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易一番冥思苦想,努力的回忆那几乎快被他忘光的历史之后,却发现还是只有一些零碎的记忆片段。不过他一番整理之后,还是理出了几条线索。
首先,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昆阳大战”,似乎也是因为“以少胜多”而名留青史,而且那次战役发生的时间,好像也是在一个比较久远的年代!只是具体是哪个朝代,是不是汉代?或者说,是不是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这场敌众我寡,强弱悬殊的战役,方易却已经记不清了!
其次,按照目前昆阳的形式,如果汉军能胜,那么这必定是一场值得被历史铭刻的伟大战役!但如果历史上记载的真就是这次战役,那么他方易自己应该是谁?扮演的是哪个角色?起什么作用?还有,谁是这场战役的关键人物,谁是应该名留青史的英雄?
仔细回想敌我双方阵营,以及目前形势,方易暂时想不出谁能有这样的本事,于是便也不再去想要寻找这样一个可能根本不存在的“历史英雄”!将思绪放回到原地,思考最基本的目的,那就是如何取胜!他先假设这就是历史上的昆阳大战,他暂时不知道谁是“英雄”!但他可以借鉴英雄成功的方式,就是历史上的昆阳大战,弱势一方是怎么赢的?以目前这样艰难的局面,如何能做到以少胜多,掀翻这支号称“百万”之众的新朝大军?
想到这些,方易也就无法避免的要思考另一问题,那就是如今的历史是否还是原来的模样?是否还能按照固有的轨迹运行下去?虽然李肆的很多改变,最后被证明不过是徒劳无功,但还是有一些无法回避的改变,比如刘秀的死,如今已经没有刘秀了,那历史是否会发生混乱,或者作出了某些调整。
以上这些线索,或者说疑惑,方易暂时都无法得到答案!但是试图串联这些线索的过程中,他又忽然猜想,历史上的这场昆阳大战是否应该和刘秀有些关?
虽然对于历史的记忆已经模糊,但方易仍然直觉的认为,这些线索串联在一起,似乎冥冥中都在指向一种可能,那就是刘秀和昆阳大战有着某种联系,或者根本就是他在寻找的那个“英雄”!
出于某种好奇心理作祟,方易又把所有能记起来的线索理了一遍,发现如果此昆阳非彼昆阳,那么以目前的形势,他和汉军很可能会就此葬身这场强弱悬殊的战役之下!当然,如果历史可以被改变,或者已经改变,那么他也有机会,通过自己这个不属于历史的“未知因子”,创造一段新的历史!
但是,如果现在经历的这一切,就是历史上的那场“昆阳大战”,那么这次战役很有可能就是刘秀的“成名”之战,由这位未来的帝王亲自指挥,然后以少胜多,名震天下,为他今后登上帝位奠定基础。
此时此刻,仿佛所有的线索,都已经指向刘秀就是昆阳大战的关键,是这场历史战役的“英雄”!但是,方易却同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刘秀已经不在了,即便历史上的昆阳大战就是刘秀打的,但是如今的昆阳,如今的汉军,又能靠谁来扭转战局!那个“英雄”又在哪里呢?
经
过一番复杂而又繁琐,同时还有些妄想的思考之后,方易发现这似乎成为一个悖论,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得到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小小的决定,无论这是不是那场昆阳大战,无论是不是和刘秀有关,历史、真相、记忆等等,此时此刻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就像他之前认为的那样,历史太长太深奥,他无法把握,任何人也都不可能把握!因此,他能做的只能是以目前的局面,仔细的,谨慎的,考虑周详之后,作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判断,再竭尽全力去完成,这样就足够了!
那么如今的局面该怎么办呢?抛开枷锁的方易,开始翻找记忆中那些记得的,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从新回到原点,像当初在棘阳城时那样,寻找一切可以借鉴和利用的办法,想出一条可行的破敌之策。
通过对那些历史战役的分析,以及自身经历的战斗经验的总结,方易意识到,两军对阵,除了兵力对比外,最重要的还是对地形的了解和利用!先前他想到的赤壁、官渡、淝水三大战役,都有那么一条河流当做背景,历史总是有这样看似巧合,实则却是必然的雷同,如果没有这些河流,可能就不会有这些被历史铭记的经典战役。
方易之前便想到了用水的办法,此时想到河流可以被利用,便开始思考如今的昆阳,这围着城的两条河流,到底该如何利用,或者利用那一条!
想到了昆阳城外的河流和地形,此时方易便就地刨了些土,开始凭借记忆,模拟昆阳附近的山河地貌,试图从中找到破解难题的答案。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