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暗夜杀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但却不由得烟云客不信,单是以剑芒凌空刻字这一手,便证明了酸秀才是个不可思议的人物。

    可是心中疑念未释,彼此素昧生平,他为什么要兜拦上这档子事?心念之间,脱口道:

    “小友为什么要对老夫伸援手?”

    “凭阁下一句话!”

    “什么一句话?”

    “赠马还连鞍辔!”

    “老夫本意是整座马场贱价抛售,不在于一匹马”

    “但这已证明了阁下的为人,重义轻利。”

    “过奖了,小可肯赏光舍下”

    “不,小可立即要动身!”

    烟云客想了想,突地手指那匹自己的坐骑,道:“老夫以此为奉赠,望小友哂纳!”

    丁浩倒是一怔,看这匹马,通体乌黑,油光水滑,没一根杂毛,四蹄如覆钟,雄骏已极,配上鲜明的鞍辔,更是不凡。

    “君子不夺人之所好,小可只求一匹能代步足矣!”

    “这是老夫诚意奉赠,盼小友勿却。”

    “那小可受之有愧了!”

    “什么话,区区一匹马能值几何。小友侠肝义胆,慨援伸手,使老夫免于抛家弃业,这份人情大了。”

    “好说,适逢其会,也算彼此有缘!”

    “老夫亟盼小友能有机会到舍间盘桓些时”

    “会的,改日当登门造访。”

    烟云客亲自牵过马,把马僵交在丁浩手中,丁浩接过手,再次致谢,然后拱手作别,上马疾驰而去。

    人似玉,马如龙。

    一路上,行人啧啧称羡。

    丁浩策马奔向汝州,走的是伊川这一条路。

    第二天傍午,到了汝州城。

    丁浩匆匆打了尖、上马直奔城外关帝庙。善男信女,络绎于途,证明关帝庙的香火,果然鼎盛。

    到了庙前,只见广场上尽是人潮,饮食摊、香纸摊、医卜星相、买解的、耍猴的、各种江湖玩艺,应有尽有。

    丁浩在场边专设的马桩上拴好了马匹,然后挤入人群,溜达巡视,突地,一个布招映入眼廉“半半叟神相”

    丁浩精神陡然大振,只见一个小布栅上,摆了张白木桌子,桌上一个三脚小鼎,冒着缕缕青烟、纸、笔笺筒,分排左右。

    桌后坐着一个道貌岸然的白发老人,身穿黄葛布长衫,头顶换了个髻,桌子前面摆了把竹椅是给求卜看相的客人坐的。

    丁浩缓缓踱了过去,朝椅上一坐。

    半半叟看了丁浩一眼,道:“公子是看相还是问卜?”

    “问卜!”

    “所问何事?”

    “寻人!”

    半半叟口里“唔!”了一声,摊开一张纸,提笔在纸上胡划了一阵,又捏指子午卯酉地念念有词。

    然后他抬头道:“所寻是亲是友?”

    “非亲非故,是个素昧生平的人!”

    “噢!是个什么样的人?”

    丁浩不由暗觉好笑,率性开门见山地道:“区区要寻的人号称‘竹林客’!”

    半半叟老脸微现惊容,深深扫了丁浩一眼,然后又低头椎算了一阵,突地一惊桌,沉声道:“照卦象看来,此人难以寻到。”

    “请先生再算算,应该可以找到的!”

    “老夫的卦一向很准,决无差错,说寻不到就是寻不到!”

    “区区不惜代价,一定要找到此人。”

    半半叟佛然不悦道:“老夫照卦而断,其余无能为力。”

    丁浩一哂道:“先生,干脆一句话,请指引‘竹林客’的下落!”

    “公子怎知老夫准能说出你要找的人下落?”

    “全知子引介区区来求教先生。”

    半半叟面色一变道:“全知子是谁?”

    丁浩莞尔道:“是先生的老友吧?”

    半半叟凝望着丁浩,好半晌才开口道:“寻人向东行十里!”

    “卦金多少?”

    “公子所问与众不同,要五钱足丝纹银!”

    “不贵!不贵!”

    说着,摸出了一两银绽,放在桌上,起身便走。

    半半叟大声道:“不要这许多,还有得找,一半就够了

    丁浩回头一笑道:“一半一半,区区还要回来!”

    半半叟瞪大了眼,作声不得。

    丁浩故作不知,扬长而去,在广场人群中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摊前,朝椅上一坐,道:“先生,区区问另一半?”

    半半叟哈哈一笑道:“有意思,你问什么另一半?”

    “东行十里之后,又如何找法?”

    “小友找竹林客何为?”

    “没什么,只是问几句话。”

    “小友该如何称呼?”

    “区区人称‘酸秀才’,初出茅芦,先生也许没听说过。”

    “嗯!的确没听说过”

    “这无关紧要,真佛面前不烧假香,现在清阁下实告竹林客的行踪!”

    “小友是问卜还是”

    “区区现在问人。”

    “卦象指示东行十里!”

    “之后呢?”

    “之后是小友的事,与老夫无涉了!”

    “十里找不到人呢?”

    “算老夫卜卦不灵,收招牌!”

    “好,一句话,回头见了!”

    丁浩起身,供了拱手,来到广场边,解下马匹,正待上马离去,突见一个儒生打份的老者笑吟吟地朝自己走来。

    这老者看样子已五十过外,一袭青布衫,既脏且破、全是皱褶,当胸还有一个蓝色补钉,十分刺眼,一副潦倒之态。

    老儒迎着丁浩一揖,道:“兄台请了”

    丁浩一怔神,道:“阁下有何见教?”

    “彼此斯广一脉,同气连枝,既有所见,敢不尽言”

    “哦!小弟洗耳恭听?”

    “愚下托大叨长,称你一声老弟台,适才见老弟台决疑于江湖术者,读圣贤书,所学何事?窃为老弟台所不取。”

    丁浩心中一动,暗忖:这是个愚儒,还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听他语意,另有文章,且看他表演些什么?

    心念之中,作了一揖,道:“兄台说的是,一句话使小弟茅塞顿开,不知兄台所见云何?”

    “老弟台是要寻人?”

    “正是!””

    “所寻者乃一号称‘竹林客’之人?”

    “不错,兄台倒是有心人!”这句话极有份量。

    “不必徒劳了!”

    “为什么?”

    “那江湖术士业已自行拆摊收栅,远走高飞了!”

    丁浩心头一震,若果如此,自己受半半叟之骗了,当下把马拴回木桩,匆匆挤过人丛,一看果然已不见了半半叟的踪影、只剩下一张白木桌,两把竹椅,桌面上墨迹淋漓,留了一行字,写的是“自知卦象不灵,收牌去也!”

    丁浩登时气了个发昏,这半半叟太可恶了,竟然作弄自己,寻不到竹林客,便无法揭开自己的身世。

    这是母亲的遗言,非找到竹林客不可。

    全知子被囚古陵墓道之中,他不会说假话,因为他脱不了身,他介绍自己找半半叟,自己已曾声明。

    半半叟为何不肯说实话呢?

    对了,那穷秀才来得突兀,可能别有居心,回头问他吧!

    心念之间,又匆匆赶回原处。

    只见那老儒负手吟哦,一派闲适之态。从表面看来,可真像位怀才不遇的饱学之士。当心干咳了一声,道:“兄台好兴致!”

    老儒回过身来,道:“如何?”

    “人果然走了!”

    “江湖术士,鼓其如簧之舌,信口雌黄。凭其诡诈之智,察言观色,以莫测高深之语,愚无知之辈,你我儒林中人,决疑于术者,殆哉!殆哉!”

    一篇酸话,听得丁浩忍俊不止,微微一哂道:“照此说来,兄台能为小弟释疑?”

    “可能!”

    “小弟愿闻!”

    老儒凝视了了浩半晌,才悠悠地道:“还未请教台甫,仙乡何处?”

    “小弟姓丁名浩,幼失怙恃,故而风尘浪迹!”

    “啊!”那老儒目中掠过一丝异色,但仅一闪即逝,丁浩可没注意到。

    “转请教?”

    “愚下姓柯,草字一尧!”

    “哦!柯老兄!”

    “不必加老,柯兄足矣!”

    “柯兄有以教我否?”

    “不知丁老弟寻竹林客何为?”

    “问几句话而已,别无他意。”

    “就愚下所知,竹林客八年前卜居王屋山主峰之后的无忧谷,不过,世事苍桑,是否仍在该处,便难卜了!”

    “多承指教,小弟决赴王屋一行!”

    老儒柯一尧点头晃脑地道:“你我萍水相逢,一见投契老弟台愿结个忘年交否?”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何不可!”

    “老弟就要赴王屋么?”

    “是的,小弟想立刻启程!”

    “不叙叙?”

    “期诸异日吧!”

    “那后会有期了!”

    柯一尧口声业已改变,不再像方才故意装模作样,酸刁可耐。丁浩已认定他是个江湖怪客,只是他为什么要兜搭上自己,便不得而知了。

    丁浩拱手与柯一尧作别,重新解下了马匹,疾驰而去。

    老儒柯一尧望着丁浩的背影,摇头叹了口气,喃喃地道:“定是他无疑了,唉!这便如何是好?”

    丁港一路策马狂驰,转眼间,到了汝州城庙,他缓下坐骑,绕城而过,进入路头小店打尖,并吩咐小二卸鞍洗刷,饱喂草料。

    正在吃喝之际,忽听铃鸾声响,不期然地抬头一看,只看两骑骏马,由店门口驰过,马上人胸前很明显的有一个新月标记。

    丁浩登时心中一动,唤过小二道:“我去去就来,别收!

    说完,匆匆出店,追了下去,看看到了无人之处,一个飞掠,戴在头里,大喝一声道:

    “站住!”

    两骑马陡然刹住,其中一个年轻的怒声道:“什么意思?

    丁浩看这两人,并不陌生。

    这发话的,是望月堡中一名三级武士,另外一个中年人,赫然是堡中一名内务管事,叫“狼眼朱富”

    “两位还认得在下么?”

    内务管事狼眼朱富狞视了丁浩一眼,突地一跃下马,怵声道:“小子,你没有死呀?这一身穿着,满像个人!”

    丁浩冷冰冰地道:“朱管事,幸会啊!”那年轻武士到此刻才认出丁浩来,大声道:“我道是谁,原来是那俏娘们的宝贝儿子!”

    丁浩目中登时迸出了杀机,朝道旁一指,道:“到林中去!”

    狼眼朱富阴恻恻地道:“你想怎样?”

    “不怎么样,说两句话!”

    “小子,别费事了!”

    说着,向那年轻武士一呶嘴,道:“小七,你带他回堡,交给总管发落!”

    那名叫小七的武士,滚鞍下马,伸手朝丁浩便抓,根本不把丁浩当一回事,两年前丁浩一拳半腿都不会,现在虽然佩剑,充其量几式花招装门面而已。

    丁活轻轻扣住抓来的手腕,另只手一弹指,点了小七的哑穴,寒声道:“小七,你方才出口辱及先母,是你自己找死!”

    管事狼眼朱富一看情况不对,登时面上变色,一掌劈向丁浩后心。

    “砰!”挟以一声惨哼,狼眼朱富被一股奇强无比的反震罡气,震折了手腕,蹬蹬蹬退了四五步,亡魂尽冒。

    同一时间,丁浩倒提小七双足,只一抡,脱手抛出,小七的身躯,如流星般飞越树稍,落到了五丈外的林中。

    狼眼朱富双腿发了软,这种功力,他连听都没听说过,丁浩一挥手道:“到林中去!”

    “丁丁少侠、请饶命!”

    “我没说要杀你,到林中去!”

    狼眼朱富捧着断腕,一步步挨向林中。

    入林三丈之后,丁浩冷喝一声:“可以了!”

    “少侠”

    “我只问你一句话,两年前我娘为何自尽?”

    狼眼朱富面如土色,惊怖欲死地道:“这这不关小人的事!”

    “我知道不关你事,你说出事实真相,否则我活活撕了你。”

    “少侠是是堡主”

    “堡主怎样?”

    狼眼朱富结结巴巴地道:“是是堡主污辱了令堂”

    丁浩眼前一黑,几乎栽了下去。

    娘临死之夕所说的话,又响在耳边:“娘对不起你爹,也对不起你“该杀!”“哇!”

    丁浩忘形地猛挥手掌,狼眼朱富被劈死当场。

    悲愤,怨毒,像蛇虫在噬心,想不到娘是为了失节而自尽。

    他斜倚树身,眼前幻起一了一片腥红!

    血!血!

    他看到的全是血,娘的脸,在血晕中扩大,扩大,消失了,然后是望月堡主伪善的面孔、在狞笑

    幻象消失了,他又回到现实,

    恨,在他心中结成了形。

    惨遭毒打,被抛尸荒野的一幕,又涌上心头。

    血洗望月堡!

    丁浩猛一跺脚,作了决定。

    于是,他收拾起残破的心灵,出林奔回小店,匆匆结帐上路。约莫二鼓时分,到了伊川,人虽不困,但马儿已乏,只好投店住下。

    这一夜,他想得很多,五岁时,随娘投奔望月堡。他清楚地记得受到很好的接待,但好景并不长,一年之后逐渐被冷落,到后来,与下人仆役为伍。

    他永铭在心的是娘的眼泪,成年累月,在泪水中打发时光,最不堪忍受的,是那些头目管事的风言风语,似乎母子两生来便应该受折磨,受轻贱

    娘死了,是为了被望月堡主那老禽兽污辱。

    自己死中得活,为丁家留了一脉,也留下了一个报仇人。

    最后,他想到了师父黑儒宇内第一奇人

    要办的事正多!

    黑儒之名,必须重震武林!

    第二天一早,人马饱餐之后,取道宜阳方向。

    望月堡,在宜阳西方约七十里,地近古涵谷关。

    近午,到了宜阳。

    一个念头,涌上脑海,要报仇不争这早晚,应试先找到竹林客,查明身世,弄清楚当年母子为什么投奔望月堡,望月堡主与父母的渊源,然后着手索仇,便不致出差池,也许其中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因果。

    心念及此,他改变了主意,转道北上,迳奔王屋山。

    第二天,渡过黄河,抵达邵源,距王屋山已不远了。为了山行便捷,他把马匹寄顿在邵源客栈之中,单身上路。

    到边镇,他置备了些干粮,然后进入山区。

    攀上了王屋主峰,已是入夜。

    淡月流星,似一袭轻纱,笼着无尽的峰峦。

    此际,要去寻无忧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他想:且寻个避风处,渡过这一段漫漫的寒夜,明晨再作道理,白天视线开朗,找起来比较容易。

    心念之中,他漫步峰头,寻找可以安歇之处

    蓦地

    一声厉啸,遥遥破空传至,四谷齐应,回声久久不绝。

    丁浩不由大吃一惊,默察啸声来源,似传自另一峰头,当下穿林奔向峰边,远望大小峰头,如一尊尊巨灵之神,罗列而坐。

    又是一声裂帛似的啸声破空传来!

    只见群峰之中的一个秃峰顶上,冒起了一条人影,接着,又出现了另一条,远望不甚真切。

    当然,如非有月光映照,加上丁浩超常的目力,是根本无法发现的。

    丁浩纵目一望,那秃峰距这主峰至少有五里之遥,中间隔了一峰两谷。

    两条人影,在秃峰顶上对峙而立。

    丁浩极想过去看个究竟,但涧谷不知深浅,也许是断谷,暗夜无法飞渡。

    心念之间,两道剑光映着月华,盘空而起,双方竟已动上了手。

    但见银蛇乱舞,时缓时疾,隐现起落,照形势判断,搏斗相当炽烈。丁浩有些心痒难搔,相距过远,看不出对方剑术高低,但想起来决非庸手。

    约莫盏茶工夫,剑芒突敛,又变为人影对峙,看样子尚未分出高下。

    这一停,足足有一刻光暗,剑斗又起。

    是什么人在这荒山寒夜,作生死之搏呢?

    暴喝与剑刃交击声,隐约可闻!

    这证明双方并非比武过招,而是真正的拚搏。

    淡月西偏,人影更加清晰了。

    不错,是在作殊死之斗。

    丁浩实在忍不住好奇之念,一弹身掠下主峰,下面谷道不深,峰势也不怎样险峻,只化了盏茶工夫,便已登上峰头。

    这一来,与秃峰便成隔涧相对了。

    距离近了一半,情况便不同了,可以看出人影一大一小,长衫飘飘,须发飞扬,竟是两个老者。

    剑刃交击之声,已听得十分清楚。

    丁浩展目下望,两峰之间,是一道断涧,峰壁陡峭,暗夜上落,可相当危险。

    双方又停了手,只听一个洪如霹雳的声音道:“老夫不耐久磨,今晚非见真章不可!”

    另一个苍劲的声音,似是发自那身形较小的老者之口:“今夜只有一人能下峰!”

    “如仍分不出胜负呢?”

    “非分不可!”

    “今晚是第几次了?”

    “第二十五晚!”

    丁浩不由咋舌,对方竟已拚斗了二十五晚,是什么深仇大怨呢?

    “二十五番搏斗,证明你我剑术无分轩轾”

    “老夫有个解决之道。”

    “什么?”

    “舍剑比拚内力,至一方倒下为止。”

    “好办法!”

    “来吧!”

    双方相对而坐,中隔约莫八尺,那大个子坐下去仍比那矮的高了一个头,四掌半伸,掌心相向,拚上了内力。

    丁浩拣了块突石坐下,名符其实的“隔岸观火”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上弦月业已沉落后,群峰成了幢幢魅影,矗立在幽冥黑黝之中。

    籍着星光,丁浩仍能清晰辨出对峰情况。

    双方势均力敌,一个多时辰下来,毫无动静。

    突地、一条黑影出现在比排的两人身前,远远望去,那黑影瘦长如竹竿,手中拿着一样扇形之物。

    丁浩下意识地紧张起来,如果那黑影不怀好意,毁两人易如反掌。

    心念未已,忽见那黑影举起手中扇形之物,朝两人挥去丁浩心里一急,脱口大喝一声:“鼠子敢尔?”

    这一声大喝,情急而发,凝聚着一般丹田真气,有如断金裂帛。

    惨哼声起,拚断内力的双方,齐齐向后倒去,那黑影似被这意外的一喝震惊了,弹身便朝峰下泻落。

    丁浩毫不迟疑,不管下面谷势如何,提气轻身,飘掠而下,借了三次力,便到了谷底,谷中水流涓涓,怪石嵯峨,树木参天,藤牵萝绕,阴森森漆黑一片,连天上的星光都看不到。

    奔了一阵,竟然找不到出路,不由大感惶惑,回头再望下落的峰壁,也失去了影踪,眼前一片昏黑迷茫。

    怪事!

    丁浩口里说了一声,停下身形,他直觉地感到情形不对,根据在峰上的观察,这谷底至定决不超过二十丈,以两峰头相隔距离未算,峰脚连接之处当在十丈之内,而现在竟陷入一片无际的石林树海之中,的确是不可思议的怪事。

    他记起师父平日的训诲:“在突发的情况下,必须保持冷静”于是,他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

    仔细一想,自己定是陷入了什么奇异阵势之中。

    心念及此,他镇定了一下心神,凭所学慢慢摸索,想探出是什么阵式,但奇怪,竟然毫无门路可循。

    这是什么邪门阵式,脱出了一般布阵常轨之外?

    根据所知,凡陷入阵式之中,切不可胡闯,否则愈陷愈深,最好的办法是等阵中人现身,再相机行事。

    于是,他在一块突石上坐了下来,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儆醒等待。

    谁知等了又等,丝毫微兆都没有。

    秃峰顶上两人的生死已无法想像,那乘人之危下手的,更不知下落如何了。

    就这么枯坐着,不知道进展,也不明情况。

    忽地,他感到全身依履皆已湿透,一看,浓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连近处的树影都被浓雾吞食了。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透何以有此遭遇?

    不知过了多久,一片红光,从头顶照下,雾气渐消,山石林木重现。

    原来已是日出了。

    他站起身来,揉了揉眼,不禁咄咄连呼:“怪事!”

    只见两旁山壁宛然,一切与预料相差无几,谷底山石流泉,点缀了几株杂树,宽不过十余丈秃峰这面,苍岩青苔,连株小树都没有。

    这是怎么回事,昨夜的石林树海呢?

    如果是阵式,却不见什么痕迹?

    是幻像么?

    决不是,自己神志一直保持清醒

    这的确有些不可思议!

    他困惑地左顾右盼,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拱形石堆,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座石冢,当下漫无目的地走了过去,一看墓碑,登时从头直凉到脚心。

    墓碑上赫然刻着:“夜迷谷主竹林客之墓”

    想不到自己迢迢数百里赶来,要找的早已作了占人。竹林客一死.自己身世之谜便永不能揭开了!

    他木然望着石冢,真有些欲哭无泪。

    人已死,还有什么好说呢?

    总不能起竹林客于地下,要他开口?

    据老秀才柯一尧说,他见竹林客是在八年前,那对方之死,当在八年之内,他是如何死的?何人给他造墓立碑?

    柯一尧说的是无忧谷、而碑上刻的是在迷谷,是一谷而两名么?

    夜迷!夜迷!

    他想到昨夜的遭遇,心中略有所悟,既是夜迷,只限于夜暗,日间便无疑了,是人为的,仰是天生绝地呢?

    一连串的谜,无法索解。

    突地,他想起了昨夜峰头人影,如能找到其中之一,或可能揭开谜底!

    心念之中,精神大振,立即弹身缓升秃峰。他希望昨夜决斗的人当中,能有一活口,或者能找到那下手的瘦长人。

    约莫一刻工夫,便登上了峰顶,峰顶牛山濯濯,寸草不生,尽是嵯峄碣岩。范围不大,也仅十余丈方圆。

    惴摩了一下方位,奔了过去。

    只见岩隙中,一具巨大的尸体,七孔溢血,业已僵化,死者身着蓝布袍,年在花甲之间,身形特别庞大,比常人高了一头,一柄剑扔在旁边,身份来历无从忖测。

    再看另一边,心头不禁狂喜!

    一个黄葛布长衫的老者,斜倚在石中,口唇翕张,竟然还未断气,灰白的长髯,沾满了血渍。

    丁浩忙弹了过去,俯身用手一探,自语道:“没有死,还有救!”

    那老者睁了睁失神的眼,重又合上,口唇连连抖动,但已发不出声音。

    丁浩先连点对方几处大穴,保住那一丝元气,然后寻思救人之法,事实很显然,他是在与对手互较内力之际,突遭意外袭击,以致走火入魔,不死算是命大。

    也亏得了浩在对峰那一声大喝,惊走了那瘦长的人,没有续下毒手,不然决活不了,而猜想那下手人的心意,必认定双方无一能活,所以才一去不回头。

    丁浩皱眉苦思,如何着手救治这老者。

    各种疗伤之法他都学过,但用来救人,却是破题儿第一遭。

    思索了一阵之后,他着手探查伤者全身经脉穴道,发现八脉之中,伤了六脉,穴道十之七八未通,要施救十分棘手,必须要陪上不少内元。

    但,身为剑士,岂可见死不救,何况还需要对方解心中之谜。

    当下,盘膝跌坐伤者身边,运起不世神功,先从强固“心脉”着手。

    半个时辰之后,老者已回复了生机,但丁浩却已汗透重衫。

    他暂时停手喘息。

    老者已能开口,声音虽微弱,还勉可分辩。

    “少侠天人,老夫之伤本是无救的”

    “还有一半工夫,不过是否能使阁下复原,便很难说了。”

    “老夫能得不死,已属万幸,何敢奢望完全复原!”

    “此刻感觉如何?”

    “生机业已复苏了。”

    “能运功接引么?”

    “可以一试!”

    “很好,我们再来!”

    说着,重行运功聚神,双丰掌心分别附于对方的“天突”和“命门”二穴处,把真元缓缓逼了。

    老者的根基似相当深厚,气机虽然微弱,但配合得恰到好处。

    约莫又是半个时辰,丁法收功调息。

    老者已能起坐运功。

    丁浩得天独厚,资禀超人,运功十周天之后,使已动圆果满,睁眼起立,俊面一片湛然之色。

    细看那老者,每隔片刻,脸上便呈现一次痛苦之色,看样子,他是某一经穴不能贯通,但此刻丁浩又不能摹然查探。

    久久,老者废然一声长叹,睁眼道:“老夫左腿废了!”

    丁浩剑眉一蹙,道:“功行不达么?”

    老者朗声一笑道:“老夫不死已属武林奇迹,残了一腿,算得了什么。”

    “是区区之术未臻完善!”

    “少侠那里话,似这等奇术,武林罕闻,术能回天,老夫是首见!”

    “过奖了!”

    “活命之恩,老夫不敢言报,只有铭诸五衷了”

    “适逢其会,阁下不必介怀。”

    “老夫那位对手”

    “回天乏术了!”

    “啊!”“那位是谁?”

    “王屋之主。”

    “王屋之主?”

    “是的,王星之主,功力与老夫相伯仲”

    “两位何事相争?”

    “一山不容二虎,说起来,意气之争而已,老夫深海太过执拗,不能小忍,而致害他断送了性命,唉!悔之晚矣!”

    “阁下能有此一念,足证存心正大,不枉区区费一番手脚。”

    “尚未请教少侠”

    “区区人称酸秀才,江湖无名小卒,不值一道。”

    “忒谦了,少使可曾见到那下手之人?”

    “区区是在对峰遥望,不甚真切,似是一个瘦长之人,手执扇形之物”

    老者陡然起立,怪叫一声:“是他,想不到他竟寻到此处来!”

    丁浩茫然然道:“对方何许人物?”

    “酆都使者!”

    “哦!天地八魔之一,擅施毒”

    “对了,正是此魔!”

    “好在他没用毒,否则后果难料了。”

    “他料定在当时情况下,老夫与王屋之主必死无疑,所以才未施毒,这魔头心黑手辣,此番却失算了,不过,如非碰上少侠,老夫仍是死路一条。”

    “他杀阁下与王屋之主目的何在?”

    “对方目的是老夫,王屋之主算是无辜枉死。”

    “阁下如何称呼?”

    老者窒了一窒,道:“老夫‘夜迷谷主’!”

    “夜迷谷主不是墓木早拱了么?”

    老者面色微微一变,道:“是的,老夫是继承人,少侠此来是”

    “寻人!”

    “谁?”

    “竹林客!”

    夜迷谷主面色骤变,蹬蹬蹬连退了三四个大步。

    丁浩一看对方的神情疑云顿起,但他仍保持冷静,平和地道:“阁下是竹林客的继承人,当能回答区区几个问题?”

    老者激动地道:“少侠是老夫救命恩人,老夫不能虚语相诳,但有关竹林客的某些事,老夫事先申明,恐无法奉告

    “阁下能答者答!”

    “如此,请问吧?”

    “竹林客是如何死的?”

    “天命已尽。”

    “他临死有什么遗言,或什么未了之事交代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