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三十五章中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先站桩了半个小时,将脑子里的杂念摒除一空,等到身心都安静下来了,盘腿坐在床上,收心止念,凝神入气穴。

    多日不曾练功,经络有点堵了,一呼一吸间,气流慢慢的汇聚在丹田,顺着督脉往上爬,经头顶百会穴向下过鹊桥,降十二重楼回到丹田,完成一圈小周天循环。

    冲击一次后经络通畅了一点点,气流运行时阻塞感少了很多,等到二十分钟后,真气已经畅通无阻的运行在小周天了,这时候四肢也开始跳动,好像身体内的血液都活过来了一样。

    数百息后,真气开始行走奇经八脉,掌心和足心温温热,有一种相吸相斥的感觉,四肢百骸都仿佛空了一般,体内一片氤氲。

    李石不记得过了多久,他现在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随着入定越来越深,连身体的触感也渐渐的越来越淡,感受不到呼吸,感受不到肢体,只有灵台一点清明,好似温润的月光,金丹就在这漫天的银色中缓缓转动。

    眼前又出现了白色的光点,慢慢的汇聚成光幕,一片雾茫茫中,李石看见一排排白桦树迎风招展,飞过无数的阡陌村庄,高山大河,直到眼前的景象消失,白光不见。

    不知道是不是真气太充足了,李石此刻感到两手非常的涨,头顶仿佛塞了个铅球一样,有点像当初通玉枕穴的感觉,但那时候是头顶有重压感,而此刻却是从内而外的发涨。

    紧接着膻中穴开始跳动,好像有一股气堵着想往上冲一样,冲到了天目穴时候极其难受,无形中像是有一个气团卡在了眉心,让人很不自在。

    心里杂念开始出来了,李石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平心静气,意识始终守着那一丝清明,不管气团怎么样都随着它,勿忘勿助,顺其自然。

    修真无岁月。

    就这么恍恍惚惚的,李石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感到腿似乎有点麻了,正想下座的时候,忽然丹田一震,一股极强的气流沿着中线冲到了头顶,好像激光一样射向了虚空,整个头部嗡的一声鸣,仿佛炸雷了一般。

    持续很久难受的感觉终于没有了,头顶一片清凉,只是全身气感也没有了,丹田里的金丹好像消失了一样,体内空空如也。

    无根树,花正鲜,符火相煎汞与铅。

    临炉际,景现前,采取全凭渡法船。

    匠牛高强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翻。

    过三关,透泥丸,早把通身九窍穿。

    鸡鸣声吵醒了梦中人,李石睁开眼,第一缕晨光正照在他的身上,原来不知不觉中他竟然打坐到了天亮,突破了他以往的记录。

    揉了揉腿,李石跳下床洗漱,明明一夜没睡,此刻精神却超好,他看着镜子里的模样,精神饱满,眼睛有神,比睡了一觉还清醒,他知道自己已经打通了最后一个经络,中脉!

    ————————————

    给读者解释一下什么是中脉。

    有一部分修行者认为修道不可能通中脉,中脉只是佛门特有的产物,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前面我解释金丹的时候就讲过,佛道两派的修行法门不同,但是很多东西是共通的,如果有心人去比较的话,道家修行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这些层次,和佛门的四禅八定的修行大差不差。

    大道至简,万法同源,有的东西只是名称不同罢了,本质都是一样的。

    就说道家修金丹大道,佛门没有这个说法,但是到了这个境界,也有那种圆灼灼的类似内丹的感觉,同理,道家虽然没有中脉这个名词,但是却有另一个更通俗的说法,开顶门。

    早在吕祖的百字碑就有这种功态的描述,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这形容的就很通俗易懂。

    道医同源,很多人之一道家没有中脉,是因为中医也没中脉的说法。

    众所周知,中医里有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但是偏偏没有中脉,这并不是古代的医家没有发现这一点,而是中脉确实不好把它算作筋脉。

    中脉跟别的筋脉不一样,别的筋脉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东西,唯有中脉不同,它是属于后天修行出来的隐藏的脉络,没有起始的穴位,也没有终止穴位,甚至连真气都不从这个通道运行,说的是筋脉其实挺勉强。

    由于剧情需要,我写李石一次性就打通了中脉,但是正常的情况下,这个是不太可能的。

    通中脉有个前提,那就是全身其他的筋脉都非常通畅了,真气才会聚集在丹田出,慢慢的往上冲,这个过程非常的缓慢。

    通完中脉后,修行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后面会解释。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