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陈小东与有关部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陈小东的《六扇窗》,在内容上与他模仿的原著有很大的不同,可在当时的轰动效果上,却也是不相上下,而小东之后的道路,却与原著作者差之千里。

    这差别的由来,要做个比喻的话,就是两个人手里都有个宝贝,但一个是自己费了些周折淘来的,一个是路上捡来的,当人们问起这宝贝的由来,并且接着问起另外还有什么好东西的时候,那回答可就不一样了。

    那个原著的作者能够讲得出创作的心得,能够讲得出未来的构想,并且这一以贯之的思想和思路,使得他一直在对的时间做出了对的事情,步步立于潮头,一直到功成名才循了常规归于主流。

    而陈小东的回答,难免就有些闪烁其词前后矛盾了,这些言之无物的言论,很快就让媒体感觉到了失望,让文学界的同仁感觉到了释然:这小子,不过是一时灵光乍现梦笔生花,现在是江郎才尽了

    小东感觉到了这些失望和不屑,在恼火和心虚之余,他也在考虑对策,至少是要挽回些面子,也做个缓兵之计。小东后来的口径,开始渐渐变得一致起来: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但现在并不急于发表什么新的作品,创作需要厚积薄发,我还年轻,缺乏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眼下需要沉下心来,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我不会被一时的这点小成绩冲昏头脑

    这些个言论,让人们在理解和赞赏之余,也渐渐减少了对他的关注,继媒体和吃瓜群众散去之后,作协的同志们,也默默地收起了表格:这小盆友,说话还挺上道,可入会的事情就先缓缓吧,以观后效

    小东话是这么说,可心里面完全不是在这么想:mm个p!可真是池浅王八多,这都什么事儿呀等着吧,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又得让你们大吃一惊!

    小东的这些个不忿和信心当然是有道理,咱小东有系统啊!这要还用宝贝做个比喻,那就是你管我从哪儿弄来的,咱有得是啊,弯腰就能捡到,还用费那大劲到处瞎淘?

    于是小东启动了系统,开始挑选了起来。

    小东第一个捡起来的,是《寻秦记》,可犹豫了一阵之后又给放下了。对黄大师他是满心敬畏,而这么做无异于一种僭越,他很是心虚:算了吧这先不整了,日后再说,可选的还多着呐,先看看别的吧。

    于是他又捡起了《三体》,要干就干个大的!可琢磨了好久之后,他也给放下了。小东当时是光看热闹了,可要把这么个宏大深奥的故事缕个清楚,还真不是个轻松的事儿,而要根据梗概进行个二次创作呢,他脑子里还一片空白,那算了吧这个也以后再说幸亏这小子把这书给放过了,要是他吭哧吭哧真给拼凑了出来,而又没有原著的那个精神内核,那可就成了焚琴煮鹤了,最要命的,是把人作者的功给提前破了。

    小东翻来翻去,最后锁定了《鬼吹灯》,这个要好弄一些。这里面的情节他基本记得,记不全的照猫画虎瞎编一下也能给续上去,于是他就打定主意了先来这本:好了,就这个了,对不起了哥们儿

    于是小东就开始废寝忘食地写了起来,忙乎了五个多月,一阵子东拼西凑,把第一部精绝古城给赶了出来,算起来比原著少了好几万字,不过也没啥大破绽,大差不差吧。

    不过这也很不容易了,按现在的算法,四十万字五个月,那也是日更三千的水平了,在当时这简直是神速。同期对比一下:《白鹿原》,同样是四十万字的体量,陈忠实从八八年四月初开始写,一直用了八个多月才完成了草拟,真正成稿已经是九二年了,这还是纯写作时间,那要是算上酝酿,时间就更长了。

    这个对比是纯技术上的,没什么褒贬的含义,写作时间前后相近,可根本是两个时代的事儿,对这个差别你只能说是没脾气,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

    你看惯了《英雄本色》里面的侠义豪情,一下子对《古惑仔》肯定是接受不了,可要是想象一下,让满脸正气一身领带西装的周润发和狄龙,一下子蹦到浩南山鸡他们堆儿里当大哥去拉架,也确实是有一种倚老卖老的不合时宜。

    到了现在,浩南山鸡这帮打群架的都显得笨拙了起来,一天天净吹牛逼连个吃鸡都不会,那日更过万,还能算个什么叫人吃惊的事儿么?

    小东能写得那么快,除了是因为开了挂,还因为家伙事儿上也是鸟枪换炮,他弄了台386和lq1600k打印机,一天天噼里啪啦敲,吱儿吱儿地打印,速度飞快。这两样东西加上耗材,快两万块了,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开销,可咱小东买得起,《六扇窗》挣了不少稿费呢

    主编老曹先是叫这么大的一个包裹给下了一跳,打开之后又是一阵新奇:这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啊,印出来的,新鲜等他一口气读完了好多之后,前面的那些惊奇已经不值一提,这回他是彻底地懵了

    怎么还没动静?小东抻长了脖子等了好久,还是没有任何回音,这怎么回事儿呢?这漫长的等待,叫一贯不执拗的陈小东也耐不住性子了,给出版社打了电话追问情况。

    出版社那边的回复有些遮遮掩掩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结论就是让小东先别着急,说写得很好很新颖,但有些事情需要斟酌一下,时代背景价值观什么的。

    小东听了这些又后悔也又气恼,后悔是自己有些心急,写作的时候没有像《六扇窗》那么细心,把一些明显和时代不符的情节都仔细地换掉。气恼是他回想了一下之后,觉得也没什么太出格的事儿呀,一个明显是虚构的故事,哪儿来那么多没用的说道啊这事儿有些蹊跷。

    之后又过了大概有一个星期的样子吧,出版社那边来了电话,说是作协举办了一个培训班,社里面争取了一下,给小东弄了一个名额,请他来参加,正好同时也讨论下作品出版的事情。

    接了这个电话,小东心里面一下子豁然开朗,看来他们对我还是很重视的啊,还给找机会提高自己,这不仅仅是一部两部作品的事情了,分明是要重点培养了我太心急了,幸亏没有说出什么抱怨的话作品一定要好好听取他们的意见,需要改就改

    这个培训班规格很高,参与者都是一些成名已久的名家或刚刚暂露头角的新锐,看来这与其说是培训,还不如说是一次聚会和交流。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小东很是兴奋,也有些惶惶然:见到这些人,自己该注意些什么,才不会露出马脚呢?

    可小东那是想多了,参会的这些个人,他一个也没有见着,刚来到宾馆进了房间,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被人领走了,一直到培训快结束了才又给送了回来,可这时小东已经没有心思再参加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