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游乐场里气垫搭成的架子上,
一个三四岁的女孩正在十分费劲地往上爬,
刚爬一点,就掉下来了,
因为一直爬不上去,急得直跺脚。
不一会儿,妈妈冲过来,
“别爬了,这里太危险,你爬不上去的”。
“不要,我要爬。”
孩子倔强地反对着,
眼睛里闪烁着坚持的勇气。
“不行不行,我们到别的地方玩。”
说完,强行拉走了孩子。
过了一会儿,
我们又在玩沙的地方遇见了这个孩子。
我家娃正把自己的身体埋在沙堆里玩得很开心。
小姑娘看到了,也要这么玩。
“不行不行,把衣服弄脏了。”
她只好带着羡慕的眼神离开了沙堆。
其实,经常可以在公共场合见到这种场景。
孩子想自己去碰碰身边的
玻璃杯、有刺的花、插座,
甚至是蹦跳得稍微高一点,
就有随身的大人来阻止。
每到这个时候,
虽然我理解父母是担心孩子的安全,
但同时能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因为不被信任,
没有达成所想而产生的苦恼情绪。
我们这一代人,在幼年时,
在把作业做完之后可以跟小伙伴一起自由玩耍。
我们打过水仗,下过河游泳,
抓过螃蟹,抓过鱼,甚至还钻过山洞,
在野外烤过红薯土豆,很自然很生态。
所以童年对于我们而言,
是彩色的、丰富的、自由的。
而现在的孩子,享受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裕,
却陷入了极度的不自由中。
孩子磕了碰了,往往就会爆发家庭大战。
孩子之间发生冲撞,也很容易引起纠纷……
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
他走哪里,家长都必须跟到哪里。
家长累,孩子也很不自由。
生活中如此,在学业上,
我们的孩子们体会可能更加强烈。
前几天,一位妈妈因为陪孩子做作业
而“深夜怒吼”的事件刷爆朋友圈,
就是因为戳中了父母的痛点,引起共鸣。
虽然陪作业的爸爸妈妈们感到抓狂,
但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一下,
或许他们更是委屈难耐。
“为什么我一做作业,
爸爸妈妈就变得凶神恶煞?”
“为什么是否做作业还需要家长签字?
搞得我像个犯人!”
也许当初流行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家学联动,
共同督促孩子学习,让家长也掌握学习的进度,
出发点是好的。
可是,尚且不论是否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这样做真的对孩子好吗?
做作业,做手工,
其责任主体从孩子变成了“家长+孩子”,
削弱了孩子的本该承担的责任。
“反正爸爸妈妈帮忙。”
时间长了,孩子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往深里想,学校推行这样的制度,
家长被迫贯彻,是对孩子深深地不信任,
从效果上说,
也削弱了孩子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对此,最近浙江一所学校叫停了家长签字的做法,
校长说,“批改作业是老师的基本职责”。
这项举措令家长拍手叫好。
做父母的是否也可以学学这所学校,
尝试相信孩子,解放自己呢?
曾经接诊过一名青春期的孩子,
因为考前焦虑而来。
在咨询中发现,
孩子对父母怀有很大的敌意。
他的母亲是全职太太,
自小学开始就一直陪着他做作业,
为他操心生活中的各种细小的事情,
到了他上初中,本来可以选择寄宿学校,
但是因为妈妈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
还是放弃了。
孩子呢,因为不能脱离爸爸妈妈的地盘,
对此事意见很大,
之后就在行为和语言上与父母产生很多冲撞。
因为父母长期担任监督员和替代者的角色,
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不是太强,
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虽然想做好,
但是常常事与愿违,因此变得特别焦虑,
每次考试都不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与父母沟通,
让父母渐渐放手,慢慢树立孩子的信心。
很可能很多家长也有同感,
我们正在陷入这样一个怪圈:
当父母的,
不仅要承担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压力,
还要事无巨细地为孩子打点一切,
感到十分疲惫。
当孩子的,
却觉得父母的付出很多时候是一种监督和管控,
孩子觉得被重重的关注压得喘不过气来,
极度渴望自由的生活。
陷入这种模式以后,
大家都觉得别扭,试图找到出口。
有办法改变这种怪圈吗?还是有经验可寻的。
放平心态,不做完美型父母和孩子
我们生活的环境,
会有这样那样的人和培训机构告诉你:
“再不开始,孩子就跟不上了”
“0起点,孩子很吃亏。”
“做事情就要做到最好。”
贩卖焦虑感的背后其实是利益,
所以,那些话,听听就好,
千万别化作你家娃的压力。
也许跟孩子同学的父母相比,
你做得并不那么好。
也许我们的孩子,跟牛娃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是,我们那么可爱的孩子从未嫌弃过我们
没有别的父母地位高、有钱、有貌,对不对?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
明里暗里指责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娃呢?
有段时间,我家娃特别爱洗碗,
每天吃完饭就去争着洗碗。
当然,他洗碗的时候是水花四溅的,
甚至还会打碎一两个碗。
当妈妈的我,仍然鼓励他洗,
尽管需要把他洗过的碗偷偷再刷一遍,
还是极大地鼓舞他洗碗的热情。
当孩子还做不好的时候,
我们需要的是坚定地站在一边鼓励他探索,
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与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一旦他掌握了方法,
我们更多地是需要担任一个粉丝,
一个善于鼓掌的好伙伴。
深深地从心底里相信孩子
孩子的信心,
是由一次又一次成功体验慢慢累积起来的。
但在他摸索的初期,
很可能是需要经历混乱或者失败的。
同事的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
跟其他孩子一样,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作业是什么。
智慧的妈妈找了一个空白的本子,
每天引导女儿把作业写下来,
做完一个打个勾勾。
一开始,孩子会出现各种状况,
丢了作业本,忘记了作业。
但妈妈没有批评她,
而是相信她肯定能做好,对现状采取“忍+等”。
时间长了,女儿自己知道怎么做了。
再没有忘记过作业,成绩也很优秀,
尊重孩子,把孩子的体验权还给孩子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指出,
孩子如果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
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
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
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阻挡了幼儿的探究行为,
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
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
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
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能否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
鼓励孩子多更多的探索和体验,显得非常重要。
以恋爱为例,
孩子就算看再多的理论书籍,
在感情上还是会很幼稚。
只有她亲自去经历了暗恋、恋爱、失恋等等,
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她才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伴侣,
愿意跟什么人长期共处。
简单粗暴地剥夺其体验权,
只会让孩子付出更大的代价,
比如年龄很大了尚不具备识人的本领,
恋爱和婚姻中经历受骗。
比如习惯了父母解决问题,
工作了还再不断因为小事向父母求助,
甚至是持续地啃老。
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的孩子,
渴望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他,
这是父母共同的心愿。
但是,养育孩子,就是一场目送,
无论我们多么爱他,也陪不了他一辈子。
只有我们深深地相信孩子,
把孩子的体验权充分地还给他,
孩子才能真正地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最好的爱孩子的方式,从来都不是大包大揽,
而是让他在实践中摸索到正确的方法。
一句“我信你”,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
也更容易发现自身的潜力和内在的力量。
这,才是我们留给他的宝贵财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