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继续说道:“镇海炮,震天雷,马蹄铁,水泥,这些东西如果都是先出现在突厥,陛下!”
长孙皇后没有在往下说,但是李世民知道她想表达的意识。
如果这些东西都出现在突厥,特别是马蹄铁,以突厥的武力,怕是渭水之盟,又要再来一次,甚至对方会直接打下大唐的都城!
李世民一时间有些无语,他忽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对无双侯才好。
“无双侯治好了承乾的腿,一路扶持,亦师亦友”
“他还治好了明达的先天之疾,不然明达都怕是难活到十岁啊”
“之前臣妾的气疾,也是无双侯带着承乾完善的方子,这才治好,陛下,无双侯对咱家有恩啊,怎么能光凭猜忌,就,就...”
听着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叹息一声道:“晚了,之前朕在城楼上,不顾他的生死,怕是他已经对朕有想法,这人心啊,容不得一点瑕疵,若是有瑕,那么就会一点一点的放大!”
长孙皇后笑着摇头道:“只要承乾在,他就不会对陛下您动手,绝对不会!”
“皇后如此有信心?”
“那孩子本是农家子,是个讲仁义的,他两个伯伯,都是为了我大唐战死,也算的上是良后了”
“可他也是隋朝后人啊!”
“陛下!隋朝后人又能怎么样?现在是大唐的天下!别人不说,咱们朝中多少臣子,他们都是隋朝的遗臣!这天下的百姓,当年全都是隋朝的百姓!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让他们认同我大唐,而不是担心他们死灰复燃!”
李世民还是有些犹豫,苏白带给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长孙皇后叹息一声,自己这位夫君,从小就是天赋异禀,并且自信骄傲,任何时候都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当年玄武门的事情,就是很好的见证。
可现在,居然让一个年未弱冠的孩子,逼迫到夜不能寐。
听到了皇后的叹息,李世民浑身一震,看向长孙皇后的双目,就见长孙皇后异常认真的说道:“陛下,您乃天子!大唐共主,有何可担心的?那无双侯若是真想要造反,当初魏王造反的时候他趁乱而起,岂不是更好?”
李世民叹息一声,这经久的心结,岂是人家三言两语就能劝解开的。
他当了十年的皇帝,早就没了当初当秦王时候的血勇。
那时候,兄弟对他步步紧逼,如果他不前进,那就只有死!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可以说那二人也算的上是功不可没!
李世民忽然一怔,现在无双侯莫非也是这种情况?是朕一步一步逼迫他的?
封不敢封,赏不敢赏!
这和自己当初有什么区别?莫非自己已经成为了当年最讨厌的那种人不成?
......
人长大了之后,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转眼间,时间就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天的早朝,却有些混乱起来,因为程咬金递上了一个消息。
他知道赤渊的具体位置了!这简直是惊天动地的消息,能来早朝的,大部分都是重臣!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祖辈为官,自然明白赤渊两个字带来的含义。
李世民看向程咬金,他自然知道这个消息是怎么来的!
当初千面骨君就说过,无双侯有一份独门的审讯手段,当初他抓走了那个赤渊行走之人,肯定是审讯出来了!
程咬金第一个带头,表示要亲自出马,剿灭赤渊!
侯君集,秦琼,尉迟敬德等人纷纷出朝,表示要剿灭赤渊!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纷纷出班。
这一次,朝堂文武难得的万众一心,纷纷表示要派兵去剿灭赤渊!
这种世外的传承,不管是在什么朝代都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
李世民点头同意,并且命侯君集为帅,房玄龄为副将,统帅两万镇邪军,命他前去剿灭赤渊!
随后李世民看向程咬金,他现在就是苏白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想了想,李世民下命令道:“知节,朕命你带领一万鬼王军为偏军,包抄赤渊老巢!”
“臣,遵旨!”
程咬金行礼,声音朗朗。
大唐这部战争机器,再一次运作起来。
整个长安的气氛都是为之一变,不少人还没忘记当初薛仁贵等人在长安中的那场杀戮,纷纷猜测,是不是跟那件事情有关。
一个月的时间,苏白已经在姬长生的嘴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至于姬长生,也在昨晚咽气了。
苏白这才给了程咬金消息,让他在朝堂上说出来。
赤渊的人不多,全部加在一起不过千余人,这些人生活在五大连池内,那里深山环绕,常年也没有什么人,绝对隐秘。
赤渊的人,掌握知识,医术等等,在那落后的地方,他们就仿佛是天神一般。
有人生病了会去找他们,什么不懂的,也会去找他们解答。
而他们如果心情好了,就会救两个人,解解疑惑,山下的百姓就把他们捧上了神坛,忠心供奉!
而赤渊,并不是只有在大唐出世,他们也会去吐谷浑,去突厥,甚至是高句丽,西域等等小国家。
他们,代表的是知识垄断!掌握着很多没人知晓的知识,兵书,医书,农书等等,这才是他们存世的根本!
而他们的武力同样不俗,根据姬长生的说法,他们族人内,小宗师的高手有将近十人,宗师高手一共四人,除去古月外还有三人。
至于高手就更多了,两三百人!
这样的武力,一般的小国家都无法奈何他们!
除非是不在乎损耗,全力派遣大军围剿,才有可能硬生生的磨死他们。但就算是这样,也无法杀掉宗师!
对于宗师来说,能留下他们的人太小,箭矢的飞行速度,他们完全可以闪躲过去,就算闪躲不及,凭借内力也能强撑一段时间。
只有像是子弹这种速度与威力,才能让他们束手无策!
当苏白收到消息的时候一笑,一万鬼王军出发,其中五千人的身后,背着燧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