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多情应笑人
夜夜歌声唱到了如今
明月给不给缘分
不抛弃,不放弃,信与不信
滚滚红尘
从秋来到了春
明月应该知道我心
我并不独自闲行,更不想独自吟
旧事莫追问
自我疗伤,我不得不拉琴
只怕没人看,空泪湿了衣襟
月浅灯深
歌声跟着琴声追寻
——卷首寄语。
好在,赖家妈妈是个见惯风雨的人。
她暗想:“这事,真是让我无语得很。我真想就此放歌痛哭一番,怕让人笑话。”
何况她就是这么一个独生女儿呢。
何况她老伴赖三四早已驾鹤飞去多年。
这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母女总要相依为命。
然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这是生命的法则。
女大当嫁,就是她们现在要面对的首要问题,错过了花期那就怨不得别人。
赖音懂得一些,对于这个道理,只会比其她女孩子要深刻得多啊。
她暗想:“我知道女人过了四五十岁,多没有生育能力。”
对于这一点,她母亲也是知道的。
她暗想:“过去,我们赖家真是养了白眼狼。我要是多个孩子,该多么地好。”
每每听见赖音放歌,她不由得紧握拳头,又不敢当面地责骂她,生怕她就此寻了短见,不由得叹气阵阵。
她暗想:“我女儿个性就是刚烈,干什么事都风风火火,根本不从大局出发。这叫我如何是好啊。”
然而,她们即便是拿着望远镜,到处张望,也是找不到一个媒人来。
在这个小小山村的四周,谁都知道她不是处女。
人家早就明白:处女,是传宗接代纯粹性的基本保证。
这就是这个小小山村的祖传秘方。
没有人,敢随随便便就此,而更改半点半分:娶错女害三代,嫁错郎害一代。
所以说,这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男人,都是不会要、她这个烂货。
这就是那个小小山村,当时的男人婚恋观。
这样下来,赖音没有媒人给其做媒。
赖家没有男人给其必要的关照,更加没有人关心其母女生活好不好。
毕竟,那时乡下的劳作,全部靠体力来啊。
对于这点,伟大黄土地的子民到了如今,农业还没有彻底机械化。
由于经济货币化的关系,如今没人愿意种田,撂荒严重。
何况黄土地子民,个个就不想当农民的本性!
所以,现代人就能理解一些这对母女那个无奈境地。
她们就会时常在有月光的时候,在星星陪伴下,就会唱歌解愁。
那期望老天爷,能赐予她赖音、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她们相信月老从来就产自月光之中。
赖音经常地歌唱着。
要是到了月夜时,她妈妈也会加入这个音乐群,和她进行群唱一通。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用她们的歌声在表达祈望,希望有个男人能光临她们,希望月亮能关照她们。
当然,这会给她们带去诉说的,也会带来好消息的。
一天晚上,这个歌声,被曾经下放到乡下的城市知识青年给捕捉到了。
之后的他,就时常在有月光的时候,前来赖家附近、倾听这优美而伤感加渴求的歌声。
他并暗想:“我不是自卑,而是自己的社会地位就这样。所以,我得讲究下策略才好。”
转而,他又暗想:“之前,她要不是那样,我只会早早地对她表明心迹。”
这个男人的父亲大人,是个国民党时期的**特务。
在一段时期内,那也算是为中华民族抗战的情报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到了后来,**和共军打得不可开交时,他父亲大人、自然也为内战中的**鞍前马后了。
这样以来,显然是他站错了队伍。
当然,下面的人能有远见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而他的母亲大人,也是国民党高级军官的秘书兼译电员。
他爸妈,就因此而双双都为国民党时代的党国,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这对夫妻要是有个人不是那队伍中人,也许能有些改变。
这算是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了吧。
到了后来,他的姨父姨母收养了他。
这是因为他姨父姨母,就是他父母的手下,是当时**的地下党员。
到了后来,他的姨父姨母,还是没有能力把他收养好,没有办法让他过上平静的生活。
那对夫妻,在那个年代中,早早地被批斗死去。
到那个时候,他这个人就被下放到这个小小山村来。
他会些琴艺。
在这个小小山村里被人带着,他还是被人打断了一条腿。
而执杖的人,恰恰就是赖三四。
现在文革结束了,谁还会为这个残废说话呢?
何况他的血管里,流着党国血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