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4、第三十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烧了。”明苏想也不想便道。

    玄过领命, 拿着氅衣便退了出去。

    明苏接着把玩茶具,茶具表面那一层釉,上得纯净剔透,明苏侧身对着烛光, 光影一叠,只觉素而细腻, 典雅温润。

    明苏看得入神, 忽然,她脑海中滑过一个念头, 上回皇后用的是什么茶具?

    似乎不是青瓷, 也非白瓷, 明苏仔细一回想, 仿佛只是十分平常的紫砂。

    好茶之人, 通常讲究茶具, 用什么材质, 饮什么, 白瓷对霜雪,青瓷饮春露, 用盏还是用盅,皆是有讲究的。

    譬如今日初雪, 当取白瓷茶盅,沏君山银针,银针茶叶似剑,白毛茸然, 冲泡之后,叶竖悬汤中,徐徐上升至水面,茶烟随之袅袅而起,融入今日这细白初雪之中,便好似在这漫天大雪间笼上一层白烟,犹如仙境一般。

    但皇后却不,她以青瓷,沏了一道信阳毛尖,虽也好看,却与今日这氛围格格不入,毫无意境可言。

    皇后便是个没意境的人。

    明苏暗自下了个结论。可结论刚下,她又有些心虚。

    皇后虽不看重茶具,也不重视季节氛围,可她烹茶时行云流水般的举止,绝称不上无意境,而茶汤成后,在青瓷茶盏中,青碧芬芳,恰与茶具相融,犹如春临大地,格外赏心悦目。

    但这些并不足以使明苏心虚,最让她不自在的是,阿宓行茶道,也不大讲究这些,也如皇后一般更注重茶之本身。

    又一处相似。

    明苏就不明白了,怎么会忽然冒出这么一个使得她时常想起郑宓,处处透着郑宓影子的人。

    莫非是来考验她的?考验她能否在多年相思之间,犹能对阿宓忠贞。

    这么一想,明苏便释然了,她自然是经得住考验的。

    玄过恰好空着手回来了。明苏见他,问道:“近日可有消息?”

    没头没脑的一句,玄过却明白,回道:“没有,各处皆无消息传回。”

    还是没有。明苏当真不解,这天下虽大,可这些年下来,也几乎被她找遍了,除了起初还能在江南一带打听到有相似的女子经过,之后便是音讯全无。

    阿宓身负家仇,必然会寻机回来,但她一女子,孤掌难鸣,若要成事,必得借助旧人。她纵然不想依靠她,也得联系太傅旧日的门生。

    那些门生多已被排挤出朝廷,明苏也时常派人去盯梢,也无郑宓的踪迹。

    玄过有一猜疑,存了许久了,只是不敢说,这时见殿下冥思苦索,迟疑了会儿,冒着会被重罚的危险,小声道:“殿下……”

    明苏望过来。

    她双眸清澈,面上淡淡的,气度上有些难以接近。

    玄过便犹豫了。明苏笑了一下,这一笑倒能在她眉宇间寻到些年少时的味道,她笑道:“有什么话就说。”

    玄过到底是侍候她多年的,知晓她其实秉性和软,并不似她表现出来的那样张牙舞爪。于是他便小心翼翼地说了:“按理说殿下这样寻郑小姐,怎么也不该毫无踪迹。”

    明苏道:“不好说,天下之大,人海茫茫,又多的是阴差阳错,寻不着也是正常。”

    玄过狠了狠心,说得透了些:“五年过去,郑小姐会不会已不在人世了?”

    话音落下,室中蓦地一静,明苏缓缓地转头看向他,玄过不敢承受,忙低下头去。片刻耳边便是一笑。

    “不会。”公主信心满满道,“我知你在想什么,但五年前,我回京后办成的第一件差事,向父皇讨要的赏赐便是答应我不再通缉追杀她了。”

    她这样说,语气也十分轻快,可玄过却愈发地沉重起来,他抬头望向公主,只见公主仍是在笑,仿佛没有分毫动摇。

    他暗自叹了口气,也不敢再说了,只顺着她,笑问:“说到殿下办成的第一件差事,小的日日侍奉殿下,可却不知是哪一件。”

    他记得那年与殿下失之交臂,他回宫后求得了淑妃娘娘的庇护。那时朝堂正乱,淑妃娘娘的父亲,楚老大人为稳定朝纲出了不少力,故而公主虽擅自出京,陛下也不曾迁怒娘娘。

    来年春末,殿下回京,第一件事便是去了紫宸殿请罪。

    淑妃娘娘带着他赶往紫宸殿求情时,陛下与殿下都不在殿内,赵梁大人也不在,问了几位御前侍奉的大人,皆不知陛下带着殿下去了何处。

    娘娘一面四下派人打听,一面留在紫宸殿守着。

    直到半夜,陛下方回了紫宸殿。他当时就站在娘娘身后,亲眼看到陛下心情极好,面上都是笑意,见了娘娘也仿佛格外和颜悦色,与她道:“明苏已回贞观殿去了,你去瞧瞧吧,她瘦了不少。”

    他见陛下龙颜欣悦,只想这下当是没事了。娘娘却忐忑道:“明苏那孩子,有些固执,可对陛下的孝顺之心却是一丝不少的,陛下要打要罚都好,只是打过罚过,千万要恕了她这一回。”

    陛下哈哈大笑,像是听到了什么大笑话一般,他听得很是不安,但陛下开口却是极温和的:“放心,朕不怪她,只要她以后好好的,朕原谅她。”

    说罢,又催淑妃娘娘快去贞观殿,母女团聚。

    他们赶到贞观殿时,殿下已睡下了,一摸额头,滚烫的,竟是在发热。淑妃娘娘忙召太医来瞧。

    太医说,殿下此前病过一场,未得好生安养,且又逢巨悲巨怒,伤了心肺,怕是会昏睡一阵,得好生调养。

    这一昏睡便是三日,三日后,殿下醒来,性子就与从前不一样了。他私底下也问过,那晚陛下带着殿下去了何处,殿下只道,去办了件差事。

    什么差事,他便不敢深问下去了。

    眼下殿下主动提起,玄过便赶紧问了一句。

    明苏闻言一下子锁紧了眉头,神色间隐隐有些抗拒,冷道:“记不得了。”

    玄过不知她是真记不得了,还是不愿讲,但也不敢再问下去,只是笑道:“待郑小姐回来,殿下便可安心了。”

    明苏很要面子,闻言,淡淡道:“她回不回来,孤都没什么不安心的,不过是念着母后待孤好,方对郑家最后的血脉稍微上心了些。”

    玄过便笑:“是,殿下没什么不安心的,只是已备好了锁链。”

    那又粗又重的锁链如今还在寝殿床脚挂着,且天一转凉,殿下便令人取了一床又软又厚的毯子,铺在了床脚。也不知若是郑小姐当真回来,殿下是陪着她睡床脚,还是二人一同睡床上。

    明苏在这事上格外不开窍,闻言,还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得比上朝还刻板:“不错,她如此好躲藏,孤总得锁着她,给她一个教训。就锁着,旁的什么都不做。”

    她早就决定了,在阿宓将她哄好,让她不恨她前,她是不会让阿宓抱抱睡的。

    玄过低下头,没敢出声,怕一出声便憋不住笑,只是心中难免遗憾,上回去妓馆,当真是白去了,殿下似乎什么都没学到。

    可真是愁人,看来只能等郑小姐回来,亲自教导了。

    明苏不知玄过正替她犯愁,只是想起了郑宓,五年不见,不知她是否容颜依旧。她自然记得郑宓的模样,只是岁月流逝,总觉得郑宓在她印象中的容颜,便如画久置多年泛了黄一般,陈旧了。

    她出神地想着,忽然,另一人的目光在她脑海中出现,温柔缱绻地望着她。

    那眼神与阿宓的一模一样,使她心软,使她沉溺,使她想在这目光中与阿宓化作一体。

    “本宫想听公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