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收阅有关国军在上海失利的战报。
蒋介石自下野起始,对未来的“退守之地”就做过这样的安排:“第一步住溪口故乡,第二步迁至福州之鼓岭,第三步迁至厦门之鼓浪屿,最后才迁至台北之草山或澎湖之马公。”但是,由于上海眼见就要落入中共之手,遂又匆匆决定放弃迁至福建的设想,于五月十七日由舟山群岛直驶澎湖之马公,在此一边关注上海的失陷,一边部署福建的防务。
蒋介石一向重视福建地区。他“认为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台湾五省在政略上、战略上非常重要:除物资丰富外,在兵要地理上有沿海的凭借和便利,有国际盟邦的直接支援”。至于福建在这五省中的特殊战略地位,他曾对亲信讲过这样一段话:“福建非常重要,没有福建就没有台湾。”因此,蒋介石在下野之后,把最为亲信的侍从系的人事预为安置,其重点依然摆在闽、台地区。如“除留蒋经国、俞济时分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正副主任随在左右外,其原第三局主要人员一部安置在陈诚的台湾警备总部,一部安置在朱绍良的福州绥靖公署工作”。他退至马公期间,“一面要陈诚加紧训练由上海退回台湾的部队,一面到浙江定海视察舟山群岛兵要地理与守军情况”。同时,他还特意命亲信李某率独立第五十师去福州,要李“注意闽浙边区、闽粤边区和闽台之间的联系。你所带的独立第五十师是战略预备师,是美械装备,应好好训练,作为防卫福建的有生力量”。同时,他还命令蒋经国由马公岛飞福州,与福建省主席朱绍良商谈构筑防御工事问题。
上海解放之后,蒋介石偕蒋经国由马公飞台北,落脚于草山。据传云:失败中的蒋介石越来越迷信,当他踏上草山第一步的时候,就产生了到此“落草为寇”的念头,遂暗下决心为草山改名。当他把草山选作久居之地以后,就真的取他一生最为敬仰的哲学家——王阳明的名字改为阳明山。当天傍晚,他偕蒋经国等随侍视察高雄要塞。次日,在高雄召开军事会议,进一步研究台湾整军、防务及军政问题。也就是在这次军事会议上首次提出:“今后应以台湾防务为第一。”也就是在这一天,他授命陈诚向海内外宣布:台湾省政府经济独立,设立“台湾区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省生产,由陈诚兼任主任委员。同时,还宣布设立“中央在台物资处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亦由陈诚兼任。从这一天开始,蒋介石就把自己未来的落脚点定在了台湾岛上!
也就是在蒋介石一步一步地部署退守台湾的过程中,他依然遥控广州的政局,继续与桂系李宗仁斗法,为自己从幕后走到台前制造借口,创造条件。他为了削弱李宗仁的政治实力,逼得何应钦内阁倒台。接着,他又在由谁组阁的问题上与李宗仁较上了劲。
何应钦内阁总辞之后,李宗仁首先想到居正。在李氏的心目中,“居正是党国元老,为人正派,敢作敢为,对蒋先生的态度一向是不卑不亢,非阿谀奉承之辈所能及。撑持广州危局,居氏实是比较理想的人选。”所以,李宗仁于五月三十日向国民党中央提出,以居正继何应钦为行政院院长。
远在台湾的蒋介石获此消息之后,他一是认为在此危难之际,由谁出掌行政院都是形式,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再是他清楚捧李宗仁上台的立法院中的某些委员,由于李氏左右摇摆、举棋不定的行为离他而去。为此,他以国民党中央总裁的身份发出指示:一切按法律程序办。
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的要员们,谁都明白蒋介石如此而为的用意,因此诸位常委们一致通过李宗仁的提名:居正继任行政院院长。接下来,立法院行使同意授权表决的时候,居正竟然以一票之差未能通过。这使李宗仁的威信受到沉重打击。程思远先生认为失败的真正原因有如下三条:
一、推动和谈,主要是立法院的主和派。李宗仁拒签《国内和平协定》,事先不向立法院征询意见,致使他们大失所望,从而导致五月间留沪立委范予遂、武和轩、李世军等五十五人发表声明,脱离国民党政府,向中国人民靠拢。他们此举,大大削弱了李宗仁在立法院中的影响。
二、李宗仁五月二十一日发表的《告全国同胞书》,经过中央常委会审阅,修改得面目全非,而李并不坚持,立法院内的进步分子认为李已成为国民党顽固派——CC分子的工具,不再可能有所作为,因而去香港、澳门,静观风向。
三、过去立法院内的联络工作,主要是程思远负责,当时程留居桂林,而邱昌渭又过于自信,以为立法院仍和以往一样,绝大多数是拥李的,疏忽了临时的联系工作。以至于住在西濠口爱群酒店的韦永成、张岳灵两立委,没有接到开会通知。
蒋介石获悉这一结果之后,自然喜从心起。正当李宗仁继续思考,或曰征询有关方面的意见提谁组阁的时候,蒋氏在台北密电有关人士,由CC系抢先向李宗仁提出:由无家可归的阎锡山出面组阁。李宗仁虽然在谋略方面永远不是蒋介石的对手,但是他也清楚蒋氏要阎氏组阁的目的:那就是坚定地走**路线。每逢遇到需要据理力争的关键时刻,李宗仁那种退让的弱点就又显现出来,他不顾身旁亲信的反对,竟然屈服于CC分子的压力,改提阎锡山为行政院长。自然,国民党中常会不会反对,立法院开会,也以二百票对五十票通过了阎锡山组阁案。就这样,李宗仁这位靠主和上台的代“总统”,开始与**到底的行政院院长阎锡山共事,其后果是可以预想而知了!
从此,李宗仁在政治上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不久,他又听说:“蒋介石聆悉阎锡山受命组阁,显得非常兴奋,因为后者是一个为他所运用自如的人物。”这又使他感到:蒋介石在阎锡山出任行政院院长期间,很快就要从幕后走到台前。因而,李宗仁在政治上又产生了失意感。
一个人,尤其是政治家在失意的时候,最感亲信和朋友的重要。李宗仁自桂林飞抵广州之后,最感痛苦的是周围没有亲人和朋友,遇有问题,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找不到。就在这前后,他陆续获悉一些与之奋斗多年的好友和部属相继离他而去了!其中最使他难过的是;黄绍竑负气出走香港,不会再为桂系出力;黄启汉借故留在上海,随着上海的解放,他公开投靠了中共;刘仲容留在北平,据说为中共创办外语学校;甘介侯赴美求援,滞留大洋彼岸未回;程思远因反对李宗仁飞赴广州,至今仍留在桂林;如果再算上刘斐与他和白崇禧决裂……留守广州的李宗仁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当时,国民党中诸派系都看得清清楚楚:李宗仁在蒋介石的胁迫下,主和不能和,主战不能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走进了死胡同。他这位代“总统”就要走到尽头了!连他最亲密的合作者——桂系大将白崇禧业已在暗处向蒋介石靠拢;说到新上任的行政院长阎锡山,他打内心深处就瞧不起李宗仁,从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一心支持蒋介石由幕后走到台前。这位善工心术的阎锡山历经两个星期的观察,竟然拿着一纸写好的电稿,大摇大摆地闯进李宗仁设在广州迎宾馆内的官邸,直言不讳地说:“这是我草拟的一则电稿,请蒋先生来粤主持大局。如果你同意,就以你我的名义发给蒋先生。”
李宗仁听后大吃一惊,这简直是“逼宫”。他十分清楚:请蒋介石出山,这就意味着结束自己的代“总统”职权。他若当面反对阎锡山的所作所为,那样势必把阎老西这位行政院长更推向蒋介石一边,对自己这位代总统多增加一道羁绊;如果默认阎的做法,那就等于默认自己倒台。怎么办?就在这矛盾的一瞬间,李宗仁那种谦谦君子的弱点再次主导了他的行动。他吟哦片时,二话没说,就在阎锡山草拟的电报稿上签了李宗仁三个字。蒋介石是一位视权如命的政治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善于利用对手的弱点而制服对手的权谋家。换句话说:他从元旦发表献词起始,就在预谋何时出山了!时下,蒋氏认为武汉失守之后,湖南易手只是个时间问题,这就等于坐镇中原的桂系集团不仅丧失了两湖的立足之地,而且在与人民解放军的交战之中也必然会丧失其主力。结果,以桂系军事集团为后盾的代“总统”李宗仁就等于失去了资本,他蒋某人出山的机会也就到了。时下,四路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所向披靡,这失败的骂名还应当分给李宗仁一份;再者,他在台湾的所谓内政外交还没有安排好;更为重要的,只有阎锡山一人打出请蒋入粤主政的旗子还太单调,故于六月十八日给李宗仁、阎锡山复电说:
时局艰难,兄等持颠抉倾,辛劳备尝。感佩之余,时用系念,辱承约晤,能不遵行。兹拟短期内处理琐事完毕,决定行期,另电奉告。
蒋介石拟于短期内处理哪些“琐事”呢?一是迁居台北草山,成立中国国民党总裁办公室,派定各组组长和设计委员会委员,把他的领导体制重新建立起来,并积极进行前来广州的准备工作;二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主要是中美关系——尤其是毛泽东与美国关系的变化,他逐渐形成一个外交战略行动,那就是组织东亚**联盟。
蒋介石在筹组总裁办公室之前,他向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公然提出设立最高决策机构——非常委员会,由他任主席,李宗仁任副主席,阎锡山、何应钦等任委员。这样一来,国民党的一切实权均转到非常委员会中来了,而所谓的“总统”府就更是有名无实了!自然,本来就没有多少实权的李宗仁就真的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另外,侍从室原有的亲信一直随侍身边,成立非常委员会只不过是换个牌子而已。因此明眼人一看便知,蒋介石采取这些组织措施,只不过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罢了!
蒋介石筹组所谓“东亚**同盟”,即蒋氏企图联合菲律宾总统季里诺、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以东亚各国为核心组成一个国际**联盟。实事求是地说,蒋氏形成“东亚**同盟”的这一构想,也是经历了一个痛苦,或曰败退之中谋生存的一个漫长过程。
蒋介石是一代纵横家。他清楚当年败退山城之后,美国依然全力地支持他,是为了借助中国的军事实力抗衡日本侵略亚洲,减轻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军事压力;解放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人照样支持他,那是美国的政客担心中国被**,进而与苏联结盟,形成一个抗衡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阵营;随着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上的失利,美国人认为根子出在他蒋某人由于独裁而失去了人心上,遂在幕后导演了一出“以李(宗仁)代蒋(介石)”的戏剧,结果未出一年,国民党失去了江北半壁江山;时下,以司徒雷登为代表的美国人看清了李宗仁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同时又认清了国民党已经没有力量阻止毛泽东的胜利,怎么办?唯有靠金钱外交收买毛泽东,希望未来的新中国不要与苏联结盟,走亲美路线。这就是司徒雷登一而再、再而三与黄华晤谈,并希望去北平会晤毛泽东、周恩来的目的。对此,蒋介石不仅是知情的,而且还讥笑“司徒老儿真蠢”!这是因为蒋介石算准了毛泽东绝不会服从美国人的指挥棒。因而,他每每听到毛泽东撰文宣传“一边倒”的外交方略的时候,就忍不住内心中的喜悦:“司徒老儿又挨了毛泽东一记耳光!”
与此同时,蒋介石通过驻美大使获悉:在美国政府内正在辩论是谁丢掉中国的问题,一些当年在山城与周恩来及其属下有过来往、或发表过亲共言论的外交官正受到质询。在蒋介石看来,要不了多少时间,这一辩论的结果就会是**派取得胜利,司徒雷登这些人就会被送上法庭。换言之,既然司徒无力改变毛泽东“一边倒”的外交路线,那么美国就会很快终止司徒雷登作为大使的使命。为此,他不屑一顾司徒雷登在前一段的所作所为。另外,他还清楚美国在无法改变毛泽东的外交方略之后,他们还会再支持他蒋某人,因为美国不仅不会在东亚留下权力的真空,而且更需要一支力量抗衡毛泽东未来的红色政权。
恰在这时,美国外交部远东司和联合国司联合提出由联合国托管台湾的计划,“主张美国立即争取尽可能多的联合国会员国,特别是英国的支持,然后在联合国特别会议上提出由联合国在台湾举行公民投票,以达到由联合国托管台湾,实现***的目的;并由美国单方面宣布废除《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归还中国的规定”。接着,台湾再行过渡到由美国托管——变成美国一个新州的目的。对此,蒋介石只说了一句话:“我蒋某人不是汪精卫!”
蒋介石视台湾为自己的复兴宝岛,因此他绝不会赞成台湾变成美国的一个州。他清楚,美国搞的托管计划一旦得以实现,他连个州长都当不上。为此,他通知中华民国驻联合国大使,行使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坚决反对联合国托管台湾。也就是在毛泽东主持新政协筹备会议即将闭幕的前夕——六月二十日,蒋介石又接获驻日本东京代表团电告:“盟总对于台湾军事颇为顾虑,并有将台湾由我移交盟国或联合国暂管之拟议。”蒋介石听后颇为动容,当即电示该团负责人详告盟军统帅麦克阿瑟:
(一)台湾移归盟国或联合国暂管之拟议,实际上为中国政府无法接受之办法,因为此种办法违犯中国国民心理,尤与中正本人自开罗会议争回台、澎之一贯努力与立场,根本相反。(二)台湾很可能在短期内成为中国**力量之新的希望。(三)美国政府即令单从实际的利害上考虑,亦决不能承认中共政权。(四)深盼麦帅本其在东亚盟国统帅之立场,以其对于“赤祸”与东亚前途之关系……美国政府决不考虑承认中共政权,并应本其领导国际之地位与力量,防阻他国承认;美国政府就采取积极态度,协助中国**力量,并应协助我政府确保台湾。
蒋介石在这通电文中,实际上勾画出了他的“东亚**同盟”的设想,那就是在美国,实质上是在麦克阿瑟的统帅下,从日本、南韩、菲律宾和台湾,一直到印支半岛诸国携手相助,共同构成一个**链条。因为蒋介石作为一代政治家明白,唯其如此,他才有可能苟延于台湾。另外,他也知道毛泽东一旦获悉美国人想托管台湾之后,一定会作出强烈的反响。结果,美国人势必断掉司徒雷登的一切不合实际的想法,并把中共完全推到美国的对立面。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径!当他获悉美国提出由联合国,实质上是由美国托管台湾的消息之后,他于愤怒之余第一感觉就是“美国亡我之心不死”!当然,他清楚按照联合国宪章,美国达到托管台湾的目的,必须得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据来自外电的报道:苏联肯定会行使否决权。与此同时,他也不相信蒋介石在此关键时刻当卖国贼,放弃中华民国作为常任理事国的权利,投票赞成台湾由美国托管。所以,美国托管台湾的目的是绝难实现的。由此,毛泽东越发地认为:中国共产党“一边倒”的外交方略是正确的。另外,毛泽东是敢于接受任何强权挑战的,且主张来而不往非礼也!为此,他与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研究过后,下令逮捕美国原驻沈阳总领事馆所属的大小特务,除对美国侵略行径还以颜色之外,让世人看看美国的所谓友谊到底是什么货色!接着,我《人民日报》与新华社受命发表了消息:
我东北行政委员会公安部,日前在沈阳破获美国间谍案:主犯佐佐木弘经(日本人)、伯彦苍(蒙古人)、吴人杰(中美混种)等全部落网归案,并缴获收音机六部、发报机三台、密码十六本,以及他们的工作计划、信件、地图、情报存底等大量的罪证。经审讯,他们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一致承认他们在沈阳作案,均受雇于美国原驻沈阳总领事馆,他们幕后总指挥为原总领事瓦尔德。……
与此同时,我新华社还授权发表声明,正告一切对新中国抱有友好或敌意的外国政府:
只要愿意断绝和中国反动派的联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否则,一切欺压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国家,必将在新的中国大地上碰得头破血出,最后滚出中国了事!
司徒雷登听了上述两条消息之后,他认为这都是美国白宫中那些不了解中国国情,一相情愿地提出托管台湾案的政客所引起的。由此,他也猜想到了自己在中国的使命也就快结束了!在这期间,傅泾波曾发出这样的提问:“这些年来,有哪一个国家,敢以间谍罪名,逮捕与美国驻外机构有关系的人员呢?”司徒雷登沮丧地说:“中国的胜利者——毛泽东!”
不久,毛泽东通过各种途径收到了蒋介石转致麦克阿瑟的电文,他认为蒋介石反对托管是正确的。但蒋氏的声明含有一个阴谋,那就是利用**作为筹码,把自己紧紧拴在美国**的战车上。这一阴谋果能实现,蒋氏就变相地找到了一把保护伞。对此,周恩来是同意的,考虑到未来我国外交的方略,他说道:“从战略上讲,美国政府曾主动向我们作出友好的姿态,是希望新的中国不要与苏联结成反美联盟。当他们看到这一希望就要破灭的时候,他们就必然会反对我们。”
“同时,他们还会反过来再支持蒋介石!”毛泽东说罢沉吟片时,又坚定地说道,“为此,我在刚刚写成的《论人民民主**》一文中加了这样一段话答复他们: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这样的结果是蒋介石求之不得的!
就在蒋介石预谋筹建“东亚**联盟”的过程中,蒋氏父子还曾有过一件高兴的事,那就是听说刚刚解放的上海爆发了所谓的“银元之战”。然而令蒋经国失望的是,那些不法资本家、投机商人没有支持十天就宣告失败了。这使他不得不想起半年多以前他在上海打老虎的往事,几经较量,遂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两相对照,真是无限滋味在心头啊!这时的蒋经国不会去想“胜利”或“失败”的原因,考虑到自己未来的政治前途,只是为上海“银元之战”失败得这样快、这样惨而惋惜。为此,他不无遗憾地向蒋介石报告:“父亲,那个陈毅突然下令,一夜之间就把证券大楼查封了,还抓了几千人。”
“准确地说,这个命令不是陈毅下的,是毛泽东下的。”蒋介石当即纠正蒋经国的话。接着,他看了看情绪低沉的儿子,遂冷然作笑,说,“你用不着为这件区区小事不高兴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倒是一条很好的消息。”
“为什么?”蒋经国不解地问道。
“你想想看嘛,半年多以前,你不是也在上海抓了很多人吗?结果又怎么样呢?金圆券变成了一堆废纸。”
蒋经国对于自己在上海的打虎行为,一直有着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蒋介石出面干涉,他的打虎行为不仅不会失败,而且国民党政权也不至于一败涂地。因此,他颇有一点情绪地问道:“父亲,如果您不下令放人呢?”
“那就更糟!英国、美国,是靠抓资本家来稳定金融、发展经济的吗?只有你知道的苏联是这么办的!”蒋介石说罢看了看沉默不语,但仍不服气的蒋经国,遂又缓和了一点口气,继续说道,“经儿,你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谁是金融专家?是毛泽东骂的那些资产阶级;靠谁来发展经济呢?也是毛泽东骂的那些资产阶级!时下,他一进上海,就采取了在农村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这样就势必得罪城市中真正的主人资本家。”
“毛泽东他们要是采取军事的手段,强迫城市的资本家开工生产呢?”
“这还是苏联的办法,”蒋介石说罢摇了摇头,“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捆绑不是夫妻。你想想看,就说这些资本家被迫开工生产,没有钱赚,会卖力吗?”
蒋经国信服地点了点头。
“再者,资本家开工必须有钱、有原料,这是常识问题。钱,我都提前运到了台湾;原料,外国的用完了不会再进口,国内的一时又收不上来。怎么办?工厂只有停工,毛泽东依靠的工人阶级也只好失业,一家老小在家喝西北风!”
蒋经国终于明白了父亲高兴的原因,再次觉得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是真理。有顷,他小声地问道:“父亲,我们还能帮着毛泽东在上海做点什么吗?”
“利用我们手中掌握的制海权,封锁港口,断掉毛泽东他们和外国的一切联系!”
“是!”
“利用我们手中掌握的制空权,派飞机轮番轰炸上海,一定要炸得他们停电断水!”
“是!”
“同时,要电告毛人凤,要他命令上海所有的潜伏人员、黑社会成员一起出动,把上海搞得个天翻地覆!”
败亡之秋无喜事。正当蒋氏父子在台湾安排以“党统”取代“法统”,并把希望寄托在毛泽东的属下大败于金融风暴的时候,拱卫台湾的前哨福建地区又发生了危机。那时,自上海等地撤退到福建的残部“军事涣散,军纪废弛……二十多天中,一退两千里以上,沿途行军所至,鸡犬不宁。因为形成流窜,后勤系统已乱了套。在苏皖边、浙闽边,居民生计一扫而光,借粮征草,俨如浩劫,民怨沸腾。”更为严重的是,退守福建的残部因固属派系不同,上自高级将领,下到士兵,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往往为了争夺一块地盘,为了抢掠一点给养,双方就开枪火并。加之福建的政坛耆宿以免地方糜烂为由,坚决反对在闽地与中共决战。因此,福建已经成了不战而失之地了!对此,蒋介石曾经说过:“守长江及浙江的部队溃退到福建,是在五月上旬。当时陈毅主力攻上海,只刘伯承一部跟踪入闽。所幸敌人摸不清福州的底细,所以没有长驱直入。如果敌人洞悉你们狼狈的状态,一个团就可以占领福州了。”
在蒋介石的棋盘上,福建这片战区是有着特殊意义的。然而他的属下对这兵要之地竟失去信心,良可浩叹!怎么办?唯有放下重建台湾基地的一切工作,偕俞济时等亲信要员于六月二十一日飞到福州,召开所谓有名的“福州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主席朱绍良、新任命的东南前进指挥所主任汤恩伯、第六兵团司令长官李延年等败军大将。蒋介石在听完上述将领的汇报之后,真想破口大骂几句“无能!”“饭桶!”“娘希匹!”可是,他知道此地不是训斥这些手下败将的场所,而是借用所谓“感情”和“道义”笼络其心,继续为自己卖命的时候,因此,他颇有准备地讲了如下几点内容:
首先,蒋介石举起孙中山先生的旗子为号召。他说:“我是一个下野的总统,论理不应再问国事,一切由李代总统来处理危局和**作斗争。但想起总理(孙中山)生前的托付,勉以‘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的遗言,现正是我党危难关头,所以我以党的总裁地位来领导大家和共产党作殊死战。个人引退半年来,没有片刻忘怀久经患难的袍泽,望大家戮力同心,争取最后胜利。”
其次,他借批评与会的这些败将弄到士兵衣不蔽体的问题,大讲自己“生平待士不薄”,借以收买已无斗志的“士心”。他说:一“本人自民国十三年迄今,东征、北伐、剿共、抗日,为统帅已达二十五年,对官兵生活一向关心。今日士兵衣不蔽体,使我心中难过。我在溪口时,后来在上海及马公岛,曾一再注意到各军的服装问题。因产棉区多陷入匪区,我预知原料困难,曾多次要联勤郭总司令作最大努力的筹划。据郭说在六月以前搞好二百五十万至二百八十万夏服不成问题。”接着,他又严厉地批评了有关的将领,并严令“立刻列表来报,彻底查明下落,否则就应法办”。最后,他又以较缓和的口吻说:“希望各军长回去,好好安慰部下,保证服装有着落。我回台湾即令补运。总之这些事是使我痛心的。”
再其次,他也讲了失败的责任问题:“三年来各战场均失败,主要原因固然是我诚不足以感众,也由于各级将领无德无能。”
最后,他才回到召开“福州军事会议”的主题上来:“无福建即无台湾,决心固守福建以巩固台湾外围。”据当事人的回忆,他讲了如下这段话:“大家应当知道台湾将是党国的复兴地,它的地位的重要性异于寻常。比方台湾是头颅,福建就是手足,没有福建即无以确保台湾。以福建而言,守不住闽江以北,闽南也难以确保。今后大家要树立雄心壮志,和**顽强斗下去。最迟到明年春,世界**联军就会和我们一道驱逐赤俄势力,清除赤色恐怖。希望大家回去转达所属,知道我的希望与决心。”
蒋介石作为一代有过辉煌过去的军事家,他真的把固守福建看得那样重要吗?非也!因为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台湾的安全系于台湾海峡。只要蒋介石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足以封锁数百海里的洋面,台湾就是安全的。然而,蒋介石又为什么对部下讲上边那番话呢?他在离开福州之前,曾对属下讲话:“你当我的学生,难道不知‘先制之利’、‘先发制人’、‘先声夺人’、‘安定人心’的重要性吗?没有军队还有国家吗?保全军力是重要的,但福州过早落在**手里其政治影响甚大。台湾人半数以上原籍福建,对故乡十分关怀;南洋一带的侨胞,也是福建籍占多数。如果他们知道福州失了,就认为福建失了,就更误解为我们国民党彻底失败了。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就会使我们失去海外侨胞的同情与支持。所以为了大局,福州是必须死守的。希望你们体会我的心事放胆去做,只要将领有必胜信心,处绝地也可以生。”
蒋介石就要乘坐飞机离去了,他此时此刻最所担心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湖南的程潜在长沙率部起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