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转眼已经是初平三年,苏真这个冬天基本上都是在庆山大营之中度过的,就是过年也是和留守士兵一起吃的年夜饭,因此颇得军心,然而军队的训练却是差强人意,一则是他自己对于怎么练兵都来自于军训,或者电影电视,二则是这个时代的个人人文化素质,理解能力都还没有达到水准。苏真甚至发现大多数时候吼叫,鞭打,罚俸,扣饷等等这些粗暴的方式更有力道,更有效果,不过好在周大牛练兵有几分水准,而且大家在大营之中见到越来越多从子午谷中涌过来的难民之时,对于眼前的这份安宁越发觉得来之不易,因此对于枯燥的训练倒都是不打折扣,不喊苦,不叫累,一个冬天过去之后,倒有了几分精锐的影子。
关中过来的难民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消息,先是董卓称太师,后又于长安筑郿坞,高厚各七丈,号称其中积谷可用三十年,这得征发多少人力,抢(qiang)劫多少人家,不知道关中多少人家破人亡,难怪流民这么多,看着这绵延不知首尾的流民,苏真暗想董卓的末日应该快了,吕布要动手了,关中只怕会更乱。城固人手有限,对于汉中之外的消息,基本就靠这些流民,就是汉中也人手缺乏,比如张鲁和张修秘密会面,苏真现在才知道;比如张鲁和张修都大肆扩军,分别达到五千人,张鲁有两县之地养五千人应该差不多,只是不知张修是如何养法;还有刘焉病重的消息,还是张松使人送来的……各种消息,都源源不断的送到庆山大营,弄得苏真头疼不已,扼腕叹气之时,王瞎子进来了,道:“大人,城固那边送来消息,城固书院已经建好了,按照您的吩咐正月十五开学典礼,都已经筹备好了。”
苏真听了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道:“该回去了,该回去了。”顿了顿,他对王瞎子说道:“你去通知小胡子,让他跟着我回城固县城去,就说我想让他去读书。”
这一天是开春后的第一次大集,不过往常城南码头的集市今天却人烟稀少,大部分都聚集到了城北校场,不,现在应该是城固书院的操场上。操场按照苏真的设计要求,四面围着的由高到低层层梯次分布的木头看台,此时南面看台坐了大约一百名身穿校服的新生,校服的设计据说也是出自县令苏真之手,每一件校服上都有城固书院四个大字,然后下面绣有初平三年四个小字,当然其中有一人年纪比较大,坐在最后一排,显得格外醒目,自然是小胡子了;而东西两面坐满各地来看热闹的百姓,百姓之中也自然分为两拨,大多数城固本地人都坐在东面,他们或者指着坐在南面的学生,声称是自己的儿子,或者指着坐在西面的关中人眼中除了同情之外,多了几分自信,说话的声音也比西面高上几分;而西边看台坐着的关中来的流民,大多眼中透露着羡慕,他们的目光大多都聚焦于坐在北面看台上的县令苏真;
北面看台上坐着的除了苏真之外,还有县丞赵仁,县尉陈调,主簿张铭等县中除了功曹苏凌外的所有官员,还有那些为书院募捐之人,以张家,何家,吕家居首,当然此时操场之上虽则看起来嘈杂鼎沸,混乱不堪,然而实则进来所有人都是经过城卫军仔细核查之后才放进来的,外松内紧。
此时日头已高,只见苏真大踏步起身走到操场中央的一个简易平台之上,霎时他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场中所有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苏真咳嗽一声,大声道:“诸位父老,诸位乡亲,今日是城固书院的开学典礼,我县令苏真谨代表县中所有大小官员欢迎诸位到场观礼,谢谢诸位了。”说罢,向四面拱手躬身行礼一番,这种官员少有的低姿态,顿时赢得了众人的喝彩,响起掌声一片。
苏真微抬双手,待的掌声终止,他接着道:“诸位乡亲父老,这书院乃是德泽万世,教化千秋之事,书院的作用本人就不再多说了,因此我上任以来第一件事便是建造这书院,而且允许城固县中适龄少年免费学习,我只有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他这话音刚落,在操场外围安排好的都卫军早就跟着喊起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带动着操场上的百姓也跟着群情激昂,跟着高喊起来,上千人同声齐喊,真是声震云霄,振聋发聩,这就是老百姓,这就是民心。
待的许久,声音方停歇下来,只听苏真接着道:“这次书院两个月顺利完工,离不开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