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也看到自己的思想,是如何变质地了,是如何被门下故意(也有可能是无意)曲解的。
“无为无不为”今个儿,阐教一脉,就来个为己为私,来完善一下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另一个方面,顺便为阐教扬一下字面上的“无为”无动于衷。至于有没有曲解掌教天尊的教义,或者老子是不是想要表达这个意思,那就与他们无关了。
再说这些阐教弟子,将这有些模棱两可、原本是为了他们能够更好活学活用地教义,都理解成什么样子?不用太一说,老子今天也看出来了。他和元始天尊门下,如今都是按自己的利益去理解的“无为”思想的。将“无为”的长处用在了什么方面上,显而易见,太一用事实说话,最具有说服力,也省的一番口头计较。
老子问太一是不是看到佛教步入中土后的景象,语气和态度,突然转变,实着让太一惊讶。太一没想到老子也会有这一面,更关键的是老子这一句话,让太一真正觉得震撼。难道也老子看到了后世的一些事情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三清道祖的本事,自己要重新评价一番了。
太一一边在那思考,但思绪上,还是没忘了要回答老子地话。只听太一对老子说道:“没错,贫道就是不忍我华夏大地遭此千古浩劫,才让昊天改立天条,使我华夏不用遭此奇耻大辱。道友以为如何?”
老子听了太一地话,更确定自己所推算到的事情了,但他也有自己地一套理论,他听了太一的话,也不太信服,就说道:“贫道以为,万物皆有挫折,所谓不破不立,华夏若无此劫,又如何经得起长久考验?”
太一听了,突然大笑起来,笑得老子脸色连变。直到后面,老子快要飙的时候,太一才缓缓说道:“道友想法,可是化胡为佛?”老子化胡为佛,就是分佛教的气运,这点,太一在一些书上已经看到了。
对于老子化胡为佛的出点,太一也没觉得什么,相反,太一还很赞成这种想法,但老子化胡为佛的效果,太一简直是不敢恭维。还有,老子化胡之人,也让太一不爽。
老子听了太一的话,心中大惊,不禁开口问道:“此事贫道还未算计周全,道友如何得知?”
太一听了,知道自己说漏嘴了,但也不在意,到了他们这个地步,还怕什么来着?就装成鬼神莫测的样子,直到老子再次要飙的时候,才开口说道:“道友可认为破了,一定可以再立?”言下之意,就是怀疑老子破而后立的想法,是非常危险且不可取的。
其实,即使老子的想法能够成功,而且可取,太一也不喜欢,也会阻止。因为后世给他影响太大了,他实在不能忍受那华夏浩劫再次上演。那是耻辱啊,老子没感觉,并不代表他这个穿越人没有感觉。
如果让太一眼睁睁的看着华夏浩劫上演,那太一心里头,估计也会留下惦记,留下遗憾,对修为不利。如果真是这样,太一宁愿不顾天数,让其他种族立马遭劫,全部化为灰灰了事。想到这里,太一心头突然闪过一丝灵光,可是因为老子在这里,太一心思也不在这里,这灵光又消失了。
虽然灵光一闪而逝,但任谁也不知道,这灵光,就像一个种子一样,种在了太一的内心深处,且很快就芽成长
老子听了太一的话,也思考了一阵,他虽然觉得太一说的有道理,但他的思想,又岂是太一几句话就可以更改的?依旧坚持道:“大道千条万条,贫道取其一条。道友的算计,未必能胜过贫道。”
太一听了,也不在意,他也不指望老子的思想,会因为他这几句话而生改变。如果老子的思想,这么快就能转变过来的话,那他就不会成圣了。成了圣人,哪个不是意志坚定的老顽固?从老子,或者佛教的两个圣人观点来看,太一的做法,何尝不是错的,何尝不是冥顽不化?
太一想罢,对老子说道:“既然道友取法与贫道不同,贫道也不勉强,谁对谁错,来日自有分晓。今日,贫道只想问道友一句,道友是要阻止贫道改立天条。还是与贫道一起,入那宇宙深处,将那异教之数除去?”
老子听了,想了一阵,说道:“天地之间,岂可生此怪物,却是不可再拖,否则生出其他变故,让生灵遭劫,就是我等罪过了。我等高下,可日后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