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愧疚?”
当孙女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姜太傅稍稍一怔忪,继而心中慨叹。
五娘实在是太过敏锐了,阿仲那小子,也实在太不小心了。
姜太傅心中五味杂陈,最后诸般情绪,定格为欣慰,五娘是他们姜家的孩子,越是聪慧,他就越高兴。
但李家的事太过复杂,他也只知道一星半点,太过追寻别人的秘密,很容易让两家成为死仇,只要李家没有妨碍到他们姜家,那就不用多管,他们姜家最大的敌人,是陈氏。
“五娘,这是你的猜测,祖父并不能给你什么建议。”
祖父的话,让姜元羲明白,一个猜测,祖父对此没有其他的看法。
虽祖父这般说,姜元羲还是在将这个疑点记在心中。
“祖父,听说顾家弄了一个免费私塾,您怎么看?”
姜元羲想起今天出门的目的,问道。
姜太傅笑了笑,“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不用交束脩就能进学,这是好事。”
不管顾家有什么目的,至少受惠的是老百姓,这就足够了。
读书进学使人进益,多读书,才不会愚昧蠢钝。
顾家有这个毅力办这件事,在姜太傅看来,确实是一件好事,当太傅这么多年,很多时候他都觉得,百姓们明理识字很重要,这意味着很多政令老百姓不会抗拒——心中有数的人,就能知道朝廷的政令是好是坏,好的他们会拥护,若是坏的,那就说明朝廷的做法不得民心,他们会抗拒。
就算老百姓们抗拒,在姜太傅看来也不是坏事,若是怕会因此动摇王朝的根基?
如果一个王朝连百姓们都不拥护的话,迟早大厦将倾。
姜太傅喜欢跟聪明人说话,若是大多数百姓们读书明理识字,岂不是很好?他们的进益,会促使朝廷一直进步——至少不能糊弄的百姓,会让朝廷诸公更加用心对待黎庶。
从上往下,所有人齐心协力,这样的王朝,何愁千年不续?
如今世家占据了泰半的朝廷官吏,寒门子弟想要进益的,非大毅力、大恒心者不可,不然就跟朝廷上彭茁之流一样是蠹虫,坏了寒门子弟的名声。
顾家这种从小就培养学子的,姜太傅觉得很好,除了能让老百姓的孩子们受益之外,他觉得更加能刺激世家的鲜活。
有一群寒门子弟在拼命追赶,世家子还敢鲜衣怒马、游手好闲吗?
若然世家子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了,姜太傅只会觉得:该!
没有人的成功是平白得来的,若然别人的成就比你厉害,与其嫉妒,不如想想别人在头悬梁锥刺股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就如同他知道,五娘每天在演武场都很累,他心疼却不会阻止,因为五娘在演武场上流更多的汗,就能学到更多的本事,他希望若然姜家以后真的起事,五娘有能力自保。
听着祖父这般说,姜元羲缓缓点头,“也不知道顾家这个育才书苑能否一直办下去。”
姜太傅捧起茶盏,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且看看,顾家这个育才书苑,也是给大家一个经验嘛。”
姜元羲无语的看着气定神闲的祖父,这个老狐狸,又把顾家当和尚,开始暗地里取经了。
姜元羲陪着祖父用完了晚膳,回到梧桐苑之后,见到小虎坐在矮榻上,手上拿着书卷,见她回来,把书卷往上一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