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起来困难重重。
"皇祖父,您得抓紧,一旦入库,这些宝贝就难以再取回了。"
朱高炽审视着奏折上的清单,目光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朕明白,此事即刻便会传达下去,相信朝臣们会理解的。"
朱元璋笑答,武昌的难题总算有了对策。
"那孙儿就代表武昌的百姓向皇祖父致谢了!"
吕家的财富之巨让朱高炽暗自思量,是否能设法将这些权贵的钱财巧妙地引出?
朝廷养活着上百官员,每位官员年复一年提出无数建议,一旦被采纳,赏赐自然不在话下,加上俸禄,便是他们家族势力的基石,朝廷在这方面耗费颇巨。
能否找到方法,减少这类开支呢?
朱高炽思路大开,深思熟虑,对他而言,金钱只是数字,但对于百姓,一个数字就能保障他们一年的安康。
"炽儿,你在思索什么呢?"
见朱高炽沉思,朱元璋忍不住询问。
"孙儿在考虑如何充实国库。"
"呵呵!充实国库不如充实百姓的口袋!"
朱元璋放下奏折,严肃地说,他建立大明的初衷就是为了百姓福祉,国库的钱财源于百姓,理应回馈于民。
若有一天,百姓安居乐业,甚至无需朝廷扶持,那才是他朱元璋理想的天下。
朱高炽闻言,眼中掠过一丝领悟,但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在皇权触及不到之处,权贵常为了私欲不断压榨百姓。
正交谈间,门外宦官通报。
"陛下,纪明求见!"
"宣!"
朱元璋示意。
"炽儿,此人是朕从朝中为你挑选的助手,每个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我希望你能从他那里学到多元思维。"
不久,一位儒雅的青年男子步入殿内。
"微臣纪明参见陛下!"
纪明出身微贱,与朝廷里的权贵不同,他们不懂民间疾苦,而他对世事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十七岁他崭露头角于乡试,十八岁又在会试中脱颖而出,未及二十便踏入朝廷,谋得一官半职。
朱元璋显然洞察了他的才干,故将他委派给孙子,朱高炽即将接手朝政,有了纪明的辅佐,无疑能减小不少阻力。
朱高炽审视着面前这位青年,竭力在脑海里搜寻他的事迹,却一无所获。不过,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智者被淹没,也并非史书记载不详尽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