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浇模铸造炮管的科技含量,比炼钢低很多。
但是,工艺技术上的难度,铸造比熔炼更难。
难点主要在于热胀冷缩。
浇铸一个中空式的大铁桶出来,其实很简单。然而,为了确保大炮开火的时候不至于胡乱爆膛,这炮筒子的壁厚,是越厚越好。
炮筒壁一旦厚了,热胀冷缩的问题就教人十分蛋疼了。
滚烫的铁水或者钢水浇入模具之后,自然冷却的顺序自然是外圈表层先楞,内径最后才冷。
这就成为一个铸炮者无法克服的噩梦级难题。
红彤彤的外圈钢管首先冷却。冷却必定收缩。收缩就会向内挤压。彼时内圈的钢铁结构还是红彤彤、热乎乎、软piapia的呢……这一挤压,内径的金属晶格结构,就会被挤压得来惨不忍睹。
金属的刚性、韧性、延展性,全都来自于金属类独特的晶格应力结构。
委员会的大神们一再强调应力这个关键。
武松虽然不晓得什么是应力。却已经被大神们科普过了一个易懂的通俗版本。譬如百炼精钢绕指柔,譬如大马士革镔铁钢刀,既锋锐,又有韧性,刚性也很理想。但是委员会大神一口断言,如果把大马士革军刀加热,用铁锤胡乱敲打一番。这刀就会变得来很脆,很容易折断。
这背后的原理就是高温的敲打,倘若节奏和角度不科学,会破坏金属晶格的应力结构。令其失去原有的刚性、韧性、延展性。
还有一个更直观的例子就是,一根弹性十足的钢条(大规模炼钢虽然还没有,铁匠锻打的锻钢小件早已有了),用力掰折,会发生弯曲。一旦松手,它会弹回去恢复原状。
但这样的掰弯动作连续操作几十次之后,弯曲点会因为累积的应力能量而发热变软,然后它便再也恢复不了原有的弹性了。
又或者,让这弹性十足的好钢,在掰弯状况下保持一连好几个时辰,也会导致弹性的丧失,再也不能恢复原状。
这寓意是什么呢?刚材极其优秀的刚性、韧性、延展性,并不是恒定存在的。它有一个内部晶格结构上的应力极限阈值。
不超过阈值,它便呈现出极其优秀的刚性、韧性、延展性。
一旦超过这个临界值,这钢件也就废了。
后世的工厂里,螺纹钢也好,钢棒材也好,军用钢芯弹头也好,都是严禁敲打的。钢棒如果有少许的弯曲,需要找专业的设备进行极其小心的校直。
一根弯曲的钢棒,用铁榔头敲几下其实也能校直的。但工程师严禁民工们这么胡来。因为这种野蛮的敲打校直法,会破坏应力结构。
于是,铸炮过程中,外径先冷,就是会破坏内径的应力晶格结构。
其结果是导致炮管做得来很粗,还是要爆膛。进一步加大模具口径,灌入更多的铁水,结构导致爆膛率更高。对不知道金属晶格内部应力为何物的古代工匠而言,这好像是个大魔咒。
冥冥中有来自神明的意志作怪,令人类大炮的口径无法提升。提升到一定程度,大炮的炮管强度,便会越来越渣。
其实就是热胀冷缩导致冷却不均匀,再导致金属晶格结构的破坏。
委员会的穿越人也全都没有土法炼钢铸炮的实际经验……
但他们之中有两个人看过临高启明啊。
虽然临高启明在很多方面也很糟糕的(譬如航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