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传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同行,季云却微笑道‘大师听我吩咐,回头见分晓,我还有别的事。’

    智凌大师对他十分佩服,见他如此说便率众走了。

    而这时铁铃关下战事已是十分紧张。俞大猷依季云之策,假装中计派智凌大师去正节指挥所应援,引诱倭寇主力出战。但倭寇这一生力军却是异常强悍,应付起来,颇为吃力。心下不禁有些担心。

    不过倭寇将领更是担心,按他本意,将军队分作两队,依计划行事,俞大猷也已中计。本来估算有半个时辰,足以拿下铁铃关。但没想到这几日智凌大师悉心教导,官兵日夜苦练之后,战斗力大为提升。

    其实武功固然提高了些,更重要的是信心的提升。见了智凌大师的神勇之后,好像人人都不在害怕倭寇,而是个个如狼似虎一般。所以倭寇虽然凶悍,又有生力军加入,人数也比俞大猷部多些,却仍只是旗鼓相当。

    本来他以为智凌大师从正节指挥所到铁铃关至少得一个时辰,拿下铁铃关绰绰有余,未想到却成了一个僵持的局面。当下不住喝令士兵拼命攻打。

    俞大猷听从季云的计划,以防御为主,只要能坚持一个时辰,便可大获全胜。他亲自在最前线鼓舞士兵抗敌。那日状告大师最凶的一人,便是王猛,和王通是兄弟二人。他全力护在俞大猷身边。

    这时有小队倭寇突围而来,直奔俞大猷所在阵地,众亲兵劝他到后方指挥。王猛说道‘我们关口,乃至苏州百姓安危,全仗将军统帅调度,若将军出了意外,无人能主持大局!还请将军离开前线!’

    俞大猷坚决不允,众兵将受他鼓舞,均是热血沸腾。

    此时那一小队倭寇已有几人冲破外围防线,直奔俞大猷而来,个个武功高强。王猛率十余名亲兵上前抵住。

    倭寇首领集中手下最强的十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小队,决意不惜一切代价先杀了俞大猷。只要俞大猷一死,士兵群龙无首,就可一举击破。

    而王猛率领的也是俞大猷手下最精锐的士兵,不过武艺却不如对方。幸好倭寇只有六个人突围过来,二三人合斗对方一人,倒也勉强支撑的住。而另一侧外围防线也有些告急,俞大猷临危不退仍是指挥防御。地势之利加上防线坚固,倭寇推进十分缓慢。

    王猛独自和倭寇小队队长接战。他小时候学过两年武艺,在部队又学了些军队所教刀枪棍法,兼之身高力猛,上阵打仗倒是不弱。但与武林高手对敌,却是不足。那倭寇刀法迅捷狠辣,招式怪异,逼的王猛手忙脚乱。身上也中了几处刀伤,不过均只伤及皮肉。他生性勇悍,受伤之后反而激起了他心中怒气,打得更加狠了。

    他臂力甚强,但讲到招式的变化,就比对方差的远了。好在对方知道力气不如他,不敢与他刀剑硬拼,招式不能使全,威力便打了折扣。几次有机会得手都被王猛以蛮力猛击,招式一顿,便只能伤及皮肉。

    不过王猛也知道,自己不是对方敌手。眼看着这一小队倭寇,已渐渐占到上风,一会不但自己难以保住性命,手下这班兄弟甚至俞大猷都有生命危险。他极为崇敬俞大猷,又是个血性汉子,眼见战况不利,突然冒出个想法,要和对方倭寇同归于尽!

    心念一动,决定不再理会对方的招式,明知对方一刀砍向自己左颈,却不闪不避,也使一招准备与对方玉石俱焚。

    而一霎那间来不及细想,自然而然的使出了这几天

    已练了几百遍的‘铁甲飞流’。这一招虽然简单,却是少林武功中极为实用的一招。智凌大师化繁为简,只留了三个变化。第一步上步从斜下方上挑,对方闪避之后顺势劈向对方右颈,这却是一个虚招,招式甫出之后立刻变招,扭身反向发力砍向对方左颈。招式简单明了,不过时机的掌握却是极难。

    他练的已经有些火候,兼之那倭寇万万没想到他在如此不利局势之下竟然突然使出这样一记怪招。毫无防备之下,被他一刀砍中,鲜血直流。他跟上又补一刀,登时了账!

    连王猛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么轻易的就把对方武功最强的给杀了。而那倭寇将领更是心惊,这个佐木宁人是他从岛国重金聘来,一路上战功无数,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在这里。

    王猛信心大增,又上去使出了大师新教的两招,居然又杀死了一人!

    殊不知他和智凌大师脾气差不多,最适合用这等招式。对方一刀向他砍来,他也不管不顾,只是用大师所教招式全力攻击对方。本来打定的主意是就算对方杀死自己,也要赔上对方一条性命,直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而至于是自己先能杀了倭寇,还是对方的刀先砍中自己,他根本连想都懒得想。

    只是别人哪有他这么随性,肯定想要保全自己性命,须得闪避他的刀法。如此一来,他只攻不守,大占便宜。居然将那一小队武功高强的倭寇杀死了三人,余下三人也退了回去。情势登时好转。

    算来此时已有一个时辰,两军僵持,就看哪一方援军先到了。倭寇将领已开始计划如何撤退,攻势渐缓。

    太阳已要落山。而此时攻击正节指挥所的倭寇突然先出现,俞大猷吃了一惊,心想不会季云那边出了出错了吧。那倭寇将领大喜,正待联合强攻铁铃关,却见手下是仓皇奔逃而来。隔了片刻,智凌大师率众赶到。方将军也率四百余人前来助阵。

    倭寇将领见大势已去,忙率众撤向后方营寨,准备乘船逃跑。

    而到了岸边突然发现所有的船只已被驶到河中央的位置,他心中大惊。

    却是季云带了方将军手下一百多名士兵,穿着倭寇的衣服,骗的守卫上了船之后,立刻将船开到河中央。那些守卫待得反抗,都已被擒住。

    这时智凌大师和俞大猷率众追到,倭寇退路已被截断,只得回头拼死突围。最后只有不到一百人逃得性命。

    而且这还全是方大将军的功劳!本来俞大猷知道他部下不堪大用,只是让他堵住几个缺口。而他的部下怕死,不敢过于追击倭寇。因为落水狗毕竟还是狗,打痛了还是能咬人的。而且方大将军手下竟然开始有不少人去抢拾倭寇所丢弃战旗,甚至是倭寇尸体上的黄金首饰之类,军纪涣散。

    俞大猷看的直摇头,又追击了一阵,见倭寇逃的远了,便率军回城。

    回来之后却发现方大将军早已开始打扫战场,抢拾倭寇首级,旗帜。至于搜到的财物,说是回去交公,也大半下落不明了。

    而此时方德心情却极为复杂。一方面内心十分喜悦,他第一次了解到原来为国为民打仗杀敌是这么自豪。回想今日自己上阵迎敌,威不可挡,手下的士兵无不高呼方大将军之大名,对自己十分崇拜。那种感觉当真妙不可言。远非在妓院喝酒可比!自己到现在还十分迷恋这种感觉。

    同时也有些惭愧,毕竟要是没有那个大和尚,自己连关口都不敢出。竟想到:我年少时若是真的下些苦功夫好好练武,能有那大和尚一半的本领,去保家卫国,不也好得很吗!想到这心里竟然有些失落。

    一时之间,心中五味杂陈。又转念想到今日一场大胜,升官发财指日可待。登时心情舒畅,和俞大猷分别,率兵将去了。

    俞大猷对季云道‘季公子料事如神,当真令人佩服!’

    智凌大师道‘今日俺听你的稀里糊涂的打打杀杀了一天,连自己干的什么都不知道!赶快说来听听。’

    原来季云看了地形,城防图之后,便开始推测倭寇可能的进攻方法。佯攻铁铃关,进攻正节指挥所调开智凌大师等等都在意料之中。而且倭寇攻击时间差不多一个时辰左右,不胜则退。故时间选在下午,一个时辰之后,天色已昏,陆地行路不便,难以追击。

    不过季云正是利用这一点,击败西边倭寇之后,立刻令方德手下一百多军士换上战场上死伤倭寇衣服,先一步赶到倭寇扎营之处。天色较暗,留守之人未辩真假,匆忙间便让他们上了船,趁势将船只拿下。

    倭寇没了退路,若不是方德手下一味抢拾战利品,估计得全军覆没。

    众人回到关下,方德军已打扫完战场。俞大猷哭笑不得。

    俞大猷又道‘倭寇虽然败逃,但仍需防范!万一想趁我军不备夜间偷袭以败中求胜。也是不可不防。’故仍是安排岗哨,一如战时状态。

    晚上庆功之时,请大师季云二人上座。王猛端了一碗酒,走到大师面前‘这次兄弟们能击败倭寇,保全性命,全赖大师之力!今天您一日之内,又救了我三次!’

    大师疑惑的说道‘哪里,今天没有啊!’

    ‘今天和我相斗三人,本来依我的武艺,必死于他们刀下无疑。可使出了您教我的武功之后,竟然三次反败为胜!哎,现在想起前几天大师因我学的不好打骂我的时候,我还曾率众告状!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我今天敬大师一杯······忘了,您不喝酒,以茶代酒,以表心意!’说着转身要去倒茶。

    智凌大师道‘洒家几时不喝酒了!’说着接过酒杯,一口喝干。

    这时士兵陆陆续续上来敬酒,大师都是酒到杯干。又有士兵表演杂技,热闹非凡。

    次日本来季云大师二人要走。俞大猷,王猛等人苦苦挽留,盼他二人多呆几日,教大家这套拳脚,还有刀枪之术。大师极怕麻烦,不过他深明大义,又架不住苦苦挽留,季云也说该当教弟兄们武功以保家卫国,也算是为天下苍生造福了。大师点头应允,再留五天,尽全力教导大家。

    众士兵也是拼命练习,经此与倭寇一战,兵将死伤了四十一人。人人都有深刻体会,到了战场上,武功高些的能活下来。武功差的就会有性命之忧。故前几日学武时还觉得疲累,现今学起来竟是人人争先恐后。

    俞大猷十分欣慰,他已知道这一支军队以后必是精兵中的精兵。

    只是士兵学的虽然刻苦,但进境实在太慢。大师武功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极为精妙。十分难练。士兵们往往学了这个又忘了那个,加之人数众多,足有近五百之众。同样的一个招式,教了这人那人又不会。待得那人练会了这个人又忘了。

    晚饭之时,大师已疲累不堪。这么多人,可怎么教的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