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的持续上涨,累计获得营收24.1亿元,同比营收增长率达到129%,全年净亏损为193.4亿元,同比扩大12.1%。
193.4亿元的亏损,主要是来自于科研方面。这些投入虽然不能直接转换成营收,但却间接推高了金属锊的价格,如此又反过来作用在股价上,提高了公司市值,实现了良性循环。
1.2万亿元的市值,相对于这家没什么具体经营业务的公司来说,绝对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实际上,这1.2万亿的市值相比金属锊的无限潜力依旧严重偏低,绿能新材料公司内外都清楚,如果尽可能追求利润,这家公司可以轻松获得千亿以上的净利润。
只是无论李东本人、绿能公司的管理层,还是拥有官方背景的大股东们,都不缺少长远眼光,因此明白此时需要侧重的是研发,而不是迫不及待地追求利润。
除此之外,绿能新材料公司也相继入股了一系列相关企业,因为持股比例普遍都在50%以内,这些营收数据并未列入总体营收当中。
不过,这些相关公司暂时也未必有多少营收,之所以选择入股,主要是为了配合自身的科研项目,以及完善上下游的产业链。
不出意外的话,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对于绿能公司,李东还会继续进行融资。一是为了弥补科研经费上面的黑洞;二是,随着绿能公司市值的飙升,他想进一步降低自身的持股比例,于人于己都能安心。
毕竟,马克思的《资本论》上写的清清楚楚: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淌着鲜血与污秽。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展开追逐;利润达到20%,资本将更加活跃;50%的利润,资本可以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利润达到300%,资本可以犯下世间一切罪行。
如今,绿能新材料公司几乎垄断了民间绝大部分的金属锊,其中的利润,何止千百倍。
……
接下来三四天,东湾地产、绿源食品、五一重工和可乐园超市等子公司都陆续公开了自己的年度财报。
不过这几家上市公司,市值普遍不高,即便是最高的东湾地产,市值也没超过500亿,李东并没有倾注太多精力。
1月份的最后一天,东非能源这家非上市公司,也对外公布了自己的年报。
2150年全年,东非能源总计实现营业收入1127.4亿元,同比增长37.4%,全年净利润为51.8亿元,相比前一年,增幅达到了49.6%。
同时,东非能源的负债规模也再次大幅降低,从前年的478亿元下降到391亿元。
一千多亿元的全年营收,彻底巩固了东非能源作为大夏第一大私企能源公司的地位。
如此出色的财报,主要源于东非能源在奥洲大陆和东非地区的多年耕耘,截止去年年底,公司旗下总共拥有大小煤矿12座,年产煤炭3000多万吨。
其实说起来,51.8亿元的净利润,虽然相比营收,净利率还不到5%,而之所以这么低,主要还是因为大笔资金都投入到降低负债和企业扩张等方面。
不仅如此,如果李东愿意,东非能源的整体负债金额,完全可以降低到100亿元以内。
可是李东并没有这么做。
保持适当的负债规模,可以帮助东非能源抵消很大一部分税款,同时,作为非上市公司,这也是东非能源与国有资本保持密切关系的最佳渠道。
毕竟,矿藏行业不比其它行业,这里更看重的是官方背景。现如今,东非能源之所以发展迅速,就与四大行的支持密不可分。
外界的纷纷议论中,东非能源也再次放出了即将上市的消息。
计划中的股票上市日期是年底的12月份左右,不过,随着新一年度财报的公布,公司也提前大半年就开始为接下来的上市进行筹备。
营收体量达到千亿元级别的企业巨无霸,按照《商界》杂志的最新大夏企业500强数据,已经足以排入国内前100名行列。
而且,那些与东非能源并列的能源公司,无一不是国企巨头。这些老牌巨头的底蕴或许要更加深厚,但发展势头却远远无法与生机勃勃的东非能源相媲美。
随着东非能源上市消息的放出,各大媒体也纷纷讨论这家能源公司眼下的市值。
去年《人物》杂志统计李东个人身家时,已经对东非能源做出了1500亿元的估值。根据东非能源最新公布的2150年财报数据,1500亿元的估值看似偏高,其实也并不夸张。
如果不是东非能源将很大一部分资本都放在了企业扩张和降低负债等方面,它的净利润率足以达到煤炭行业普遍15%的水平。
按照1127亿元的营收计算,15%的净利润率,就意味着169亿元的全年净利润。
169亿元的净利润规模,对比1500亿元的估值,大概只相当于9倍的市盈率。
对于一家年营收增长率达到37.4%的公司来说,9倍市盈率的上市估值,其实是相当保守的。
大夏股市最近几年发展的很快,无论是魔交所,还是新开设的蔓谷证券交易所,平均市盈率都超过了10倍以上。
不过,即使如此,体量1500亿元的上市公司,无疑也将成为今年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