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气势再拔高许多了。
之前王胜不是说过要在老道士堆放石条的河滩上给老道士建造一座道观吗?在老君观的高道们看来,那怎么可以?
这么好的地界,怎么可以只造一间道观?要造就造三个道观,三个河滩全占上,正好每个道观面对一尊老君像。当然,说是三个道观,其实还是一个,不过是分成了三部分而已,名字嘛,到时候请教一下老祖或者让王胜帮忙想一个,这个地方又将是一个道门重地。
如果问到王胜,王胜肯定是想都不想的叫三清观。三尊雕像名义上是三尊老君像,其实王胜是按照地球上三清的形态雕琢的。而且等到王胜哪天给老道士道德经,给老道士一气化三清的时候,名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现在这些问题还早,老君观的人在规划一个庞大道观的同时,也在应付另一拨的访客。这批访客,是京城的那些文人名士,特意过来拜老君像的同时参研全新书法的。
上次那个姓柳的文宗在这里看到了楷书之后,惊为天人,惊呼声甚至打断了一群大德高道们的顿悟。要不是柳太傅文名传天下,而且和老君观的不少人都是熟识旧识,就凭他当时的那一嗓子,绝对会被打到回家家人都不认识的地步。
后来有专门的道士伺候柳太傅欣赏书法。总之掌握的原则就是当凌虚老道和观主他们看这边的时候,道士就会带着柳太傅到另一边看,不能打扰到老道士和观主他们。
在柳太傅的赞许认可和宣传下,京城不少文人士子都前来观摩学习,一时间,老君像前的楹联名声大振。
楷书的出现,简直是一次文字革命。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书法界没有过新的字体新的书法家出现了,楷书横空出世,文人士子的圈子里几乎都要爆掉了。兴奋的参观者乘坐的船只几乎把这处三江汇流的江面堵死。
皇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全新的书法字体竟然还是出自京城,无论如何,这个巨大的荣誉皇家都要利用。不管别的如何,但京城文风甲天下还是要吹嘘出去的。
基于各种考虑,任凭老君观的道士说破了嘴皮子,那些京城的文人老爷们也不愿意承认这楷书是一个根本不知道名字的石匠所创。一群老头子们研究了半天,一致认定这是老君观的高道凌虚道长的手笔,然后不管不顾的宣传了出去,老君观的名声更盛。
老君山那边的万寿山计划才刚刚开始,还没有一点阶段性成果,老君观的名声就已经先一步随着三尊巨大的老君像外加楷书的面世而名震天下。无数善信闻讯纷纷前来观瞻拜祭,老君观名声之隆,前所未有。
这些变化自然有道士禀告了凌虚老祖,老道也只能苦笑着和王胜解释。楷书的发明者被冠上他的名号,这不是老君观的意思。
对此王胜毫不在意,这个名号又不能增加自己的修为,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还不如往老君观以及老道士欠下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