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一女的两个人之间,如果是陌路,自然不容易产生什么故事,而如果不但相识,还有了些许的情缘,抑或深入到要谈情说爱的地步,那么他们两个之间,很显然开始了相互纠葛的路。
而结局,亦无外乎三种情况:有情人终归眷属;源于各种莫名的因由而导致鸳鸯散;虽藕断丝连却难再续。
原本,不论两个人之间的爱,进行得到底如何轰轰烈烈,抑或怎样的惨淡而阴郁,再或者平凡无奇也罢,总之都不过他们两个之间的事了,与其他人基本上也都是无关。与其他人有关的,却是写出来的文字或者传扬出去的消息:这些消息或者文字,让每一个爱嚼舌头喜欢飞短流长的人们精神振奋,因为又有可以用来打发无聊的谈资了。
陷入感情漩涡之中的两个人之间的纠葛,不论痛苦也罢,欢快也罢,于陌生人,大抵属于无关痛痒的谈资,于小道消息撰稿人,却是个难得的新闻素材,于看客,则又是一段酒足饭饱之后的无聊闲话,而于当事者们来说,却又是仿如经历过沧海桑田般巨变的苦涩抑或升腾的历练。
然而爱情,却总归属于天下苍生都共有的主题谈资。爱情,若没有了具体去实践的两个人,那么也必将是空泛的罗列和干涩到极点的形而上理论,故而人们就开始渴望爱情的故事能多出经典,于是世上就有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看客在观看别人的爱情故事时,心理大抵雷同:无外乎在看到最后的时候,几乎都希望男女主人公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地喜结良缘。然而对于内容和情节,看客们又大抵不怎么喜欢平淡而顺利的故事。于是,自古以来的爱情悲喜剧之文艺,却也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复杂心理,而不得不殚精竭虑地去演绎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与悲欢离合的综合与变幻色彩,用以加强戏剧性效果和耐人寻味的欣赏效果。
现实社会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例子自然数不胜数,而故事,却也大抵是平凡无奇,甚至可以定义成简略到寒酸的程度。自然,这些平凡无奇的故事,也就难能吸引看客们的猎奇之欲。故而,文艺创作者们,对诸如此类的平淡爱情,一般而言自是不屑于去歌颂,更不屑于浪费笔墨和时间去描绘的。
于是,在无意中接受了太多空想的浪漫文艺之后,在世俗大众们的看客心里,多少都会产生些质的变异。这些变异积累的多了,就会影响看客们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女性的思维方式:以为爱情,当应如影视里或者文学作品里面描写的那样,时刻都能在惊奇与幻念中去体验生死离别与戏剧性的变化过程。
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是惯于模仿的动物。
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是否也参照了模仿论,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点却可以肯定:人类和猴子,的的确确都是最惯于模仿的灵长类生物。只不过相对于猴子,人类的模仿能力更高一筹罢了。
然而爱情,却总归是具体的一男一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看客们之所以喜欢那些经典的爱情故事,也无非是因为那些所谓的经典爱情,不过是在戏剧成分上趋向艺术性的完美而以,却不能从根本上证明:戏剧里的故事,就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