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63章 中大影像人的抗疫贡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作,并同时联系医院相关部门,做好可疑患者的密切监控。主治医师赵振博士指导规培学员写报告。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诊断医师无需与患者接触,似乎不属于抗疫一线行列,但是放射医师出具的诊断报告对新冠肺炎的筛查至关重要,说是抗疫一线的幕后英雄当之无愧!此外,放射诊断医师不仅承担了发热门诊、新冠筛查患者的诊断,还有各种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诊断报告,一切只为急患者所急、应临床所需!放射科诊断医师用着最基本的防护设备——一个普通口罩,承担新冠筛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七、后勤保障工作。防护用品及物资方面,由技术组秦智组长和护士张莉负责每日医院提供物资的清点、调配。

    疫情初期,防护用品较缺乏,科内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自发进行募集,以解燃眉之急,展现了放射科团结一心、抗疫人人有责。放射科人员新加坡学习期间结识热心房东,疫情期间房东帮购300个N95口罩! 居主任也请在国外留学的儿子购回了一批口罩和护目镜。中大医院设备工程部李国昭部长第一时间为CT检查室和诊断中心安装空气消毒机。疫情期间,放射科秘书崔健负责集中购置科内工作人员餐食并送达科内,以保证大家干活的体力,每一天都在,无一天休息!新冠肺炎发生的初期和早期,放射科全体医技护备战充分、自信迎战,为后期鏖战疫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八、中大放射医技护团队。当疫情进入暴发期时,中大放射全体医技护愈发团结,昂扬向上,相互鼓舞,防疫、抗疫工作虽辛苦但更加得心应手。当疫情进入可控期时,中大放射全体医技护毫不松懈,遵循流程,严守前线,誓将抗疫进行到底。在此期间,中大放射做到院内抗疫井然有序,援外抗疫创新有方,临床、科研、教学协同作战,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院内抗疫-技术组。秦智组长从疫情一开始每天坚守在抗疫一线,制定新冠检查流程规范,安装消毒设备,清点、分配防疫物资,关心每一位技术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以乐观的姿态带领大家做好防疫工作,确保影像检查过程中无病毒传播扩散,做到放射科工作人员零感染。放射科一线技师也逐渐拥有了配套的防护设备,保证患者检查有条不紊,身在一线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充满了战“疫”到底的信心和斗志。第一次穿上防护服、配备标准防护设备的一线技师,眼睛里溢出了被关怀的感动。值夜班的一线技师,因为太过困乏,很多都是“就地而卧”。下班脱下防护服的一线技师,早已是满面勒痕,前襟后背湿透。

    九、院内抗疫-诊断组。诊断组有本院主任、副主任、主治和住院医师,还有规培学员和进修医师自发组成抗疫团队,全员动员、全体上阵。放射科居胜红主任、王钟江主任及彭新桂主任等专家组成防控诊断专家小组,在完成大量报告审签的同时,积极参加院内新冠及疑难病例的会诊,多位主任都是自疫情发生开始便坚守在抗疫一线,有会诊随叫随到。居胜红主任、王钟江主任及彭新桂主任经常连夜坚持在会诊一线,只为把好新冠肺炎筛查的质量关,居胜红主任即使肩周炎发作,哪怕深夜有会诊任务还是会及时赶到。王钟江主任也24小时在线,通过电话或微信随时接收放射科值班医师对可疑病人的上报,并及时向发热门诊、急诊等临床科室通报。放射科出具的报告是高质量的,放射科提供的辅助是高效率的。 放射科主任们在疫情面前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住院医师们和规培、进修学员们也深受鼓舞,坚持不并班、不代班、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是大量门诊CT筛查涌现时,从无抱怨、积极应对,保证高速高效写出CT报告。同时他们也不忘学习,居胜红主任给大家哺喂大量新冠肺炎影像图片、筛选高质量讲座线上听讲,短期内大家的业务水平突飞猛进。临床科室对放射科此次战疫中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疫情中敢于、有水平发符合或不符合的报告,体现责任担当和诊断水平。

    十、援外抗疫-时刻准备着。放射科在做好院内抗疫的同时,早期便组织中坚力量,时刻准备驰援湖北。自接到驰援湖北的通知后,全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快速形成驰援梯队方阵。

    赵振博士、张庆海技师平时工作表现突出,如愿成为第一驰援梯队,并认真参加培训,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培训考核,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胡建宇技师报名时即兴作诗鼓舞士气:热血正当年,赤胆逢国难。疫祸休狂肆,吾辈势搏战!驰援湖北,中大放射全体,时刻准备,若有召必奔赴!

    十一、援外抗疫-远程辟新路。在江苏省卫健委领导下,居胜红主任带领放射科团队和远程会诊平台搭建团队,组织、协调、构建江苏省内、江苏-黄石远程影像诊断服务平台,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和互联网问诊工作,拓展网上医疗支援,为驰援湖北、抗击疫情开辟一条新的道路。2020年2月16日,江苏-黄石远程影像诊断服务平台成功运行,放射科主任居胜红教授调取首例来自黄石的会诊病例并出具第一份CT报告单。如此成果,殊不知是居主任密切配合江苏省卫健委反复沟通、协调、努力一周的结果。此后,省内多家医院放射科专家小组也积极加入远程会诊服务队伍。江苏新闻、今日头条都对此苏鄂联动、江苏-黄石远程医疗平台予以了报道,还上了“学习强国”。当中国的疫情得以有效控制时,国外疫情形势开始严峻。2020年3月18日,中大医院医疗专家团在南京、武汉与巴基斯坦、西班牙、黎巴嫩、伊拉克、美国、英国、希腊等7个国家32家医院的专家医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分享中国抗击新冠肺炎防治经验,并为国外同行答疑指导。线上会议由滕皋军院长亲自全程担当主持,抗疫英雄邱海波书记在武汉连线介绍重症患者治疗经验,居胜红主任分享新冠肺炎的放射诊断及放射科防疫抗疫经验。此次视频会议得到中央台新闻联播、江苏新闻、扬子晚报多家媒体报道。因居胜红主任在“江苏-黄石远程影像诊断服务平台建立”和“七国远程会议交流新冠防疫经验”中积极参与并做出的贡献,2020年03月24日,居胜红教授接受江苏广播电台《新闻评弹》栏目邀请,栏目就“远程医疗”相关话题对居主任进行进行电话采访。居胜红主任分别就主持人提出的“远程医疗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优势”、“目前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现状以及患者对远程医疗的接受程度”、“远程医疗的伦理”、“远程医疗的应用前景”等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中大放射积极参与院外、省外远程会诊,用崭新的方式、理念诠释抗疫。

    十二、抗疫战况及成果。疫情早期迅速成立防控小组,并积极学习相关诊疗方案,做到抗疫有方向。充分利用影像科相对独立的检查环境,专设标准CT室、订购移动CT机,制定出详细的技师防护、机房防控措施和规范的影像检查流程,做到抗疫有方法。合理分配工作人员,能保障中大医院所有疑似和确诊病人及时检查和诊断,以及普通门急诊和住院病人的尽早检查和诊断,并切实杜绝放射科内病毒传播,做到抗疫有效率。认真完成每天院内、院外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并成功搭建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和互联网问诊工作,做到抗疫有创新。科研成果,居胜红教授团队在影像学对新冠肺炎检查、病情评估、预后预测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企盼为抗击新冠开创更好的局面。利用病灶自动分割、影像组学方法对新冠肺炎每个肺叶病变的体积、密度等关键影像特征进行定量,精确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并在CT随访过程中定量监测动态变化规律,避免了传统肉眼对比判断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实现CT图像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Ann Transl Med 2020。抗疫期间与中大医院重症团队一起紧急接受江苏省卫健委任务,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研究分析,寻找向重症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因素模型,为后续防控提供有力依据。该项研究已向卫健委提交研究报告,详细建模方法正在总结成文,开展国内多中心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方法进行CT组学特征提取,结合临床指标预测预后,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危险风层和临床管理提供重要依据预印版平台medRxiv发表。

    十三、多个战场协同作战。中大医院放射科抗击新冠肺炎60余天的日日夜夜,医技护面临包括发热门诊、新冠入院前筛查、普通门急诊、各科室患者入院后病情评估等在内的纷繁的检查、诊断需求,每一个白班、夜班岗位都需要坚守,每一幅影像图像都需要仔细甄别,每一份报告都需要诊断精确,每一项抗疫成果都曾倾注心血,每一位放射工作人员都不遗余力。中大医院放射科在抗疫的临床、科研、教学等多个战场协同作战,为患者的健康,为临床医生的诊疗,为学生的教育,为研究的突破,一切只为助力抗疫早日取得胜利!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