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别看如今义军刚刚起兵,刘縯又是统帅,可其实大家都明白,他这个统帅只是挂个名而已,除了上战场,其它时间,那些绿林军的人,他根本叫不动,所有的命令必须和绿林军的几名头领商量之后,再由他们传令调动。
好在先前两支队伍兵力差不多,又是打着汉军旗号,所以刘縯还处于主导的地位。而且两军刚刚联合,一些矛盾都还没有十分明显的凸显出来。不过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打下一个湖阳之后,两军还都因为得到的战利品分配不均,出现过一些矛盾。最终是靠刘縯将舂陵军的所有战利品全都拿给了绿林军,这事情才总算得到了解决。
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让方易意识到了这个“分配”的问题!两军虽然是号称联军,共同出兵,可是打下的城池以后归谁的?两军始终自成一体,彼此不听对方号令,绿林军头领死死的捂住兵权,不肯退让半分,如今又从随县搬来了三千“援军”,这意味着什么?很显然,这意味着汉军兵力的天枰将向绿林军方面倾斜。
方易非常清楚,如今正逢乱世,在乱世之中,谁手中有兵谁才是老大!否则即便刘縯个人再有本事,再能征善战,再有号召力,手中的兵力要是不足,一切都是白搭。要是他们舂陵军在义军内部的“份额”变小,那说的话影响力也会随之变小。这就好像一个股份公司,大股东才是老板,他说的话才会有人听。要是你股份少,就算你再能干,那么恐怕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因为决策权在大股东手里,你最终也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所以这件看似十分小的事情,在方易看来,说穿了其实就是绿林军打算开始争权了,虽然动作很小
,不明显,但是后果会慢慢变得严重,因为方易知道,在随县驻守的绿林军主力,至少还有一万多人,要是汉军真能成事,那么这一万多人混合进队伍,自己这只有几千兵力,并且毫无增长可能的舂陵军该何去何从?难道最终为他人做嫁衣?
方易这一番话,让刘縯也颇为触动,所以他这一整天,一直十分的忧心,就是在忧心这个问题!他担心方易的话变成现实,自己一番努力化为泡影也就罢了,要是真如刘易所言,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那可就死也不能瞑目!
于是刘縯当晚又找到了方易,和他商量起了解决的办法!方易觉得这事并不好解决,因为对方已经先出一招,正所谓“先下手为强”!想要后发制人,就得不走寻常路!
思来想去,方易想出了一个有些“前卫”的办法。他觉得既然不能得“人力”,那么不妨便去得“人心”!于是方易便告诉刘縯,说如今绿林军方面的兵力大过他们,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情,那么既然兵力上无法改变,便只有从“人心”上进行拉拢了!
刘縯听后,觉得有些意思,便问他怎么才能的拉拢人心。而方易此时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绿林军虽然人数占多,但其中无论将领还是士卒,大多是贫苦出身,当初加入绿林军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求条活路,所以会比较散漫,比较缺乏约束。这些人打仗没有其他任何目的,所以其实也不那么拼命,而且他们心中对那些绿林将军们也未必就有多么信服。
反倒是刘縯,如今作为统帅,带领汉军节节胜利,已然是名声大噪!要是能照此下去,继续加强刘縯在军中的威望,那么久而之,那些绿林兵便会知道并信任刘縯的实力,相信只要跟着他,就能打胜仗!打了胜仗就能得到更多战利品,最后就会觉得跟着刘縯才会有前途,并且相信他是这支汉军的灵魂人物。
如此一来,刘縯便得了“人心”!即便到时候绿林军势大,刘縯也会因为个人威望而在汉军中屹立不倒,即使两军迫不得已要分家,那么作为汉军的“军魂”式人物,同时也是刘汉宗室的刘縯,必然也会有大量慕名而来的追随者。到那个时候,刘縯带走的可就不再只是手中这几千舂陵子弟兵而已了,他带走的将会是整个汉军的“军心”。
当然,话又说回来,这个办法成功的关键在刘縯身上,能不能成为“军魂”,目前还是未知数,而且一切事情的发展也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中,所以方易也不敢跟刘縯保证这个办法就行得通,因为这种事情有些类似于“炒作包装”,有太多的突发状况无法掌控,随时都要有所应对,进行“危机公关”!
而刘縯在听完方易这番话之后,沉思了良久,之后才点头同意方易的办法。
“一切尚未可知,此时亦别无他法,不妨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刘縯仰着头,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不禁咬紧了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