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迈一起走的,还有百帐部的刘广信。
这日他正有恃无恐地等待着曹元忠的回复,忽然郭漳闯了进来,将他请到了张迈面前。尽管是第一次见到张迈,但见到他的气派,刘广信几乎就猜到了他的身份。
“在这一刻,还敢这么对我的,大概也就只有这个人了。”刘广信心想。
果然便听郭漳道:“张大都护面前,还不行礼!”
刘广信心想果然是他,行了礼后道:“原来是张大都护,失礼,失礼,只是不知道张大都护召小人到此所为何事。”虽然有些意外有些怕,但他还是保持了惯有的油腔滑调。
张迈道:“听说百帐部出于大唐百帐守捉驻军。”
刘广信道:“听老一辈人言道,确实如此。”他欺曹元忠年轻,在曹元忠面前能够夸夸其谈,但在张迈面前却显得谨慎,不敢太过胡言乱语。
张迈问身边的杨易:“什么是守捉?”
杨易娴熟大唐兵典,答道:“我大唐之戍边者,总者为道,次之者为军,再次之者为城、为镇、为守捉。设守捉之地,常为边关之要害又在边远者。守捉之长官,名曰守捉使。”
张迈道:“这么说来,那就是大唐军人之后了。”
杨易道:“不错。”
张迈又说:“听说百帐守捉之后人虽然从了胡俗,但仍然遵奉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曹令公之帅令。”
刘广信心想这倒没什么可隐瞒的,也无可推托,就道:“是。”
张迈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只是军事,为的是在乱世求生存,战国群雄并不因此就将他当做胡蛮,百帐守捉的后人称部,那也只是迫于形势,没什么大不了的。曹令公宗奉唐室,百帐军既然是唐军之后,又能遵奉大唐归义军节度使的号令,那也就仍然是大唐的忠臣赤子。”
这时《安西唐军长征变文》已经流传甚广,这种通俗文学,在下层百姓中最有传播力,所以刘广信不但知道他的名头,也从变文中揣摩到了张迈的性格,知道他最崇拜大唐,也喜欢人崇拜大唐,所以便接口道:“大都护说的是,我们百帐守捉从来都是宗奉大唐的忠臣赤子。”
张迈道:“听你这么说,那么百帐军也就仍然承认自己是大唐军民了。”
“这个当然。”
张迈原本脸色甚和,这时却忽然作色怒道:“既然如此,那你们怎么还敢背叛国家!”
刘广信没想到他脸色说变就变,慌忙道:“哪有此事!”
“没有此事,你不是对曹元忠威胁说什么若不给你们一万石粮草,你们就要去投狄银——这不是叛国是什么!”张迈厉声喝道:“你可知道对叛国违法之人,我是怎么处置的么?”
刘广信被喝得汗水涔涔而下,如果是在曹家将领面前,甚至在曹议金面前他都不至如此,因为他非常清楚曹议金要什么,也清楚曹议金怕什么,但对眼前这个张大都护他却捉摸不透,如果《安西唐军长征变文中》讲的故事都是真的话,那这个张特使简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真要杀了自己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紧张之中忙说:“不是这么回事,不是这么回事,我们要一万石粮草,只是族人遭灾,绝对没有威胁之意。”
“没有威胁之意?”张迈语气稍缓,但目光仍然凌厉:“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刘广武的意思?还是百帐军全体的意思?”
刘广信忙道:“这是我们盟长的意思,也是全族上下的意思。”
张迈道:“如果刘广武和你的族人就在你面前,你还敢这样说么?”
刘广信心想难道你还能将他们叫过来对质不成,就道:“当然。”
“那好。”张迈道:“刘广武还有你们的族人现今在哪里?你就带我去见他们。”
刘广信一惊:“大都护你……你要去见我们盟长,还有我们百帐部?”
“当然。”张迈道:“我既是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本来也管不到这里,但我同时也是朝廷特使,百帐军既然是大唐子民,你们遭遇了灾祸我作为钦差自然要从权去那里巡视一番。如果是真的受灾,就算曹令公一时调不出钱粮来,我也会设法帮你们渡过难关。说吧,如今百帐军在哪里?刘广武又在哪里?”
刘广信听得又惊又疑,可还是不大敢相信张迈真会去巡视百帐部,说道:“如今我部正在瓜州大泽之北,离这里有近两百里路程,只怕瓜州战况危急,大都护未必脱得开身。”
张迈道:“国家以民为本,如果你们真的遭灾,我不会坐视不理的,走吧,带我去瞧瞧。”
刘广信大惊:“现在?”
“当然是现在。”
就这样刘广信便被张迈带了出来,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被一支部队拥着,虽然安西军给了他一匹快马,但前后左右都有人监视,根本就没法异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