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何时为中国人正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年新当选的联合国秘书长原韩国外长潘基文,刚刚走马上任后就搞了一次“正名”活动。潘秘书长的女发言人米歇尔蒙塔斯,在一次记者会上,教记者们如何正确理解“潘基文”这个名字。她说,潘基文的英文译名“banki-moon”是遵照韩国人姓在前、名在后的习惯,直接音译的。所以,在用英语称呼新秘书长先生时,应该是mrban(潘先生),而不能是mrmoon(文先生)。对西方人来说,这一点很容易搞错,一些西方记者经常误称他为“文先生”虽然秘书长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但新闻媒体必须尊重各个国家的文化,不能一错再错。于是,美国电视台恍然大悟,非常郑重地报道了潘基文姓名的正确读法。

    其实,姓在前、名在后不仅是韩国人的习惯,在东方文化圈中生活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无论是朝鲜还是越南,不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吗?姓和名的顺序,在东西方文化中是截然相反的。然而,由于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国人就常常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在对外交往中,完全遵从西方人的习惯,把个中国人的姓名也来个颠倒。不信?你看看,我国的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那衣服上哪一个是按中国人习惯印的队员的姓名?

    实际上,按照“国际惯例”应该是“名从主人”的规矩。也就是无论人名、地名,都应尊重主人的习惯。中国人的姓在前名在后,拼写的时候就应该按照中国人的称呼方法拼写,而用不着按西方人的习惯去拼写。比如中国的王楠,就应该拼写成“wang nan”而不是“nanw”否则,你要是按现在运动员服装上印的名字去叫“楠王”只怕你当着人家的面喊破嗓子人家也不会答应你。

    我想,遵从国际惯例,也不能失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气节。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用不着凄凄惶惶地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转。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习惯,但也应该让别人尊重我们的习惯!我们不能只知道一味地遵从所谓的“国际惯例”却不知道维护自己的尊严,倘若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实在是有些可悲。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不懂得自重的人,是不值得别人尊敬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都该学学汉代出使匈奴的苏武,无论人家怎么威逼诱惑,仍然持节不变,因而连出使的匈奴国也不得不敬重他。

    为此,我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的运动服身上印的不再是xiangl,而是堂堂正正的liu xiang!大大方方的为中国人正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