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做汤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明天开始我准备放假了,冬至了,你们有什么安排吗?”林婉仪看着项庄颇有些费力的弯腰,轻点着仓库里的一堆堆黄豆,面粉什么的。便主动将竹简拿了过来,让他坐在一旁歇歇。

    “父亲,大哥和叔叔,都会团聚吧。平时大家都各忙各的,已有许久没见了。”项庄说完,便想起身,帮着林婉仪清点剩下的货物。

    “我是说有什么特别的庆祝,习俗什么的。你们这里都是怎么过冬至的?”林婉仪见他要起身,连忙压着他又坐下了,现在他可是伤员,歇着都没有说什么,要是再动了伤口,项羽不找她算账才怪。

    “习俗?我们都是些大男人,那些个小玩意,我们都弄不来,也就烧些纸钱,祭祖什么的。小时候,母亲倒是会给我们做冬节丸,晒冬米什么的。自从母亲去世后,就没再吃过了。”项庄想到以前的事情,眼中不免有些忧色。

    小时候家里再楚国也是大家族,到了这样的年节,都是一大家和乐团圆的日子。不管祖父征战到哪里,这个冬至节都是要回来的。母亲还有姐姐们,会早早就开始准备冬节甜丸。

    那时候,自己最盼的就是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就会醒来,问母亲天亮了没有?那时候的天,好像怎么都不亮似的,害他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天亮。每次这个时候,母亲都会唱“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给他听,说他羞羞,只知道吃甜丸。

    那份甜丝丝的味道,他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带着家的温暖,在他的记忆深处,时时提醒着他,是大秦的铁骑毁了他的家,让他失去了亲人。

    “什么是甜丸?”林婉仪听项庄提到冬至丸,饶是她这个学历史的,都弄不大明白,这是什么东西。这也难怪她,古代中国,各地都有各地的习俗,要说这冬至啊,还真是一个地区一个花样。

    从冬至之日起,便是进入了数九寒天。民间保留有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

    有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尽而九九出,称为九九消寒图。

    有的是横十画、坚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送给男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

    而到了现代,这些也都不讲究了,很少看见,家里还有人给小外甥,小侄女准备虎头鞋,虎头帽的了。至少林婉仪小时候,就没穿过这样的衣帽。看来,以后的孩子大概也不会穿了吧。

    冬至节,旧俗还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

    这些可都是冬至的习俗,要说啊,还不止这些,毕竟,这冬至在古代,几乎可以抵得上春节一般的隆重。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充足,好让这个节日过的热热闹闹的。

    “是糯粉做成的圆子,甜甜的,很好吃。”项庄想了想,连说带比划的,这才让林婉仪搞明白了,原来就是汤圆啊!不过,这古代,还没有将馅料加进圆子的说法,不过是事先用糖把糯米粉揉匀了,增加点甜味而已。

    “这样啊,我知道了。项二哥,你好好休息吧,别再折腾了小心伤口裂开,到时候项大哥又要杀人了。”林婉仪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冬至那天,她已经跟项梁约好了,来这里商议大事。到时候,她就给项庄一个惊喜好了。这可怜的孩子,就当她母亲大奉送一次吧。

    过了冬至,他们就会搬到新地址去了,那里林婉仪已经看过了。后院比现在大了一倍都不止。正好可以划分出区域。做个集体宿舍吧。男生在下面,女生在上面好了。虽然这店里到现在,就她一个女生,他她这上面,可就是整整一层啊,不过,谁让她是老板娘呢,本来就该区别待遇不是?那有领导跟员工挤在一起的道理啊!

    想到这个地方清空了之后,就作为花蝴蝶纸张制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