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范进中举的故事便源于乡试。
所有中试者都能参与次年的会试,即春闱。
乡试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全国大约录取一千人左右。
而会试的录取率较高,约在这一千多人中选取三百人。
会试合格者被称为贡生,其首席被誉为会魁。
贡生这一称号对后人或许略显陌生。
因会试之后随即展开殿试,由皇帝亲自督考,不再剔除考生,仅重排名次,故考生皆被视为天子门生。
所有贡生均将受赐进士或同进士身份。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甲之名我们耳熟能详。
如今京师的官员、士绅和富豪之家,无一不订阅报纸,每日均有专人送至府邸。
礼部侍郎王华也不例外。
今日王华休假,清晨即起,于书斋研读。
王华的目光不时飘向窗外,表面平静,内心却焦急地等待着报纸的到来。
后人提及王华,首先想到的是他是心学巨擘王守仁的父亲。
然而此时的王守仁尚未成名,王华已是大明王朝的风云人物。
王华于成化十七年摘得状元桂冠,是大明读书人中的翘楚,备受同僚敬重,且曾登上报纸,声名已传入民间。
王 ** 王守仁的事忧心忡忡。
王守仁两度参加乡试,均未能及第,这让王华深感颜面无光。
他人落第不足为奇,但他是状元,王守仁幼时被誉为神童,每逢考试便表现不佳,让王华心中五味杂陈。
上次秋闱,王守仁闹了个笑话,得知落榜后竟放声痛哭。
旁人安慰,一次失利无妨,下次再战便是。
王守仁的回答却让人惊讶:“我不以未中举为耻,我以未中举而动摇我的心志为耻。
”
意即他不以失败为耻,反以失败影响心态为耻。
众人皆认为王守仁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现代人或许会调侃王守仁装模作样,但满分给定了。
然而王守仁确实是这样想的,在他看来,科举并非人生关键。
圣人的境界,岂是我们所能理解的。
“老爷,今天的报纸。
”
仆人终于送来报纸,王华期待已久。
“嗯,放在桌子上吧。
”
尽管急于了解儿子是否及第,王华仍保持着矜持,未立即翻开报纸。
原本他计划读完手中这一页书再看报纸,
然而心神不宁的他无法专心阅读。
放下书本,
拿起报纸,
紧张地翻到科举榜,
仔细搜寻,
当看见王守仁的名字赫然在列,
王华的手不禁颤抖起来。
“哈哈哈!中了!我儿中了!”
矜持?
哪还有什么矜持!
王华看着报纸开怀大笑,几年来的重负瞬间卸下。
“伯安,伯安,你中了!”
王华兴奋地将喜讯告诉儿子,比当年自己高中状元还要欢喜。
当王守仁获知自己名列榜中,也忍不住纵声大笑。
王华见状,心情愉悦,打趣儿子:“伯安,中了举人,开心吗?”
你还不是曾经说过,不应因科举成绩而影响心境,瞧你现在这兴奋的模样。
王守仁回应父亲王华:“中举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王华以为儿子故作坚强,笑道:“你刚才笑得挺开心的嘛。
”
王守仁轻轻一笑:“我高兴是因为我能专心研究蒸汽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