犯大驾,这是解药!'朱昶苦笑着接过解药,道:'算了吧!不知者不罪!''谢少师恩典!'

    解药服下,麻痹之感顿消,功力尽复。

    内侍长怒冲冲地道:'你们总是不听话,动辄用药害人''是!是!小民该死!'

    '少师,我们走罢?'

    朱昶点了点头,从香案上取回半截'圣剑',然后与内侍长举步离开。

    自殷土司以下,齐齐施礼恭送。

    土司卫士之一,急从场边拴着的马匹中,解了一匹雄骏的,迎向朱昶,道:'请少师乘坐!'内侍长已解下自己的马匹,朱昶也不谦让,接过缰绳,双人两骑,一前一后,疾驰而去。

    奔了一程,朱昶一勒坐骑,道:'内侍长慢走!'内侍长勒住马匹,回头道:'少师有何吩咐?''不敢,请教称呼?'

    '在下洪满!'

    '哦!请洪内侍长上覆国师,就说区区回中原了''内侍长洪满'吃惊的道:'什么,少师要回中原?''是的!'

    '在下不敢作主,好歹要见到国师!'

    朱昶大感为难,实在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但事实上又不能使这内侍长为难,自己一命,可以说是他救的,如他迟到半步,一切算完,想来余悸犹存。

    话声甫落,三骑马疾奔而至。

    '内侍长洪满'大声道:'国师来了!'

    当先的,果是'空空子',后随的是两名皇宫卫士。三骑马齐齐刹住,'空空子'迫不及待地一跃下马,激动的道:'孩子,你为何要走?'朱昶等也先后下马。

    '老前辈,晚辈愧疚良深,但不得不离开。''好,一切慢慢再谈!'说着,转向洪满道:'内侍长,何地相遇的?''内侍长洪满'把经过情形说了一遍。

    '空空子'连连顿足道:'好险!好险!孩子,你太任性了!'朱昶赧然道:'晚辈十分惭愧。'

    '幸好没有造成奇祸。'

    '晚辈想就此告辞?'

    '别忙!内侍长,请传令撤回各路追踪的人,并禀皇爷,说老夫数日必返!''国师暂不回宫?'

    '老夫有事要办,你们去吧!'

    '是!'

    '内侍长洪满'与另两名皇宫侍卫,齐向'空空子'施了一礼,然后跃上马背,疾驰而去,转眼消失在黑暗中。

    '空空子'这才正色向朱昶道:'孩子,一切妥当了!'朱昶有些心烦意乱,但也带几分内疚。

    '老前辈说什么妥当了?'

    '一切照原计划而行!'

    '皇爷答应了?'

    '当然,老夫说过,如不蒙允准,挂冠求去。''老前辈这又何苦?'

    '孩子,这是大事,关系整座武林兴亡,同时老夫北上中原,天缘凑巧,碰上了你,岂能就此放手''但晚辈已无意再返大理城,这点务请老前辈鉴谅!''孩子,你可以不回去。'

    朱昶一愕道:'可以不回去?'

    '不错,暂时不回去!'

    '晚辈不解?'

    '老夫费了不少唇舌,说服皇爷,皇爷已允拿出"玉匣金经",由你参修,苍山主峰,有一绝佳修练之所,就是当初禁制"十八天魔"的地方,老夫打算要你一个人在彼静静参修,饮食你自理,随时派人送去补充''晚辈一事不明'

    '什么事?'

    '那"玉匣金经",既是大理国传国之宝,皇爷何不自己习练?同时通国上下,难道没一人能参修?''问得好,老夫说过,习此经必须童贞之体,有内力基础,秉赋奇佳,三者不可缺一,皇爷无嗣,只公主段瑞芝一人,国中亦乏此奇材,而且,如果所授非人,后果便不堪想像了。''老前辈能断定晚辈不贻非人之患吗?'

    '空空子'哈哈一笑道:'孩子,老夫对自己相人之术,还可自信!''传国之宝,不虞外传?'

    '这是情势使然,"十八天魔"不除,终是大理国的隐患,那批魔头,决不会放过被囚之仇不报的。''目前何以不见动静?'

    '暴风雨前的平静,一发便不可收拾,"十八天魔"也许想先图中原武林天下,然后挟其全势,一举而毁大理国。''哦!有此可能'

    '孩子,现在你不再说走了吧?'

    '如老前辈不坚持,晚辈仍然要走!'

    '算了,孩子,上马随老夫来。'

    朱昶并非十分情愿,但'空空子'一番盛德,使他再说不出'走'字,只好踩镫上马,随在'空空子'之后,缓缓而行。

    不久,天色放明,前途自有人接待。

    '空空子'传令采办食粮用物,送上苍山主峰,他与朱昶舍弃了马匹,徒步登山。

    下午,登及主峰之半,已见皑皑白雪。

    峰上奇寒,玄冰终年不化。

    日暮,来到了昔日囚禁'十八天魔'之处,洞口那残破的'金锁阵'仍在。

    '空空子'用手一指道:'孩子,就是此地了,老夫把阵势重新排过,你在内可以安心潜修,不必顾虑人兽侵扰,现在我们进去。'朱昶唯唯而应,这倒是个十分合他意的好地方。

    越过残阵,进入洞中。

    这洞是天生奇地,十分宽敞干燥,洞内洁无点尘,看来'空空子'早有成算,已派人清理过了,炊具桌椅等,一应俱全。

    洞内有洞,小大不下十个之多。'空空子'点亮了油灯。

    两人在正洞中椅上落坐。

    朱昶游目扫了全洞一眼,道:'老前辈早有安排?''嗯!自抵步那日,老夫便已着人清理。'

    '老前辈煞费苦心,使晚辈不安'

    '孩子,那些话全不必说了,现在谈正事。''晚辈洗耳恭听!'

    '你是否愿归老夫门下?'

    '愿意!'

    '礼不可缺,你愿行拜师之礼吗?'

    '那是当然的!'

    '空空子'站起身来,把椅子朝居中一挪,满面肃穆之色。

    朱昶离座朝下方正面站定,随手扯落面具。

    '空空子'沉缓地开言道:'老夫杨威,无门无派,所擅武技,一半出于巧获之秘笈,一半出于自悟自通,你当为老夫第一代弟子,论事实,你将研习"玉匣金经",亦可允为初代创门人'朱昶双膝一屈,跪了下去,恭谨地道:'弟子朱昶,参见师父!''空空子'意外地道:'什么,你叫朱昶?''是的,弟子便是那"悟灵""天玄"两位前辈口中的白衣书生!''白衣书生便是你?'

    '是的,弟子实是"剑圣朱鸣嵩"的遗孤!''空空子'呆了半晌,纵声狂笑道:'缘法!缘法!这是缘法!孩子,为师益发信任自己的眼光了,为师与令尊是神交,哦!你方才说遗孤,莫非'朱昶双目尽赤,惨然道:'容弟子慢慢禀陈!''好!'

    朱昶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之后,道:'请师父训诲!''空空子'略一思索,道:'你是名门之后,一切自不用说得,不过为师的仍有几个字相勉。诚、正、仁、勇,四个字,盼你持守。''谨遵师训!'

    '你的左腿不便,为师的照自创的"空空身法",脱胎出一式步法,传授于你,算是一技之师,为了不使你所学庞杂不专,其余武技,暂不传授,你可专心一志,参修"玉匣金经",至于此经究竟载些什么,为师的也未过目,你好自为之!'说着,自怀中取出一个晶莹小巧的玉匣,递与朱昶。

    朱昶伸出发颤的双手,接了过来。

    这是大理国的国宝,也是武林巨憨大擘觊觎之物,而今在自己手中,想起来似梦境一般,他焉得不激动万分。

    '起来!'

    朱昶再拜而起,肃立一旁。

    '坐下吧?'

    '弟子不敢!'

    '别拘那些俗套,为师的虽身为国师,但心如野鹤,最厌困人的世俗礼法。''弟子放肆了!'

    说着,挪椅在下首坐了。

    '现在谈谈你的身世!'

    提到身世,朱昶的心似在滴血,但面对师尊,他有陈明身世的必要,于是他把一切遭遇,自游江南起,迄被残止,一一说了出来,只略去了那些儿女私事不提。

    '空空子'也为之泫然,沉重十分的道:'孩子,暂时抛开一切,专心参修武技,凶顽自有授首之日。''是!'

    '来,为师先传你步法,这步法就名之为"空空步法"吧,这步法的特点是以右足为主,左足为辅,专一为你研创的。''谢师父栽培。'

    '空空子'手比,足划,口讲,只两遍,朱昶便已心领神会,演练一遍,居然中规中矩,所差只是火候而已。

    这一夜,师徒俩在洞中打坐渡过,第二天近午时分,采办的食物用具,业已送到,打发了来人,朱昶举炊、'空空子'却去排那'金锁阵'。

    午餐之后,'空空子'讲解了出入阵之法,然后再谆谆嘱咐了朱昶几句,飘然出洞而去。

    朱昶定下心来,且不打开那'玉匣金经',先勤练'空空步法',这步法玄幻至极,内含奇门术数之理,与一般步法,大不相同。

    心无旁骛,进境自然神速,十天下来,业已随心所欲,运用自如。

    第十一天,他在微妙的心情下,准备开启玉匣。

    玉匣制作十分精巧,玉质也是上乘,一看便知是由整块璞玉雕琢而成的,匣外用封条封固,封修上盖有大理国的玉玺,完整无痕,显然封固后从未打开过。

    朱昶按下激动的情绪,先对玉匣拜了一拜,然后才以严肃的态度揭去封条。

    玉匣无锁,轻易的便打开,一本古色斑斓的绢册呈现眼帘,书签上四个古篆字:'玉匣金经'。

    翻开扉页,是两行隶书:'此经系战国时奇士公羊明所著,元丰八年出土。'后面一行小字:'烟波叟欧阳无气谨志。'照此看来,这'玉匣金经'乃是一部上古奇书,而且数易其主。

    翻开第二页,注记的与'空空子'所说相同,是练此经必须具备的条件。

    再后面,是目录:

    上篇──内功心法。

    中篇──掌指身法。

    下篇──剑术。

    附迟──金刚神功入门。

    朱昶翻开上篇,只见所载口诀艰深玄奥,看来非大智大慧痛下苦功不能参悟。因他是'剑圣'之后,对'剑道'有特殊偏好,一下翻到下篇,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总共十二句口诀,只得一招,别无注解,招式的名称是'天地交泰',要参悟这一招,可能更难。

    从这一天起,他开始钻研。

    废寝忘食苦思冥索,不知时日之既逝。

    上篇,化了他百日之功,当然,如果他没有深厚的内元,非三年以上莫办。

    中篇,又是百日,其中身法一项,限于左腿残废,只悟了口诀,无法施展。

    这中间,'空空子'来过三次,只略略问了进境,便离开了,外面的事,半句也不向朱昶提起,怕分了他的心。

    现在,朱昶开始参研下篇那独一无二的一式剑法'天地交泰'。

    口诀一共十二句,十天过去了,他连头一句都未能参悟,苦思冥想的结果,心神越来越不宁静。

    最后,他悟及一味苦想不是办法,佛家有面壁静悟之法,何不一试?

    于是,他摒除一切杂念,面壁趺坐,照新习的心法,由实入虚,无我无物。

    一天!

    两天!

    第三十五天,心镜突现光明,由虚返实,悟彻了头四句口诀,这一来,算是开了端,从无边的混沌中,寻到了一线光明。

    他照此法,继续参悟。

    这一段时间,'空空子'是否来过他不知道,因他一坐最少就是两天,有时三四天,连饥渴都忘记了。

    在一个心有所专的人而言,时间似已停滞在某一点上,根本不觉其消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