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走了一阵子,远离了外人,车轱辘声在寂静的道路上缓缓传进了车上的人耳里,柴老爷子这才迫不及待的问唐三叔:
“你说你大哥的孩子考上了状元,怎么回事?”
坐在车外的柴小舅爷也竖起了耳朵,努力的要在骡蹄声中听清他们说的话。
唐三叔就把今年圣上开了童子科,唐瑾报名考试的事给讲了。他着重讲了在京城时唐瑾考中状元跨马游街的事,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当天抢亲时人热闹场面,听得几人热血沸腾,脸上也跟着光荣了起来。
柴老爷子感叹着:“我女儿命好,嫁到你们唐家去了,还有了这么出息的一个孙子。”
“那是我爷教的好。”唐三叔笑着应,却发现柴老爷子眼睛红了,眼里冒出了泪花来,侧过了头去。
唐三叔明白他想起了这些年的心酸,很多安慰的话在舌尖滚了一遍,都觉得说出来浅薄,未了也就一句平常的安慰:“现下好了。”
“对,现下好了。”车里的另外三人也跟着安慰,只是安慰着想起这些年的不容易,自己心里也发酸,湿了眼泪。
唐三叔也不再劝了,任由他们发泄着情绪。
哽咽了一阵,柴老爷子想起了如今出来了,又有了一个当官的重外孙,忍不住又呵呵呵呵的笑了起来,车里的人也都跟着呵呵呵的笑了起来。
一时间,愉悦畅快的情绪又在车里飘荡着。
微风吹走了燥热,唐三叔也跟着笑,眼神随意的扫过了车窗外,突然觉得不对劲。仔细一看,果真一直南下,没有半路拐弯。
他连忙探着身子对着外边赶车的柴小舅爷说:“小舅你怎么从这边走?前边上官道你就应该拐弯,路宽一点。”
“都一样。”柴小舅爷笑呵呵的说,一语双关。
从北山上下来,到了平地处就是县与县之间的小官道,不论是往东走一阵南下,还是往南走一阵东拐,都能直接到李家村。
唐三叔想让柴家人回自己家里,知道柴老爷子不应柴小舅爷不会听他的,又坐了回去,在拥挤的车厢里真诚的对着柴老爷子道:
“外爷,你们家里多少年都没住了,屋子怕都漏水,粮食也没有,什么都不方便,先去我家里住几天。”
柴老爷子笑呵呵的:“什么艰难的环境我没经过?你说的这都不是事。”
唐三叔担心自己在北山时的态度让他误会,连忙道:“我爷就是……年龄大了比较固执,我家也不是不认你们这个亲戚,就是在山上时人多嘴杂。”
“我知道,只是这么些年了,大家都想回到自己家里,这样心里才踏实。”柴老爷子打断了柴三叔的话。
唐三叔担心柴老爷子多想,又解释着:“你别多想,你看我爷点头同意家里来打听你们的消息就知道他的态度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