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8.重修于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苏家大宅今日来了个稀客。

    今日本是小朝会, 然而昨夜一场春雨, 苏祭酒偶感风寒,索性抱病在家, 下下棋,看看书, 逗弄一下花鸟, 甚是惬意。直到门房前来回话,说有稀客临门,这才换了身衣衫去了前院会客厅, 结果不看不知, 一看差点吓一跳。

    那个跪坐品茶的红衣青年,可不就是自己那个混世魔王亲外甥——景西么?

    苏怀宁还没踏进门,太阳穴就突突跳了起来。

    他简直怀疑自己看错了……他这位外甥, 这么些年别说主动登门了, 就是平日在外碰见了也不过点头应付一声, 今儿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怎么说也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人,苏祭酒很快便调整了情绪, 板着脸迎了上去。下一秒, 便见季景西放下茶盏,起身唤“舅舅”。

    苏怀宁胡须都忍不住颤了颤, 不尴不尬地应了一声, “来了啊, 坐。”

    先前说过, 燕亲王府这些年和苏家大房二房闹得不可谓不僵。当年燕王妃病逝, 虽然最后查明凶手另有其人,乃是他国奸细作祟,但致使王妃中毒的东西却是出自苏家人之手,加上后续的一些不便言明的朝堂博弈,苏家显然是被燕亲王父子俩迁怒,以至于十多年断了来往不说,连这门亲戚都不认了。

    上一次季景西主动登门,还是燕王妃尚在人世的时候。

    甥舅二人依次入座,苏怀宁不断斟酌着腹里言语,想着如何该打破尴尬。他对自家外甥是怀有愧疚的,不然也不会明知他对自己有怨言,还想尽办法让他考入南苑书房,这些年作为山长,里里外外纵容着他。可这终究不够,无论如何,景西没了母亲,苏家难辞其咎。有这么根刺横在中间,苏家做多少都弥补不了。

    季景西仿佛没有瞧见对面人的小心翼翼和尴尬,坐下后,主动为对方斟茶,而后在苏怀宁惊悚的目光中说明来意,“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拜访舅舅,实则是景西有事请教您。”

    莫名其妙地,苏怀宁松了口气。

    对嘛,这才是景西的风格。

    “何事?”苏祭酒硬邦邦地答话。

    有些矛盾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释怀的,季景西自己也知道,所以并不觉得苏怀宁的语气中有怠慢,相反,这才是他们甥舅之间的正确相处模式。他径直道,“昨日,太子堂哥与靖阳皇姐在公主府大打出手,今日朝堂之上,有关此事的讨论甚是激烈。此事被皇伯父转交给了宗正司处理。景西深感此事颇为棘手,想请舅舅指点一二。”

    苏怀宁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话信息量有点大啊……

    他沉默半晌才道,“宗正司不是你父王在主事?”

    季景西风轻云淡地抛出了又一惊雷,“父王昨日已辞了宗正卿之职,外甥不才,已正式接手宗正司,接了旨后才过来的。”

    苏怀宁:“……”

    不太想去分析对面人眼神里的复杂深意,季景西语调平静地将朝堂上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一番,从言官们的反应,到东宫武将之间的矛盾,再到杨霖提议运粮一说,一股脑说完,才认真看向苏怀宁,“舅舅是何看法?”

    苏怀宁听到一半就隐约明白季景西为何会找上他了,心底越发酸胀。旁人不知季景西接手宗正司意味着什么,他却是知道的。宗正卿,从二品官职,如今到了一个未及弱冠的年轻人手中,说出去不知道羡煞多少人,无数人宦场浮沉一辈子都未必能走到从二品,眼前这个人,却是一鸣惊人。

    许多人定会说,这不一样,燕亲王府的世子爵位都已经是一品了,不过一个从二品官位罢了,他景小王爷还会当不起?可外面的人又哪会知道,宗正卿岂是好当的。

    世族当道,前朝皇室哪怕再不堪,好歹也是个三等家族,再看如今的季氏,往上数五代不过是个看门的门房,这样的家族能有什么底蕴?季氏先祖从一届平民奋斗到诸侯,再到后来登顶,不是不知世族之力,大魏朝立国之日起便开始打压世族,然而可笑的是,哪怕他们再憎恶那些大家族,行事作风却依然忍不住朝人家靠拢。

    宗正司就是季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成果。

    作为主辖皇室内部礼法奖罚之处,宗正司从一开始的清明到后来的腐朽,再到如今成为掌权者手中的一把刀,内里的阴私不知凡几。那是个不讲情面的地方,里头的每一个人都对皇室抱近乎疯狂的忠诚,平日里毫无存在感,可一旦高调,定然是一番血雨腥风。

    宗正司上次进入众人视线,是在王谢坍塌、厉王谋反之时。东窗事发,从皇室到朝堂牵连无数,该治罪的都已被治罪,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剩下那几个没有证据无法定罪的皇家子,原以为逃过一劫,最后却都没逃过宗正司之手。

    宗正司给出的理由就是,枉顾礼法。

    毕竟是自己的亲外甥,苏怀宁不忍心景西也成为历代宗正卿那等六亲不认、残忍无情之辈。

    可偏偏,这就是身为宗正卿必须有的。

    苏怀宁真的很想问一句燕亲王季英,你他妈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些年远离朝堂、扮猪吃老虎,是自己也变成猪了吗?!

    当然,这话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又有什么资格和立场说?

    面对季景西那张酷似亲妹的脸,苏怀宁沉默半晌,暂且放下了对宗正司的厌恶和对外甥的同情愤慨,就事论事地感慨,“杨相公高明啊。”

    季景西虚心拱手,“还请舅舅指教。”

    苏怀宁仔细地为他分析,“太子殿下与靖阳殿下一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但无论如何都逃不脱两个字,家事。身为陛下的臣子,手伸得太长可不好,除非涉及国政,臣子们何时连皇上的家事都要掺一脚了?杨相公另辟蹊径,跳脱事外,着眼北疆,公事公办,和光同尘。”

    说白了一句话,杨霖与那些个跳脚的臣子们画风不同,在当下的情况,很刷了一把好感度。

    苏怀宁继续说道,“你可知杨相公真正高明之处在哪?”

    “……”

    “北境府真的需要朝廷大老远运粮抚恤吗?”他一语点醒梦中人,“大动干戈,劳民伤财!便是真缺抚恤粮草,北境府大可上书请旨,从相邻的崇州、甘州调粮,不是吗?杨相公主辖户部,怎会不知崇、甘二州去年小丰收?”

    季景西蓦地睁大眼睛,想到他前些日子在户部整理账务时,还看过那两州州牧的报告,当时还被杨霖教导过如何判断一府治下的民生情况……

    啧,政治敏感度这玩意真的是……对菜鸟太不友好了。

    “所以,杨相公是在围魏救赵?”景小王爷也没浪费他的好头脑,顺着思路举一反三。

    “是不是围魏救赵不敢肯定,”苏怀宁捋了把胡子,“但意图将靖阳殿下从丑闻里迅速摘出来的意图却很明显。此乃阳谋,光明正大,无人敢指摘。”

    杨霖提议运粮漠北,京中将领众多,却单单拎出了袁铮和靖阳,一来原因正如他说的,这两人对漠北情况很了解,二来,抢先一步把范围限定,连带着也会影响其他人的选择。提到漠北运粮,人们只能想到那两人,而无论是靖阳还是袁铮谁回漠北,都是好事。

    袁铮不想回漠北吗?怕是做梦也想回吧,只不过他自己都清楚自己回京是来做“人质”的,能回最好,回不去也没什么。

    靖阳不想回漠北吗?当然也想。可皇上不希望她再和漠北军掺和到一起。靖阳与袁铮不同的是,她哪怕不回漠北军也没关系,换个地方带兵也能接受,只要不在京中就行。

    如今的问题是,皇上想把这个女儿留在身边再观察一段时日,看看她有没有被漠北军拐了心性,是否还是一如既往对皇室忠诚,同时也在等,等靖阳定亲,有了后顾之忧,有了可以被攥的把柄和弱点。除此之外,大抵也在考虑要把人丢到哪个地方——征西军?京郊近卫营?赣州水军?镇南军?

    矛盾就在于,靖阳一刻也不想在京城待。与太子正面冲突之后,她更是没有时间再等皇上慢慢挑选筹谋,她必须立刻就走。否则,天知道她与季珪的矛盾会演化成什么?

    那么,是让袁铮押运粮草,还是靖阳?

    显而易见,若实在要择一人选,靖阳比袁铮好。放袁铮走,就意味着放虎归山,毕竟他可是十万漠北军的少帅!

    杨霖这是在左右皇帝的心思啊!

    想明白这一点,季景西豁然开朗。如今回想起来,恐怕当时在朝上,袁铮主动出列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