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见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老曾睡得正熟,呢喃着呓语,家里的大麦熟了,媳妇儿你不要走,赔钱断断续续的碎语,不知道又梦到了什么。

    李石蹑手蹑脚的起了身,给老曾盖好了毛毯,都是苦命的人,这个老头对他算不错的了。

    街道上没有一个人,现在已经是半夜一点了,李石看月色不错,一路小跑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柳七的矿场。

    矿场的大门紧闭,里面一盏灯都没开,传达室里有一个保安,躺在两张椅子上睡觉,李石轻轻松松就从门上翻了过来。

    墙头有一个摄像头正对着李石,不过他一点都不在意,柳半福现在不知所踪,厂里都停业了,他不相信明天有人会闲的蛋疼查监控。

    借着月光,勉强能看得清路,李石很快找到了矿洞,黑黝黝的洞口看不到底,让人心生畏惧,李石掏出手机,壮着胆子钻入了矿洞里。

    跟上次机器轰鸣不同,这次来一点声音都没有,看来底下并没有工人在作业。

    李石顺着铁轨一路往下,不多时就到了采矿区,这里停着好几台运煤车,再往下就是他上次被关押的小矿洞了。

    采矿区比上面要宽阔多了,好像隧道一样空旷,顶部有许多铁架子,不知道用什么东西加固了,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柱子,有桥墩那么粗。

    底下的温度比上面要冷的多,这种冷不是北方的干冷也不是南方的湿冷,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阴冷,好像是空调的冷气,直往毛孔里钻。

    李石没有穿矿工服,他甚至连一件厚衣服都没有,也幸好他练过内功,在寒气的刺激下,真气出于自保,自动的运行任督二脉,激发身体的阳气来抵御阴气。

    经过柱子的时候,李石看到柱子底部有红色的光点忽明忽暗,用手机照了一下,心里一惊。

    地上摆放着一个大香炉,上面插着五根香,香炉的边上摆放着好几个神像,那些神像全部张牙舞爪,怒目圆睁,血红的嘴里长长的獠牙,在这个黑漆漆的矿洞里愈发阴森恐怖。

    想起闹鬼的传言,李石头皮有点发麻,这些神像他一个都不认识,应该都是一些没听过的凶神,多半是用来镇鬼的。

    李石一边念诵清静经,一边继续前行,这个经文是他日常修行最多的法门,可以让人迅速的恢复本心,无论是有了邪念,或者说被吓到了,念个几遍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清静经出自什么年代,到底是什么人写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后世根据经文记载的内容来推测,是东汉时期著名天师葛玄所记载,传闻最早能追溯到西王母。

    道教认为,经常念诵这篇经文,不仅可以屏除邪欲,还会得到神仙的庇佑,身体健康,众邪不犯,这也是李石敢独创矿洞的底气所在。

    又往下走了一小段距离,有一个废弃的小矿洞,这里是李石之前被关押的地方,今天他再次过来,就是想试试,他的望气术是不是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能用。

    这几天李石经常在长椅上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可是他的望气术却好像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看到过任何的黑气,有两次盯着小姑娘看,还差点被人男朋友打了。

    想到前两次的经历,李石怀疑他这种能力,只有在阴气很重的地方才能看到,深山老林太远了,而且还有野兽,这里是最合适不过的地方了。

    尤其是矿洞最近闹鬼,连个监视的人都没有,他完全可以自由的出入,还不用担心被逮到。

    李石在墙壁上四下摸索,他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这边是有个开关的,只是不知道停厂这几天柳七有没有断电。

    手机的光亮很微弱,李石摸索了半天,总算找到了开关,就在他摁下灯光的一瞬间,眼角的余光扫过,就在他身旁的墙角,飘来一个黑影。

    “鬼啊”

    清静经是我接触最早的一篇经文,平时念诵可以止住自己念头,是非常好的修心法门,不过说念这篇经文就能得到神仙的加持,得到莫大的神通,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这篇经文从内容来看,成书远在道德经之后,而且这篇经文和佛教的心经特别的相似。

    前面讲述的都是修行人的入定法门,后面都是说念诵这个经文,可以得到各种不可思议的好处,宣传意味很浓。

    历史上佛道之争持续了上千年,有许多的经文都是后世所作。

    由于佛教是外来的教派,而释迦摩尼的年代太过遥远了,经文一般都是后代弟子托名所作,也没有相关的出土资料,根本无法分辨真假。

    道教在这方面要有很大的优势,在我国封建社会,历代都有殉葬的传统,很多古墓都出土了相关的文献,例如道德经,易经,千金方等等。

    写这些不是说经文没必要看了,只是现在市面上修真的书籍太多了,方法数不胜数。有心修道的人,我建议还是多看看古本,毕竟这个最接近圣贤的思想。

    推荐一本经书,名字叫老子,一般都称之为道德经,不过市面上版本很多,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首先推荐的是帛书版的老子,这个出土于马王堆汉墓,历史非常的久远,从内容来看,由于不避讳刘邦等帝王的名讳,所以很可能是秦朝之前成书,而老子就是春秋时期的人。

    另一本是楚简版老子,用的是春秋楚国的文字记载的,比马王堆还要早,不过由于墓穴被盗过,里面的章节并不多,只有原作的三分之一。

    只是年代太久远了,这两个版本都不是很全,帛书里有不少地方都有残缺。

    而且古代的信息交流并不发达,在传抄中有一些错别字,所以我建议看这两本书,也要结合大众版本的道德经来看,例如王弼本,或者河上公的版本。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