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乾隆十五年, 准噶尔内乱,上欲出兵平定, 被群臣所阻。
在准噶尔的问题上,从先帝雍正爷起就十分不顺, 数次出兵无功而返不说,折损十分严重。自此后西边的问题就成了皇帝心中的旧病,也成了朝臣不敢提及触动的地方。
其实在数年前的金川大捷后,乾隆就将准噶尔这个一直以来的心病列入计划, 时刻准备着发兵清楚旧患。没想到的是这次提起,不止汉臣畏首畏尾, 就连满蒙大臣也都摇头阻止。
说不气馁,是假的。
不等乾隆将目光移向唯一没表态的保和殿大学士, 傅恒就已当先一步,走出文臣队伍,力排众议, 压服战战兢兢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其他臣子,如早前金川之役无人赞同一样, 毛遂自荐自领军赞之位,成为乾隆出兵唯一的支持者。
乾隆十九年四月初八,傅恒与二哥傅清一同领兵出征,随行的还有他年仅十四岁的长子福灵安。
临行前一晚, 位于东安门外的一等忠勇公府中, 傅恒纳木卓夫妻二人与两个儿子围炉而坐, 享受着离别前最后的温馨时刻。
“你放心。”傅恒握着纳木卓的手, 声音微哑,“我们定会平安归来。”
自乾隆十四年大小金川战役中,纳木卓连发十余封急件重复曾经的嘱托,保住时任驻藏大臣的二哥傅清后,傅恒在公务由其是军务上,凡是她问,就再没隐瞒过分毫。
他是真的对平定准噶尔极有信心,而非一时冲动之下支持皇帝。
“我晓得。”纳木卓笑了笑,“行兵打仗的事我不懂,你是内行人,说什么我便信什么。只是福灵安到底是第一次上战场,我这个做额娘的到底不能安心。”
第一次杀人,第一次受伤,第一次看到千千万万的人死在自己眼前,这是一个将领必须要经历的事情。纳木卓是个母亲,她知道要放手让孩子们自由成长,却到底逃不过为人母者刻在天性里的忧虑紧张。
傅恒闻言轻叹口气:“你竟是一点都不担心我。”
一旁坐着燎番薯的福隆安忙忍住笑意,戳了戳大哥的手臂,小小声道:“额娘又要顺毛撸了。”
福灵安忙拍了一下福隆安,借着取番薯的动作将他挡住。这小子自以为压低声音就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见,竟没看到额娘和阿玛脸色都变了么?
纳木卓几乎是强忍着笑意,才能面色正常地看着此时在儿子面前严父威严尽失的傅恒:“你是经年老将,我只等你大胜归来就行,福灵安他到底是没见过血的,你十几岁头遭上战场时我不曾伴在你身边,今时今日,也只能关心一下你的儿子。”
第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