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年,冬。
欧洲大陆依旧炮火连天,普鲁士以一敌二,战场形势不容乐观,腓特烈三世再次签署征兵令,年龄下降到十六岁男性。
事实上,波奥联军战场表现也不尽理想,兵力庞大,装备精良,后勤充足,但依旧没能击溃普鲁士防线,还经常受到小股普军骑兵夜间突袭,前线士兵睡得也不算安稳。
波旁帝国参谋部建议波奥联军,成立军事联合指挥部,负责全线部队统一指挥,总司令人选由两国协商决定,其实就走个程序,人选必然由波旁陆军自己选定。
查理也对最近战事不是很满意,虽然目前联军还占据优势,但并不明显,围攻这么久,愣是原地踏步,要不是人多钱多,很难想象后果会怎么样,因此也同意这个方案。
至于总司令人选,波旁陆军人才济济,统帅部拟订三位人选。
第一位,贝尔蒂埃公爵,现任巴黎皇家戍卫军司令,在拿破仑时期,被关在巴士底狱,波旁帝国建立后,才被释放,并晋升为帝国陆军中将,后来晋升为帝国陆军上将。
第二位,就是目前东线联军司令尼奥斯,目前由他指挥的东线波奥联军虽然表现一般,但击退沙俄,占领波兰,他功不可没,出任联军全线总司令还是可以胜任。
第三位是瓦尔米公爵,也是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一位,今年六十九岁,是波旁帝国现役一线指挥官年龄最大将领,也是三位人中唯一帝国陆军元帅。
通过三轮讨论,查理最后敲定由瓦尔米公爵出任联军前线总司令,除了资历老,重要还是对全局统御能力,其他两位也不错,就是差点意思。
瓦尔米公爵获得皇帝任命授权书,连夜启程波兰首都华约,联军全线最高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波兰,一个命运多舛的国家,曾经大波兰帝国已经化作春泥,被几大帝国轮番踩在脚下摩擦,不过这次,他们不再火中取栗,而是复国有望。
查理已经签署关于波兰复国议定书,宣布波兰在战争结束后,成立波兰王国与立陶宛公国,并由波旁和奥地利共同承担军事保护。
这是波旁帝国对外扩张新战略,不再通过领土占领,而是通过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控制,达到长期统治的目的,简单一句话,占领土地和人口,不仅要承担庞大开支,还容易招恨,通过其他方面完成控制,反而经济实惠很多,还可以收取保护费,何乐而不为。
这不是查理对土地就不贪婪,而是这笔账他算到最后,越来越不划算,以荷兰为例,本以为是香饽饽,结果却成喂不饱的无赖,吃喝拉撒都得向帝国财政伸手。
首相萨瓦迪没少抱怨,连议会也有人提出,要把荷兰从帝国行政管理中剥离,重新成立荷兰共和国,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事,但可见这块肥肉,已经变成鸡肋,看着头疼。
疆域广阔看起来挺伟大,可容易消化不良,因此,才有波兰复国的战略构想,不是不想吃,实在是吃不动。
普鲁士目前已经退守边境,吞并荷兰,占领比利时的战争构想,已成过往云烟,现在反而需要为国家生死存亡而战。
腓特烈三世,也频频到前线视察,鼓舞士气,向英国不断发出援助请求,在兵力方面,普鲁士还是不担心,新招募的兵源还是很充足,就是战争物资比较紧缺,国库也快掏空,可怕的是,就算有钱,也没地方购买,可恨的波奥联军,已经切断普鲁士对外贸易通道。
北海,波罗的海,到处是波旁军舰,想从北欧国家获得补给几乎不可能,他们悲哀发现,普鲁士已经被整个欧洲抛弃。
寒风凛冽,飞雪满天,柏林街头已经出现冻死人的现象,很多饥寒交迫的人,躲在教堂里,祈祷上帝的庇护。
为支持战争,普鲁士实行食物配给,普通民众每天只能购买三个长面包和一块奶油,很多贫民只能寻找接济站,在街边收集丢掉黑面包充饥,这样下去,恐怕很快就因为食物短缺而出现暴乱。
面临困境,腓特烈威廉三世,重新起用冯哈登堡出任首相,实行经济改革,以求度过这次立国以来最大危机。
冯哈登堡是坚定的改革派,早在腓特烈大帝时期,担任皇家财政总监,为普鲁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