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棘手问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市委组织部调来了一个新部长,尤其让他震撼的是对贾部长的种种传说,有的甚至达到神化般的描绘。比如说,贾部长微服私访被侯永文铐上手铐,关在一间房子里,可是第二天窗子好好的,门也锁得紧紧的,可是贾部长却不翼而飞了。比如贾部长重新公选市委组织部的所有科长,卫炳乾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贾部长写了几封信,信都石沉大海了。老婆为上访遭毒打,他自己又遭到绑架。在那灾难深重的日子里,卫炳乾在头脑里又不得不对组织部门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卫炳乾回到市委组织部,确实是他意料之外的事,但是他觉得身上的压力反而比过去大得多了,高副部长对他已经不仅仅是工作上的不满意,而是存在着个人之间的陈见与看法,高副部长毕竟是领导啊!

    二十四

    市委组织部公选科长的工作在全市城乡成了议论的热门话题。文化考试成绩公布后,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共有二十四人入围,自此之后每天都收到大量的人民来信。现在贾士贞把他设在邮局的信箱钥匙交给卫炳乾,人民来信也由卫炳乾先看过后交给贾士贞。

    根据工作需要,公选办组成三个小组,分别对二十四名入围人员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组克服以往组织部门考察干部的程序和办法,只找一定级别的领导谈话,忽视了基层群众,对于群众测评的办法也做了改革,由考察人员当场统计,即时向群众公布测评结果,不搞暗箱操作。凡是有群众提出的原则问题,必须有结果,有结论。同时参加考察人员实行责任制,发现帮助被考察对象隐瞒、篡改基本情况、成绩、缺点错误的,从严从重处理。考察材料除被考察人的基本情况外,成绩和缺点不得描写、夸张,必须分条实事求是用事例写出来,不强行要求达到一定字数。

    除此之外,贾士贞还公布了他办公室的电话和手机号码,群众可以随时打电话向他直接举报和反映情况,甚至揭发考察人员的行为和行动。

    早上一到办公室,市委秘书长夏季打来电话,说省教育厅调查吴怡宣作弊案的三人调查组来到西臾。夏季征求贾士贞的意见,是不是主动见一下调查组,贾士贞一听,心里就不高兴了,他说:“谁要调查,就让他调查,白的就是白的,谁也不可能把它说成黑的,让他们调查组自己去看录像和那张字条吧!”

    挂了电话,贾士贞让卫炳乾通知几位副部长到他办公室研究工作。贾士贞决定把市委组织部原来几位老科长逐步调出市委组织部。前段时间他之所以无法考虑对他们工作的安排问题,那是因为有几名同志参加笔试,现在分数公布了,只有一名同志成绩名列第三名。新的科长们即将上任,原来的科长就应该调出组织部。

    现在首先要安排的是两个干部科长,而且对于张敬原和庄同高的安排问题,不仅影响到组织部内部,甚至会在全市市县区干部队伍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同时也将影响到下一步整个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工作。在三位副部长到来之前,贾士贞在头脑里快速地转动起来,机关干部科长张敬原四十五岁,大专文化,担任组织部副科长三年,科长四年,而担任副科长之前的简历却很含糊,贾士贞自是不想过于多问,那却是过去的事了。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样的同志,可以调到县里去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也可以在市级机关一般单位任副局长。可是就贾士贞掌握的情况看,市直机关像张敬原这样的人太多了,有许多同志都是名牌大学的本科生,人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在暗暗不服气,一个同志到组织部过渡几年,就浑身是本领了!就高人一等了!贾士贞反复考虑后,认为把张敬原调去市师范学院去任办公室副主任,这个职务算是事业单位副处级领导职务,因为师范学院级别为正厅级。他头脑里转了半天,又想到臾山林园管理处,这个单位是正处级的事业单位,目前缺一个副主任。他想让张敬原任选一个岗位,也为了让市委组织部的科长们有一个适应过程,万事开头难哪!

    贾士贞翻了翻庄同高的简历,倒让他为难起来了,庄同高已经四十七岁,虽然他自己填的是省委党校本科毕业,可实际上只有初中文化,在部队当了十多年兵,正连职转业,当时转业在市机械厂当保卫干事。十年前调市委组织部。在此之前,贾士贞先是想到把庄同高安排到市政府办公室房产科当科长,虽然职务没有提升,但是房产科多少有些实惠,但他很快就否定自己的想法。于是想到让他到政协去当行政科长,仍然让他和高兴明成为上下级关系。正当他犹豫不决时,三位副部长几乎同时走进他的办公室。

    贾士贞把当前组织部几项工作大体说了一下,然后把逐步调整几个科长的意见讲了讲,随后说:“目前首先要调整的是两个干部科长,尤其是庄同高同志,年纪偏大,文化也不高,早点调出去不仅有利于组织部的工作,也有利于他个人的发展。”

    贾士贞故意停下来,目光在三位副部长身上看了看。发现高兴明的眼珠子有点像受了惊吓的鱼,在眼眶子里四处逃窜,脸色变得蜡一样的黄。贾士贞知道,现在高兴明正在为自己的工作安排而心事重重,一提到张敬原、庄同高的工作安排问题,他自己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心情有点像水底下的竹篮子,一旦提出水面都是洞洞眼眼的了。他的心中不免多了几缕伤怀。过了一会,高兴明黑着脸说:“既然所有的科长都公选了,还不如一起把他们的出路都研究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年龄大一些的在部委办局安排副职,年轻一点的到县区委任组织部长。”

    贾士贞把目光移到另两位副部长身上,说:“你们二位的意见呢?”

    两位副部长相互看了看,没有说话,贾士贞说:“高副部长的意见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不过,目前我们市正在酝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们市委组织部把八名科长全部拿出来公选,这就是第一步,下一步将对部分县处级和机关局级领导进行公选试点。因此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市委组织部必须带头维护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而且从我到西臾市组织部以来的观察,这两位科长也不宜提拔到副县处级的位置上。比如庄同高同志,文化程度低,工作态度也存在问题。我曾经让他把那批考察材料签上考察人的姓名,可是有几份材料他拒绝在上面签名,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是不积极问题,而是有抵触情绪。分配他写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始终没完成。这样的干部如果提拔了,说明我们组织部没有原则。如果像这样的干部都可以提拔到副县处级领导岗位上去,那对市级机关和本市那么多乡镇党委书记都是不公平的,也是说不过去的。”

    高兴明说:“市委组织部的科长提拔为副县处级这县历来的惯例,他们和机关的那些科长,乡镇党委书记不能比。至于最近的工作问题,这也不能全怪他,那是客观形势造成的!”

    “高副部长,在这个问题上我和你有不同的看法了,组织部到底什么地方比其他同志特殊?我们今天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在不断进步,干部制度要改革,旧的习惯必须打破。还有那些乡镇党委书记,他们具有独揽全局、决策领导的能力,怎么就不能和市委组织的科长们比呢?”贾士贞反驳道。

    高兴明说:“贾部长,人家在组织部干了那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总不能把人家一脚踢出去不管哪!”

    贾士贞说:“哪一个同志在一个部门不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那其他部门的科长提拔几个?不说别的,就说人事局吧!人事局那么多科长,都提拔为副县处级了吗?高副部长说把人家一脚踢开不管了,这又从何说起呢?我们不是正在这里慎重研究他们的工作问题吗?”

    高兴明终于忍气吞声地低下头,心里一阵慌乱,头顶不停地冒着火,过了一会,低声说:“组织部的干部科长调出去不安排副县处级,没有先例,我们不能破这个规矩。”

    “什么规矩?谁定的规矩?”贾士贞说,“规矩?农村几十年的集体所有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全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没有规矩?解放以来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打破了,变成市场经济是什么规矩?中国共产党自己树起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也相继取消了,什么规矩?正是因为我们组织部门的干部管理工作存在着种种弊端,才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要改革。以后的干部选拔绝不可能凭少数人的权力,而是要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通过公开报名,统一文化考试,公开答辩,向社会公开,全体委员无记名投票产生。另外,有些干部的选举方法也要改革,能直接选举的,要让群众直接选举。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是显出其弊端来,我们沿用了几十年的干部制度也如此。在充分肯定其历史作用的前提下,看到其与时代发展的不适应。”

    高兴明一时无语,低着头,过了一会又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一个过渡阶段。难道说以后市委常委、组织部就不再讨论干部的任免问题了?”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干部都公开选拔,比如有些非领导职务,一些岗位不便于公选的。”贾士贞说,“但是对于这样的干部产生方法也要改革。比如首先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群众有意见的人就不应该考虑。选拔领导干部只有在大部分群众认可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考察办法也得改革,不能像以往那样,考察干部只是走走形式,只找少数领导谈谈话,忽视了大多数群众意见,其次是任前公示办法,对于拟任对象要通过报纸、电视向广大群众公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这绝不是走形式,凡是群众意见大的人,要认真分析原因,群众有疑问的要坚决查清真相,向群众做出解释。这个具体工作,必须向部务会汇报,任何人不得个人说了算,包托我在内,以后市委常委讨论干部要变为全体党委委员无记名投票方式,得票不超过全体委员半数的人,不得任用。”贾士贞看高兴明,接着说,“这些同志调出组织部,在以后的县处级干部的公选中还可以参加公开竞选,并且适当放宽条件,但是这种放宽的条件是有限制的。和所有科级干部必须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高兴明抬起头来,像是要说什么,又犹豫起来,最后又低下头。贾士贞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可他一直低着头。他在想,你贾某人今天有了大权,唱高调了,你在省委组织部时不过是一个处长,怎么就成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了,怎么不参加公选!贾士贞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淡淡一笑,说:“高副部长,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肯定在想,你贾某不是从省委组织部的处长调下来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吗?你怎么没参加公选的呢?”贾士贞一下子把高兴明的心思看透了。这让高兴明的心里一阵慌乱和不安。

    室内短时间的寂静,让人感到几分窒息,贾士贞突然笑着说:“你这样想完全正确的,但是我可以这样说,正因为这些,党中央、中组部、省委组织部,以至我们西臾市委组织部才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可以说当时省委组织部还没有开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如果说如此追究下去的话,那么我们什么也不能做了,不要做了?有一点你是看到的,在我调出省委组织部之前,全省轮岗了100万县处级领导干部,这说明省委和省委组织部对全县所有的县处级干部是同等看待的,没有单位的高低贵贱之分。西臾不是有两名县长和一名局长参加轮岗了吗?”

    老实说,作为市委组织部的几个领导,在如此场合下开这样的会,人人心里都不舒服,虽然各自心平气和地发表个人意见,但是人人心里都清楚,各自内心都隐藏着无法估量的情绪和矛盾。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尤其是高兴明,这么多年来,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在西臾市委组织部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在工作上还从没有过如此难堪过,当然他也从没有如此大胆地顶撞过市委组织部长。

    这时贾士贞站起来说:“我们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接着研究两个干部科长的工作安排的问题。”

    二十五

    高兴明第一个大步迈出贾士贞的办公室,另外两位副部长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好像刚才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脸上摸出温和的笑容,贾士贞从抽屉里取香烟,说:“来,抽支烟,我虽然不抽烟,也来陪陪二位。”于是带头点着香烟,三个人侃着不着边际的话题,朝厕所走去。

    会议又开始了。贾士贞说:“我很能理解高副部长的心情,就我个人而言,我何尝不希望把同志们安排得好一些,市级机关和县区那么多位置,又不是留给我贾士贞一个人的,但是,我们要对人民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把那些相对来说德才兼的同志选拔上去,官这个东西,多大才是尽头?又有谁认为自己已经满足了,再也不想进步,再也不想提拔了,这恐怕不现实。就像我们在座的各位,当然其中也包括我,下一步怎么办,这就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人人都能达到心想事成吗?‘心想事成’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如果人人都能达到‘心想事成’了,也就不需要祝愿了。”

    高兴明感到一阵慌乱,这些理论自然也讲不出来,或者说他心里从没有这样想过,他一时觉得自己有些理屈词穷了。就在刚才休息时,他第一个出了贾部长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大口喝了几口水,觉得自己好像有点缺氧的感觉。坐在椅子上平静了一会,还是吃了两片谷维素和一片安定,调节一下自己的植物神经,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他突然间有些后悔刚才不该和贾部长发生那样的争论,他这个市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虽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正处级干部,若是贾部长认起真来,一定要把他弄出组织部,或许常书记和副书记朱化民也会为他讲话的,但是贾士贞要真的固执起来,谁也帮不了他的忙。他越想心里越害怕。真的是那样,他的前途就难以预料了。不要说副市长了,说不定就让他去政协当个副主席。这样思绪一阵奔腾之后,他立即对自己做出决定,干脆到县里去干一届县委书记,到那时,虽然已经过了五十五岁,再要求回到市里当个人大副主任还是顺理成章的。这样一想,高兴明的心情似乎平静了些。

    贾士贞说:“怎么样,三位都是他们的老领导了,看看怎么安排比较好。”

    高兴明笑了笑,说:“贾部长就先说说您的想法吧!我们还是头一次经历这样的事。”高兴明好像表现出平静一些的样子,可是话中多少还带着讽刺。

    贾士贞并没有理会高兴明,他在内心也觉得能够理解高兴明此刻的心境,一个在仕途上蒸蒸日上的人一旦受到挫败就会变得特别偏执。贾士贞上任时间不长,但他几乎把高兴明看透了,他觉得这样的人已经不能再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置上干下去了,包括张敬原、庄同高这样的科长。要尽快地改变市委组织部的状况。贾士贞想了想说:“张敬原同志年纪轻一些,四十五岁,在市委组织部正科长位置上干了七年,我考虑了两个副处级位置,一个是师范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师范学院是正厅级单位,办公室副主任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副处级。第二个是臾山园林管理处,那里可以配一个副主任,也是副处级。至于庄同高同志……”贾士贞停了一会,看看三位副部长,接着说,“庄同高的基本情况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比较了解,我也考虑了两个职位。一个是市政府办公室房产科科长,另外一个是市政协秘书处任行政科长。”贾士贞的话一说完,室内一下子静了下来,谁也没有发出半点声音。过了一会贾士贞清了一下喉咙,又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总是受到传统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对于改革,一开始都不那么适应,但是改革一定会给国家给人民群众带来好处的。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应该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农民们都得到好处,大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尽管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但是,依然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对于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一直滞后于其他方面的改革,也是非常艰难的一项改革。所以任何一项改革,都将会冲击着一部分人利益,但是从全局来说,改革一定会给大多数人民群众带来好处的,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应该说首先是组织部门要解放思想,这样的改革,是自身的一场革命。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西臾市委组织部,以及各县区委组织部的干部,不再享有过去优先提拔的特权,将要和其他部门同志一样,提升职务的唯一途径必须通过公开选拔这条道路。”

    高兴明虽然换了一种腔调,但是语气中多少还带着几分刺儿,说:“贾部长到任后,让我们感觉到西臾市来了个吕日周,仇和,来了个改革家,他的举动极大地推动了西臾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所以,我表示支持贾部长的工作,对于张敬原和庄同高工作的变动,表示同意。”高兴明的态度突然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贾士贞没有想到,连另两位副部长也没想到。

    随后两位副部长也表示同意。

    这时桌子上的电话响了,贾士贞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了鲁晓亮的声音:“贾部长,告诉你一个消息,下臾县公安局长韩士银在自己家里身亡了!”

    贾士贞吃了一惊,慌忙问:“是什么原因,是自杀还是他杀?”

    鲁晓亮说:“我刚从现场回来,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是根据现场情况分析,他杀的可能性很小。”

    贾士贞说:“要尽快弄清真相,无论是他杀还是自杀,一定有原因,是否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尽快得出结论。”

    放下电话,贾士贞说:“下臾县公安局长韩士银在家里身亡。”

    高兴明一听此话,脸色大变,贾士贞忙说:“没事,没事!”

    贾士贞风风火火地出去了,高兴明跟在两位副部长后面,那样子像一个掉了魂的人,“韩士银在家里身亡了!”这几个字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房上,又像刀子在扒他的皮,高兴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的,他没有坐下,觉得突然有一种里急后重的感觉,但是又不敢去厕所,害怕组织部的下级看到他的怪摸样,站着憋了一会,可是不行,眼看屎就要到裤子里了,才不顾一切地冲进厕所里,就在进厕所的那一刻,无意中看到洗手池上面的镜子里一个魔鬼的脑袋,吓得他背上冒出一大片冷汗。可在马桶上蹲了一会,感觉大小便都不通畅,他想难道自己的气数已尽,真的要随韩士银而去!

    蹲了半天,终于挤出几滴小便,只好镇作一下精神,来到洗手池前,急忙用冷水冲冲脸,看看自己,满头满脸都是水,简直不像人样子,他吓了一跳,想到刚才那个魔鬼样的脑袋,正是自己。这样折腾了一会,害怕被人看到,急忙正正衣冠,作深呼吸,气沉丹田,然后从容地出了厕所。

    散会后,卫炳乾就拿着拟好的公选县处级领导干部试点方案来找贾士贞,贾士贞看了看说:“放我这儿吧!这事要尽可能想得周到一些。怎么样?回到组织部,工作上有什么困难没有?”

    卫炳乾笑了笑说:“现在市委组织部正处于非常时期,等八位科长到位了,可能会好多了。”

    “炳乾同志,你现在不仅要考虑马上公选干部的试点工作,同时要注意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个工作,有些工作理论上我们想到了,但到实践当中怎么去实施,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贾部长,这几天我一直在找资料,网络上都被我翻了个遍,我一定会尽力的。”

    贾士贞说:“炳乾,张敬原和庄同高都在吗?”

    “您找他们?”

    “叫他们俩先来一个吧!到我办公室。”

    过了一会张敬原来了,贾士贞和他握了握手,张敬原对贾部长这种客气更加难受,他现在需要的并不是这些东西。他现在担心的是自己的前程,现在公开竞选市委,组织部科长就要成为现实了,而他们这些老科长,也该寿终正寝了,现在市委组织部人心惶惶,不知道自己将是什么下场。贾士贞说:“敬原同志,面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上一下子还转不过弯来吧!”

    张敬原低着头,呆坐在那里,他知道,贾部长现在找他绝不是为了工作,其实,自从贾部长来了之后,一向忙得风风火火的张敬原,早已在市委组织部成了闲人一个。贾部长此刻找他八成是他的工作调动问题,一想到工作问题,他的心里就不那么踏实了。张敬原觉得在市委组织部中层干部中,他算是第一块牌子,机关那些干部看到他,都是争相打招呼的呀!他要办什么事,只需打一个电话。平时登门的干部几乎要排成队,每逢中秋、国庆、春节,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贾部长来了之后,不仅让他一落千丈,而且连组织部也蹲不下去了。现在部长找他,他自然知道凶多吉少。老实说,过去他不止一次想过,早在三年前,他就调到县里担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以后成为县委副书记,接着就是县长、县委书记。而到了县委书记的位置上,那下一步必然是副市级领导。他回忆一下前几任机关干部科长,有两个已经当上了市长,还有一个正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干得轰轰烈烈的,另一个干到县委副书记,因为年龄偏大,调回市里担任工商局局长。当然他对自己的前途是非常乐观的。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他对自己的前途多少有点担心了,但是他认为无论最早,副县处级那是稳稳当当的然而现在他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一点底了。难道干部人事改革就真的先从他们这些组织部关键岗位上的人开刀了吗?不过他又想,任你怎么改,总要给他一个副处级的吧!忽然间,张敬原已经不去奢望公安局、人事局,这样的大局,重要部门了,哪怕是档案局,史志办这样的部门当了个副职,他也就心安理得了。

    张敬原正胡思乱想着,贾部长突然来到他面前,吓了他一跳,贾士贞说:“有什么想法呀!新的科长很快就要到位了,有什么打算,可以说一说。”

    张敬原看看贾士贞,觉得这位年轻的组织部长有时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可有时却又让人那样难以捉摸。他把目光在贾部长的脸上停留了一会,想从他的表情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然而,这位新组织部长满脸智慧和机警。让张敬原难以找到什么痕迹,终于张敬原说:“贾部长,我在组织部工作了那么多年,也该出去了,我知道组织部不同其他部门,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贾士贞笑笑说:“好嘛,在组织部工作这么多年,应该有这点觉悟,想想机关那么多同志,也就应该知足了。敬原同志,这次组织上考虑少数同志的工作调整,恐怕不能按照以往的惯例了。”讲到这里,张敬原的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表情突然间尴尬起来。贾士贞接着说:“对你的事,几位副部长也动了不少脑子,现在形成一个意见。你可以在这两个副处级位置选一个。”贾士贞没有立即托出最关键的部分,又停住了,这样一来,张敬原紧张起来了,他只觉得心脏有些狂乱地跳动着,然而,他毕竟听到从贾部长嘴里吐出“副处级”三个字,那颗悬着的心,总算平静了点。室内一时死一般的寂静,不知过了多久,贾士贞才说:“一个是师范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一个是臾山林园管理处副主任。”

    张敬原只觉得头脑里嗡嗡作响,整个身体旋转起来,好像天和地都在摇晃,但他觉得自己的意识还存在,于是努力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过了一会,似乎一部分理智渐渐恢复了正常。他颤抖着声音说:“贾部长,这样安排……”

    没等张敬原说下去,贾士贞说:“如果你不愿意去这两个单位,在机关只能按正科级调动工作。”

    幸亏刚刚张敬原接受了一次打击,多少预料到贾部长的谈话凶多吉少,当了这么多年机关干部科长,经历过这种形式的干部提拔的台前幕后故事太多了,以往的机关干部科长在提拔之前,早已心中有数,甚至部长不止一次暗示过,明里谈工作,关心下属,实际是征求意见。比如,某个县的组织部长要调整了,市委组织部谁去比较合适,或者是某某同志,市委组织部的老科长了,有什么想法,到县里去家庭有什么困难呀!等等。可是这种前奏,迹象,都没有,同样,这官场上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张敬原总算清醒了许多,他本想说,既然这样,那贾部长看着办吧!但是他毕竟在市委组织部干了那么多年,养成了一种卑躬屈膝的性格,虽然心里窝着一肚子火,却怎么也不敢发出来,慌慌张张地站起来,摇晃着身体,如同踩在棉花上一样,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退出贾部长办公室的。直到到了三楼楼梯口,张敬原还有点悻悻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