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想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度拔高了杨帆的重要性,因为这家伙仅仅依靠记忆力,就从几十份媒体报道中觉察并分析出了有人暗中操控媒体对付骁龙,然后立刻做了相应的安排,这一点非常关键,说明骁龙的发展进入了深水区,开始触及到了很多大鳄的利益,以后的路荆棘丛生,必须要小心应对。

    杨帆能力很强,控制欲也很强,很多时候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影响别人的思维,诱导对方按照他的想法做事……

    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去对付下面的员工,至于自己嘛,当然是敬谢不敏了……

    蔡星火送过来的高考资料很全面,从1977年一直到1995年的都有,杜秋刚开始只是很随意的翻看,一边浏览一边胡思乱想,但没过多久神情变的严肃了起来,因为他发现了一个自己一直以来都忽视了的灰犀牛。

    灰犀牛是金融领域里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那些经常被提示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大概率风险事件,杜秋发现的灰犀牛和风险事件无关,但和历史事件有关——大学扩招!

    大学扩招是1999年才推行的政策,距离1995年有点远,而且杜秋对90年代的招生政策不太了解,所以虽然经常出入大学,却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件事,直到现在看到了具体的数据之后,才恍然发现这是一个对骁龙至关重要的机遇。

    1995年全国所有专科和本科加起来,只录取92.3万人……

    2008年我参加高考的时候,全国光本科就录取了将近300万……

    这是一个飞速增长的庞大群体!

    这是一个为智慧城市试验区暖地皮的完美群体!

    在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之前,骁龙的发展仅仅和杜秋以及公司员工有关,但在此之后,骁龙的利益和云城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了,云城发展的越好,骁龙获得的利益就越多,而云城想要发展的更好,关键在试验区。

    上个星期,云城市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来调研,在初步的调研报告中,专家们指出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云城面积太大,人口太少,名义上有400万,实际上市区人口只有100万左右,其余300万散居在辖区各地的乡镇和农村里,具体到马家桥水库附近,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不到2000户人家,人口资源严重不足。

    根据专家们的预计,试验区想要快速发展起来,核心区域的人口至少要在8万以上,但是目前把全中国所有网民都加起来,也凑不齐8万人,所以单靠骁龙以及骁龙吸引来的互联网公司是不可能撑起来的,而云城也没有其他可以大量吸引中高级科技人才的企业,除非政府搞强制迁移,否则这个问题无解。

    但是现在,杜秋在无心插柳之下发现了一个解决之道,那就是提前三年造大学城!

    一座城市中,哪里人才最集中?大学……

    一座城市中,哪些人最容易迁移?大学生……

    一座城市中,哪种社区能最快汇聚人气?大学城……

    1999年大学扩招之后,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很多大学城,这些项目毁誉参半,建的好的确实提高了教学环境和科研氛围,并且促进周边区域的发展,至于建的差的,只能用民谣歌手周云蓬的一句歌词来形容:用数以万计的青春,为附近的房地产暖地皮。

    说白了,大学城名义上是支持教育事业,实际上是房地产开发工程,所以在21世纪初期,不少城市向外拓展,筹建新区的时候,都会先在附近建大学城,让广大莘莘学子们先去把地皮暖起来,然后用教育资源吸引开发商,开发商用学区概念招揽韭菜,韭菜用衣食住行培育商圈,如此这般,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城区就建成了,其中最为成功的例子,就是金陵的江宁大学城和羊城的小谷围岛大学城。

    大学扩招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比如提高了国民素质,增强了科研实力等等,但是1999年政策出台的非常仓促,而且用力过猛,当年就扩招了48%,导致高校硬件设施以及配套资源跟不上,造成了新生入学后没有宿舍,贫困生交不起学费,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下滑等不良后果。

    云城作为国内著名的科教基地之一,有几十所大中专院校,教职工和在校学生加起来将近30万人,不愁生源,而且现在距离1999年还有三年的时间,造好之后正好赶上扩招,既解决了新区的人口问题,又解决了日后的配套难题,杜秋还能利用周边土地搞商业开发,利国利民,利人利己,堪称完美。

    等等,既然要搞,何不搞个大的?有人操控舆论让高教系统里的精英对我不爽,我何不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操控舆论提前推动高校扩招,把整个系统搅的天翻地覆……

    毕竟孙悟空嘛,不大闹一回天宫,怎么好意思叫齐天大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