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们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草地上顿时留下了一具具残破的尸体,一时间这片土地上是血流漂杵,残肢满地,宛如人间炼狱一般。
刘显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逃回襄国,说起来也奇怪,资治通鉴中记载:刘显败退回到襄国后就立刻称帝了,也就是历史上的襄国烈祖武皇帝,也算是襄国的“开国皇帝”了。别人都是战胜后称帝,刘显却是大败而回后称帝,还真是与众不同,或许他是怕自己有生之年做不了皇帝吧。
战胜之后的冉闵吩咐将士们打扫战场,将敌军留下的武器辎重全部收缴回来,然后将地上的尸体全部用马车运到野外扔掉,顿时野外的豺狼虎豹等野兽又是大饱了一下口福,可能它们自己也会疑惑:人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慷慨了呢?
冉闵在战胜刘显之后,心中也明白了刘显是多么的想置自己于死地,这一次对方虽然失败了,但是日后肯定还会再次进犯,而连续的大战也使得邺城的兵力大为损耗,如果不能攻取襄国,自己的事业势必走到死胡同里。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冉闵让将士们休养生息,每天除了一些必要的训练之外,冉闵尽量让大家过的好一些,伙食和军饷都尽量的满足将士们的需求,由于冉闵的这些爱兵如子的举措,将士们心里都十分的爱戴他,也十分尊敬冉闵的为人。
在用人方面冉闵依然是任人唯贤,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一概予以重用,所有无论是文官还是武
将都有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但是尽管如此,在中国这样以儒学为根本的国家,大多数读书人心中都认为冉闵建立的冉魏政权没有东晋政权来的正统,所以他们宁可投入东晋的怀抱也不愿意前去辅佐冉闵,正是这种观念造成了冉魏人才的不足,这不得不说是冉闵的一大遗憾。
所以但凡军国大事,冉闵虽然每次都征集群臣的意见,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计策,很多大小事务都是冉闵自己拿主意,而冉闵毕竟也不是项羽和诸葛亮的合体,所以有些事情上也难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冉闵是一个卓越的军事统帅,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以及笼络将士的军心,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冉闵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所以和冉闵交过手的人都十分的佩服冉闵,尽管双方是敌人。
与此同时,燕国的国主慕容俊也在时刻的关注着冉闵和刘显的一举一动,他就像一只野外觅食的雄鹰一般,等待着冉闵和刘显这两只恶狼斗的你死我活的时候,自己趁机坐收渔翁之利。
房间内慕容俊对慕容恪问道:“冉闵和刘显互相攻战,最后谁会活下来?”慕容恪闻言则是眼中精光一闪的说道:“刘显绝对不会是冉闵的对手,两人的能力相差实在是太远,冉闵就像一只猛虎,而刘显顶多是一头豺狼,不可以相提并论。”
“哦?这么说冉闵能够攻取襄国咯?”慕容俊饶有兴致的向慕容恪问道。慕容恪闻言则是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不过旋即他又接着说道:“冉闵即使能够灭杀刘显,自己也会受到重创,真所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只要等到他们斗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就是我大燕国出击的最好时机!”
慕容俊闻言也点了点头,他认为慕容恪分析的很有道理,慕容恪微微一笑看着慕容俊说道:“等到我大燕国除掉这两个心头大患之后,也就是皇兄称霸中原的时候了!”
慕容俊闻言顿时是眼中一亮,精神大振起来,慕容恪说的不错,冉闵和刘显一死,中原大地上谁还能和自己抗衡呢?东晋那个软骨头自己早晚也会啃下来,到时候自己就是雄霸中原的皇帝了,想到这些慕容俊是狂喜不已,就像尝了蜜的小孩子一样。
其实慕容俊多亏有了慕容恪这个弟弟,要没有慕容恪的辅佐,自己的征途可能要曲折得多了。想到这里慕容俊突然觉得上天很照顾自己,或者说是他爹慕容皝很照顾自己,生了个这么有用的弟弟来辅佐自己。
于是燕国内,慕容恪每日也是勤加练兵,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来铲除冉闵和刘显,完成大燕国一统中原的丰功伟业。以军事才能而言,慕容恪并不输给冉闵多少,所以命中注定他是冉闵天生的宿敌。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求收藏,求红票,求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