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老师,蜀中川地的井盐,您怎么忘记了?”萧和淡淡一笑道。然而,庞籍一听,却是轻蔑的一笑道:“均宇,你莫不是在打蜀中井盐的主意吧?那你可要失望喽。”说完,这才向两个弟子道出了眼下蜀中的情形。
原来,眼下蜀中刚刚经历过大旱,饥民流离失所。那里有足够的人力去制井盐?再者,当时制盐需要大量的木材以作熬制卤水的燃料。若是大规模的制盐,只怕没有几年,蜀中的山林便会被消耗殆尽了。最后,此时蜀中的制盐之法还相当落后。在庞籍的记忆之中,这蜀中的制盐之法还延续着自唐代以来的大口浅井的方式。即用铁锹挖掘直径最小五尺最大三丈有余的卤井。然后再用木桶或者皮囊取卤水熬制。
不过,这种方法却因为井形不规范,因而固定盐井就变得十分困难,盐井的深度自然会受到限制。而当浅层的卤水被取用殆尽之后,花费人力物力打好的盐井便宣告报废,无法长期开采。所以大宋自立国以来,便是以河北、两浙、淮南等沿海诸路的海盐与解州的池盐为主。所以,即便此刻蜀中大量生产井盐,可是在西北边境食盐的售价依然会远远高于西夏的青白盐。有那什么去挫败西夏人的青白盐呢?
然而,听罢庞籍一番话的萧和却是并不在意,而是说道:“第一,弟子有办法解决蜀中熬盐燃料短缺的问题。第二,弟子也有办法解决盐井无法长期出卤水的麻烦。第三,弟子就是要以这蜀中的井盐为刀兵,好好地打一打西夏人的七寸!”紧接着,萧和便踱步来到了书架旁边,将那部《昭明文选》拿了出来。然后翻到了一页,庞籍与司马光二人便好奇的凑了过来,只见萧和翻到的那一页正是左思的《蜀都赋》。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萧和随口便背了出来。于是,庞籍与司马光二人这才注意到这句话旁边的一段注文:蜀郡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火井,盐井也。
“均宇的意思是,用那火井之火来做熬制卤水?”庞籍微微一皱眉道。萧和见庞籍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微微点头。于是,理论上熬制井盐的第一个难题,燃料问题便有了着落。
面对第二个问题,萧和略一沉吟,便拿起了方才一旁的毛笔,开始在自己平常用来练字的白纸上画了起来。于是,在庞籍同司马光二人惊讶的目光注视之下,萧和在那张之上画出了一个形似竹子一般的东西。而在最下面还画出了一个类似阀门一样的盖板。
“均宇,这是何物?”司马光颇为好奇的问道。
“此物名叫‘汲卤筒’,乃是早年一位蜀中姓卓的工匠所创。所以此物也可唤作‘卓筒’。而这,便是蜀中制盐成败的关键!”于是,在庞籍与司马光那震惊的目光之下,萧和开始了他的表演,哦不!是讲解。
其实,早在自己从西夏前线来到汴梁之后,萧和便已经开始想到如何实践后世键盘侠们在讨论北宋历史之时,必将说起的对于西夏的“经济战争”。而这最核心的,便是对于西夏青白盐的限制。于是,他便想起了初创与北宋的“卓筒井”。而这卓筒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