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结合实际病例,讲解理论,让学生们体会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过程。每月他会认真准备,并安排一次业务学习,讲解分析专业内最新的动态和前沿,这项工作长年不缀,取得了进修和轮状医生的一致好评。每当科室里来了外国的留学生,因为大家觉得他英语尚可,能够和留学生交流,因而一般都会分配给他。
这些学生不远万里来到南京,面临语言不通,学习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例如有个南亚的留学生,来到医学院后语言不通,进入临床后工作压力又大,一度感到困惑和迷茫,丁明医生积极鼓励他勇敢面对,并且不断安慰他,现在该国际学生已顺利毕业,并且去欧洲进一步深造。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在讲授医学理论和临床技术的同时,鼓励他们乐观面对困难和挫折,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完成学业。能够帮助这些在异乡的年轻人战胜自他,让丁明医生感到别样的意义。
除此之外,在学术科研领域,丁明医生不断追踪行业内最新动态,以气道内光学相干成像探查技术(EB-OCT)为研究方向,2017年获得江苏省社会发展重大专项课题一项,基金名称:使用气道内光学相干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肺癌的研究(江苏省科技发展重点专项 BE2017745)。并以此为契机,与国内生产腔道OCT的公司一道研发、改进气道内OCT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申报其中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目前该项专利“一种OCT设备减震结构”(申报专利号:201821434906.4)已经获得批准。
在利用气道内OCT进行临床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气道内OCT两个方面的应用前景。第一是用于评估肺外周病灶的良恶性。主要过程就是先利用数据导入到导航软件中,生成导航路径,然后利用支气管镜结合气道内超声技术再次确认病灶的位置,然后使用气道内OCT进行探查,分析病灶的性质。
在分析OCT图像遇到瓶颈的时候,丁明医生主动与东南大学生物医学系的老师们合作,共同探索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机器学习的路径来处理OCT获得的大量图像数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相关结果正在总结成文。另外和东南大学生物医学系的老师们合作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就是利用OCT探查得到外周气道形态学参数,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处理肺部CT数据,得到外周气道病变的一系列生物力学方面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各种气道疾病,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气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促进其加重的因素,以找到能够缓解甚至逆转这一进程的方法。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过程中,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科研工作必定临床需求推动的,也必然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丁明医生在进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这一操作的时候,由于超声镜镜身直径大,病人耐受性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市内各家医院采取的方法大相径庭。其中的关键在于麻醉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于是他向麻醉科的同事建议,结合本院的优势,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现在这一项目的成果已经被国内主流麻醉期刊接受。
在进行外周病灶探查和活检的时候,他建议科室里以呼吸为方向的临床型研究生,可以参与到这一技术的研究中来。于是,在科主任和他的共同指导下,培养了介入呼吸病学研究生一位,相关成果也被国内期刊接受。在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同时,也不忘记利用现成技术开发新的领域,结合超声支气管镜的弹性成像功能,床旁快速病理两方面的优势,探索提高临床对纵膈淋巴结肿大诊断的成功率,相关结果国内主流期刊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