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拜师学艺山中历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第四章拜师学艺山中历险

    赵坤长吸了一口气,说:“哥,有人在你这边门前放了一对童男童女,全身都是白的,有一个还断了胳膊。我怕应在咱们或者孩子们身上。

    赵乾一听,也重视起来,沉思了一会儿,说:“能是谁干的?”

    赵坤说:“我猜思着是村长家里人干的。昨天他老婆上你这边找事儿,明明没让他家露出脸面,他记恨着呐!”

    赵乾想了想说:“不大可能。你想不想着,当年他爹不就是年夜五更收到了一对童男女发起来的吗?他还能干这种事儿?”

    赵坤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儿。当年肇原他爹得罪了人,有人在除夕之夜放在他家门前一对童男女诅咒他,他爹当时反复思虑,拿起童男女就供到了正北迎前,凡是到他家拜年的人都看到了。村里人都说他家里有白人,他爹要的就是这句话。在东莱国,人和银同音,白人就是白银。全村大人孩子的都说他家有白银,他能不发嘛!

    “不是村长,那又会是谁呢?难道是锁柱?……不能,这孩子和咱们家的孩子没过节儿!再不就是肇过,也不能,他和咱家也没什么仇恨,犯不着下这么大的狠心!”赵坤说。

    “老二,你看着的时候童男女的脸朝什么方向?”赵乾问。

    “朝北,对着门趴着。哥,这朝南朝北的,还有什么关系吗?”

    “朝北,对门,太好了!这是白银在朝拜我们呢!该当我们这趟买卖发财。这件事你家我弟妹知道吗?”赵乾问。

    “他们不知道。”赵坤说。

    “好,这事就别嚷嚷了。只要咱们不上心里去,保证什么事也不会有。不管那些了,咱们都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们该走的也让他们走,就当是什么事儿也没有。”

    赵坤还想说些什么,但平时依赖哥哥惯了,也就不再坚持,回家推上独轮车,老兄弟俩做买卖去了。

    小哥俩带着向往上路了。出村时,回头望了望生活了十几年的小村,希望在前,不久又会回来,也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一路东去,向着大山的方向。

    几天后到了山边,有一个小山村,散散落落的住着几户人家。村口上摆着一个算卦摊子,兄弟俩想打听一下李先生的住处,就走了上去。走近一看,算卦的是依山观的道人,道号无奈。兄弟俩认识,无奈却不认识他们。这依山观离山很远,只是远远的背依着山,牵强起了这么个名字。依山观在赵家村后,虽然也离着有十几里路,但因为中间没有村子相隔,也如同赵家村自家的庙一般。庙不大,如同村里的一户人家,村民们和道士们厮混得很熟,要不是衣服上的区别,真不知道他们是道士还是村里的村民。地处平原的依山观没什么神秘的地方,也没见道士们有什么道行,就慢慢地衰落了。没了香火,道士们出走流散,只留下一个道长,还了俗,在赵家村要了一个女人过起了常人的生活。他种着几亩地,村里有个丧葬事,就穿上道服,做点儿法事。所以,依山观已经是徒有其名,原来的道士算卦的、乞讨的、到别处挂单的什么样的都有。眼前这位早几年当道士时,赵明兄弟尚小,所以他并不认识。这无奈破衣烂衫可想见日子艰难。未等赵明开口,无奈一摆手止住了他,说:“别问我,让我说话得付钱。”

    若是大人们,你不算他可能拖着你、拉着你跟着你,或说“哎,灾难呐”等话语吓着你,但不知道因为他是怕小孩子没有线还是什么,无奈反而不让他们说话。

    赵亮经不起激,从怀里掏出一个铜板拍在无奈面前,说:“今天就让你算一卦。”

    “算什么?”无奈立刻盘腿静气,两眼微闭,作神秘状。

    “算前程。

    “报上生辰八字。”

    赵亮刚要说,赵明把他制止住,对无奈说:“你既然写着‘上知天地之机,下晓福祸玄奥’,怎么,连生日时辰这些个最简单的东西也算不出来吗?”

    无奈不慌不忙地说:“小施主,心诚则灵呵。你既然不信,又何必生事?赶路吧。”赵亮想和他理论几句,赵明止住他。赵亮想拿回铜板,无奈已把铜板移到了膝下,似露未露的。

    兄弟俩刚走出几步,无奈在后边说道:“成败关口当努力,路到尽头再向前。”

    赵明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什么道理却说不清楚。赵亮却以为这句话如同放屁,既然路到尽头,再怎么向前?

    兄弟俩向着深山继续走去。来到一个山口,只见一块立石上写着四个大字:

    “众妙之门”。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

    无有无为无有而无不有无为而无不为居无有之地入众妙之门达无为之境恒生恒德

    赵明一边看一边想,这些字都认识,却不懂得是什么意思,看来自己真是太肤浅了,见了先生,定要用心用力,好好学习。赵亮觉得无聊,催着哥哥快走。

    前面山坡虽然舒缓,还有一条挺宽的路,却有一段冰面挡住了去路。旁边就是青龙潭,从山上流下来的点滴之水汇成小溪,在这儿拐弯流进青龙潭,冬季,这儿就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据说这青龙潭的龙王是一条泥鳅。当年玉帝跌落人间,龙推成山,坐在山上,感觉口渴,是这条泥鳅觅得清纯之水供奉玉帝的。玉帝走后,龙成山上逐渐生了草木,有了泉溪,龙王在此凿了大坑蓄水,以备玉帝再来时饮用。并奏过玉帝,让这条泥鳅做了这清水潭主。这条泥鳅自知无甚大才,只有以勤补拙,从来不敢骄傲。对上勤勉做事,只要力所能及,对人有求必应。赵明曾经听说过,这龙成山上神址满山都是,惟有这青龙潭和玉皇殿最灵。

    赵明对着青龙潭拜了两拜,兄弟俩跷趾敛脚地过了这段冰路。

    再走一程,面前一道悬崖绝壁挡住了去路,正不知道向何处走,只听到一个声音叫道:“上来吧,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人。抬头看,一位长者站在悬崖之上。那长者皓首白须,满面红光,声若洪钟,刚才的话,余音仍在山谷里回荡。

    没有路,我们怎么上去?”赵亮问。

    “那要看你们的造化,非我之力。”

    兄弟俩琢磨着如何上去。赵亮东张西望,却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路可以上去。悬崖虽然不高,但要爬上去,却也不可能。赵明端量了端量,见断壁有一道裂缝斜向而去,裂缝中长着荆棘丛木,宽处尚能放开一脚。赵明拽着荆棘,沿着斜缝一直向上爬着,并不时回头拉一下弟弟。上面是场院大小的一块平地,石头中央写着两个大字:“天梯”。抬头却不见了长者,只听的一声:“孺子可教也!”

    长者站在更上面一块大圆石上,正向他们招手。仍不见路,只见面前一个洞口,洞口上写着“鹞子翻身”四个大字。赵明在前,人进到洞里,只见山泉淙淙,却不知流向何处。看到光亮了,知道那是出口,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横在面前,只有一道爬着能进去的缝隙。爬到头,缝隙却折了回来,人只好翻身回转,原来“鹞子翻身”是这么个意思。出了洞,见洞顶是被那块大圆石覆盖着。

    长者又不见了,还在上面招手。就这样过了骗马石、九连洞、十八折、一步天来到了山顶。山顶有一座大殿,叫玉皇殿,是供奉玉帝的地方。大殿断岩之外,有一剑形石,直刺青天,比山顶又高出许多。白云缭绕着剑石,如同宝剑发出的光芒。这石头就叫刺破天,当地人称之为“鹰不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