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打铁,天成把会议精神传达给每一位村委委员。
细化了方案。
每个人都觉得这个方案尽善尽美,理论上来说。
毕竟是第一次办灯盏,大家都是纸上谈兵。
“凡事都有第一次,无论成败,都必须尝试了。”大家一致认为方案无懈可击。
轮到村长拍板了。
望着水杯里的茶叶,上下沉浮,天成思绪万千。
在他作为包工头的历史上,从未有如此精细的考量和犹豫不决。
是啊,自己的生意,说定就定,大笔一挥,大名一签,该干就干。
可公家的事,上有领导盯着,下有百姓看着,无形的压力犹如大山,使他多了许多顾虑。
“签吧,通知廖总明天来村委会签合同。”沉默了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看向阿哲,斩钉截铁的说。
“好咧。”
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村里要办灯盏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
李家庄的村民个个神情愉悦,空气里弥漫着欢乐的味道,好像新年提前来到。
很快,一辆辆载着物资的卡车缓缓驶进村子,一箱箱沉甸甸的东西卸下来。
这无疑给处于观望状态的村民吃了定心丸。
阿哲郭霞他们已经开始做好群众工作。
“亲爱的乡亲们,办灯盏是咱村的一大盛世,需要大家的协力配合。具体都做好哪些工作呢?第一,一定要爱惜财物,看好自家孩子,守好自家门前三分地。第二、要注意安全,不要手长,触电了可不是小事,只许看不许摸。第三,民兵们做好值班安保巡逻工作,三班倒,睁大眼睛,加快步子,确保这段时间平平安安。”
每天村里的大喇叭早晚循环播放,刚开始,大家还乐呵呵的听着,后来,就有些厌烦。
“知道啦,知道啦,又不都是小毛孩子,这三大纪律八项主义早就记在心上了。”一些村民唠叨着。
安装的师傅有五六个,有人扯线、有人塑造型、有人搬梯子递东西,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这给村里闲来无事的老年门开了眼。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远远的看着,时不时的议论着。
眼看着工人师傅们忙碌着,装这个装那个,一条条钢丝在他们手里熟练的旋转着,一会功夫就整出个兔子、老鼠、老虎这些十二生肖的造型,村里老人们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着实开了眼界。
一到傍晚时分,灯盏试亮的工作便开始。
冬天天黑得早,五点多就漆黑一片了。
按往常,各家早就锁上了门,在家里吃饭看电视了。
可如今,家家的门倒不急着关,尤其是各家的小毛孩子围在一起,嘻嘻闹闹,整个村子的瞎跑,还相互交流着哪里的灯好看,哪里的最亮。
“我喜欢这个小船,看,多漂亮,和真的一样。”
“如果有个光头强、熊大、熊二就好了。”
“我喜欢恐龙,可惜这里没有,我让爸爸也给我扎一个。”
......
小孩子们的笑声在村里上空盘旋,打破了以往的静寂。
吃过饭的村民们也三三两两的出来了。
“以前咱们只有路灯,就觉得不错了,如今比起来,这满大街的花灯可甚是好看。”
“那可不,这钱花到哪那就好。”
“你瞧瞧,可真是大实话。”
年轻人看到了,喜不自禁,左拍拍,右照照,朋友圈里发一发,瞬间获取点赞无数。
老年人看了,喜不自禁,又一遍感慨:“天堂的模样也不过如此吧。”
郭霞她们在小广场上跳舞,各家的媳妇们也七嘴八舌的说笑着,议论着。
很快,李家庄正在筹办灯盏的消息传遍十里八乡。
稍近一点的,趁着晚上亮灯,也都骑着三轮车或者溜达着过来瞧瞧,这家门口的盛景。
一边感叹:“这等好事,怎么落不到我们头上,想当年,他们李家庄可是穷得叮当响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现在人家摊上了好机遇,这财气搂都搂不住。”
“听说上边拨了款,是不是李家庄的干部去上边活动活动了。哎,我们村可缺个这样的带头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