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首长说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首长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

    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的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如果15年后还不收回,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香港的政策。

    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1997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进行调整。”

    “我们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经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会议之后,双方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今天,两国领导人在友好的气氛中,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双方本着维持香港稳定和繁荣的共同目的,同意在这次访问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从此,中英两国开始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开始时英国政府提出的谈判题目就是一个归属问题,而中国政府则提出三个问题,即香港归还中国、未来香港实行的制度、香港过渡时期的安排。

    谈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二个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双方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会谈,共22轮。

    其间争论颇多,本着以大局为重和友好合作的精神,经过慎重和耐心的谈判,至1984年9月18日,双方代表团就全部问题达成了协议,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宣告结束。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愿望,也促进了澳门问题的解决,并且对解决台湾问题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性质不同,但是“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同样适用的。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为国际上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新鲜经验。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得亏利亚尔曾指出:中英两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应该大力提倡,这恰恰是我们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非常需要的。

    当然了,为了顺利收回香港,为了让香港继续繁荣,因此香港只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制度和高度自治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根据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决定,该特别行政区自1997年7月1日起设立。其区域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其基本特征如下:第一,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实行高度自治。第三,直辖于中央。第四,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统治,由港人自己治港,日趋民主。香港特别行政区独特的法律地位可以概括为:没有殖民主义,保留资本主义,直辖于中央,实行高度自治。

    “一国两制”的方针将造就一个新的、更加繁荣稳定的香港。一边坐着巴士看着窗外向后快速滑去的景色,一边回忆着香港的历史现状,经历过一次人生的李云知道,香港与97年顺利回归,尽管经历了一点阵痛,但是总体上还是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格局,这都证明了当今国家元首眼光的厉害。

    他知道这一届政府将会让中国迅速崛起,但是九七年香港的回归,还是让当时的经济遭到了一些破坏,李云决定,自己要迅速积累资本,争取到时候助国家一臂之力,让璀璨的东方明珠一直光彩夺目。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李云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看这美丽迷人的东方明珠,宽敞整洁的马路上各色豪华跑车川流不息,名牌服饰、高档会所,绅士、淑女、贵妇,在香港的街上也到处可见。

    前世的时候,由于一直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尽管经常听说香港多么的繁华,在电视上也看到过魅力非凡的东方明珠,但是直到挂掉以前也未曾一睹庐山真面目。今生终于有机会见到倾心已久的宝地了,李云的心情却是非常的激动。

    耳边传来本土气息浓厚的粤语,正宗的英语,李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个目前还属于英国殖民地的美丽城市的无奈。

    尽管它再过几年就要回归祖国的怀抱了,但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蹂躏,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是不是还有那种认同感。看到街上到处都是外国人,而中国人大部分都是给他们打工的,李云心里就有一种悲哀。

    小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