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去之后呢?”世铎又问道。
实际上,世铎也知道。康有为这个“派人”硬实是个好招。至少,这一招可以一用。因为这一招里面,隐藏着“招安”二字。
千万不要说朝廷与蒙阴巨匪之间有神马必须你死我活的深仇大恨,到了徐烈这个层次,即便有仇恨,也不会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仇恨,也是可以通过政治手段化解的。即便是生死大仇,也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补偿的。
再说,此次同样陷于蒙阴巨匪的董福祥,在年轻时不正是一个造反的马贼么。事实亦证明,那次招安是很正确的啊。
“派人去之后,不外两种结果。一种是徐匪重新回归到朝廷管辖之内,这样基本就万事大吉;另一种则是徐匪继续为恶为匪,而朝廷据此也可有两法应对。”康有为此时可谓是思如泉涌。
“有哪两法?”世铎此时也明白了,这些读书的书生,其名声真还不是白得的。
“或许有三法,一法大军封锁,禁止蒙阴财货出蒙阴,以此困死蒙阴巨匪;二法以民制匪,近年山东地界义和拳民愈益势大,可以让他们去攻打蒙阴巨匪;三法可借用洋人之力,譬如据青岛之莱茵国,只要朝廷适当许以好处,想来剿灭蒙阴徐匪指日可待!”
康有为提出的第三条,说明康大人这种人,对于“国家”也没什么概念,也即说起卖国来大多显得理直气壮。当然,或许康有为在这里并不是要主动卖国,而只是将其当成一桩生意来做。
只是,康有为忘记了一句古语:请神容易送神难!
此时的列强,可没像后世那样,还要点脸面。
“康大人,你这三法之中,似乎都不太妥当啊。”作为军机大臣,王文韶与康有为其实并不太对路。
“愿闻其详。”康有为虽然很想有所作为,以受到太后皇上更大的重用,但是他也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他知道他刚才提出的对策里,是有漏洞的。
“康大人之一策,可称为困策,但这个困字,却对蒙阴巨匪不太合适,因为蒙阴本为一县,内有民二十余万,地万顷,民众生活之必要物资,像食盐、布匹、粮食这三项,蒙阴不但能自给自觉,而且还能向外出售,故此策难以见效;
第二策以民制匪,看起来好像不错,但诸位是否想过,拳民之战力是否能强于朝廷大军,如不能而朝廷驱之与蒙阴徐匪为战,难保拳民不与徐匪同流合污,如二者合兵一处,极可能又是一场发匪之祸;
第三策看起来亦像是一条良策,但其实也有问题,那就是,如果一切都如协议一般,莱茵国人可能会遵守协议,可如果莱茵国人的负出超过了协议规模,我们能指望莱茵国人讲道理么?假如莱茵国人占领蒙阴之后,不再撤兵,朝廷又该如何相处?此外,莱茵国万一无法剿灭徐匪,反而损失惨重,朝廷又有何对策?”
“王大人指正得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