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地,稍不留意,就会引起巨大的风浪,这种大事,你还是少掺和把”。
“什么大事啊,父亲你就告诉我吧,要不我就不走了”。甄宓耍起了小女儿心思,让父亲哭笑不得。
拿着报纸,甄逸说到,“看到没有,这么一张白纸,常山只卖两个铜板,咱们家也有纸厂,可是成本却是几百钱一张,你说其中有多大的利润”?
“几钱对几百,这不就是百倍利润吗?既然这么挣钱,为何父亲你还忧愁呢”?
“你知道什么,自古利润变人心,这么大的利润,你动心了我也动心了,那些世家大族呢,他们就不动心了吗?有他们参与,恐怕我们也就喝汤的份了”。别看只是半天时间,可是甄逸就已经考虑了很多。
甄宓的年纪还小。哪怕他再聪明,也不懂商业的事情,人心的复杂,只好静悄悄的退了回去。
除了中山的甄家,在冀州还有很多的商人和世家都收到了报纸。
本来这种东西就很罕见,再加上他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每个报纸只要一分钱,就连普通的百姓,贩夫走卒也能买的起,更别说世家大族了。
在清河,崔琰看到了,陷入沉思,考虑着,这个发行报纸的到底是什么人物。
在巨鹿,辞职回来的田丰看着老友的信也是思虑万千,不过随着报纸的送来,他就坚定了信心,命令家仆,收拾行李,准备去常山。
报纸一词,随着他的传播,在冀州最少也有上百万知道了,毕竟这东西有口皆碑,老少皆宜,不管是世家子弟还是贩夫走卒,插标卖首的,都能看懂,看明白。
世界上明白人不少,很多人都看到了不同的东西,比如甄逸看到了纸张的利益,田丰崔琰等看到的是报纸的舆论和话语权。
不过这些,都在王硕的考虑当中,他就是要报纸重做自己的口舌,把自己的意思说出去。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半个月后,中山甄逸带着商队,以及数亿钱,来到了这里,购买纸张。
王硕在会客厅,亲自接见了这个大商人,“甄家主,商业的事情好说,你带来三亿钱,那就是一亿五千万张白纸,这个没算错把”。
“没错,没想到王太守对于数算之道也有研究啊”。甄逸来的时候就算好了,至于多点少点的,他不在乎。
一亿多张纸,哪怕是王硕的库存,也要几天时间完工。不过这不是一次性买卖,双方都信心对方。
而且有了三亿钱,王硕的造纸厂就能扩大规模了,说不定用不了十天的时间就能完成。
“那好,既然对上了数目,我就让人去给你准备”,对甄逸说到,他有写了一张条子,盖上了大印,拿着这个,造纸厂才给提货,廖化的军队才会通行。
秘书拿着条子,就仿佛看到了三亿钱在向他招手一样。笑的嘴都合不上了。
实际上在以后每天造纸厂出厂上千万张的时候,他就好笑自己今天的没见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