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走读生,其实就是在教室外听课的学生,而且几乎全是二十岁左右的成年人。
不是被赶了出来,而是教室里的座位不够,来晚了的根本就抢不到位置。
至于巴基斯坦政府建立的小学与中学,更是人满为患。
在奎达唯一的高等中学里面,即便到了深夜,也有不少学生还在学习。
为什么?
只要刻苦学习,只要能够考出好成绩,他们就有希望去伊斯兰堡与卡拉奇的国立大学继续深造。
最拔尖的,还有望去华夏留学。
其实,只要能够去国立大学生造,今后都将成为社会的栋梁,过上富足美满的日子,为家族争光。
更重要的是,当地的平民已经开始相信,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佳途径。
显然,这就是华夏经验。
要知道,华夏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扫盲,而且花的时间也最多,长达数十年。
在此期间,华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以升学考试为核心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虽然这套机制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正是这套机制的存在,让社会底层的平民获得了向上的通道,从而增强了社会的活跃度,让更多的人愿意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奋斗。
也正是这种努力奋斗的精神,让华夏走上了富强之路。
当十四亿人全都在努力奋斗的时候,有谁能够阻挡其前进的步伐?
虽然巴基斯坦不是华夏,但是巴基斯坦拥有近四亿人。
当四亿巴基斯坦人开始努力奋斗,而且相信通过奋斗能够改变人生,那么有谁能够阻止巴基斯坦变得文明富强?
可见,巴基斯坦从华夏那里学到的,不止是搞建设的能力。
华夏给予巴基斯坦的,也不止是建设方面的支持。
在更深的层面上,巴基斯坦在向华夏学习!
这种精神层面上的改变,或者说是精神层面上的动力,才是关键所在,是巴基斯坦走向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必须承认,巴基斯坦学得非常到位,也做得非常到位。
也许,要不了二十年。
再过十年,当那些爬在教室的窗台上努力学习的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当那些深夜还在伏案苦读的少年学成毕业,巴基斯坦就将获得澎湃的发展动力,在这些人的推动下向工业化与现代化快速迈进。
接下来的见闻,可以说是无不如此。
不止是在奎达这些偏远山区里的城市,在巴基斯坦各地,变化都是显而易见,而且所有巴基斯坦人都乐于为新时代奋斗。
为什么?
因为在奋斗中,巴基斯坦人看到了希望!
三天后,王栋一行人来到了巴基斯坦北部地区。
道路已经到了尽头,对面就是华夏的边境口岸。
三天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张。除了伊斯兰堡与拉合尔,王栋带穆罕默德去的全都是巴基斯坦的小城镇。
大城市没有什么好看的,真正的变化发生在小地方。
穆罕默德也是万分感触,有一种重新认识了世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