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甘宁来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云峰观前,只见满山云雾缭绕,无路可走了。

    甘宁正在愁,迎面来了一个老婆婆,老婆婆问:“孩子,这么大的云雾,你往哪里去呀?”甘宁说:“婆婆,我上山去寻仙师学艺的。”老婆婆说:“仙师难找哟,我劝你还是早点回去吧!”甘宁坚决地说:“不管多难,多苦,我一定要求师学本领!”

    甘宁把家乡匪盗、财主、官府害人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老婆婆被感动了,就朝山颠一指道:“你去吧,前面不远有座小庙,庙中有一个老道,武艺高强,求他教你吧!”说完,老婆婆不见了。

    甘宁正疑惑着,顿时云开雾散,一座小庙出现在眼前,他加快步伐直奔小庙。

    进了庙,只见一个老道和一个小徒儿正在红炉上锤打一把弓箭,刚打好的弓箭还是红红的,那小道便握在手中,张弓搭箭,对准三根大香“嗖嗖嗖”连三箭,不偏不倚,箭出香灭,甘宁看呆了,当即下跪在老道面前:“望师尊接受徒儿叩拜之礼!”老道忙上前扶起甘宁问道:“你是甘田的儿子吗?”“正是”甘宁将来意向师父禀告后,老道点头称是,并说:“我已知道你要学艺为民除害”说着,当即令小道收箭,进屋端出饭菜款待甘宁。

    从此,甘宁跟着师傅勤学苦练,在老道的精心传教下,通过九九八十一天苦练,进步很快,不仅学到了箭无虚,而且还学会了三十六套拳法的过硬本领。老道十分满意地对甘宁说:“行了,去为乡亲们除害吧!”

    甘宁辞别师父,星夜兼程往回赶,这天到家时已是公鸡报晓时辰,织娘见儿身背箭囊,威武强悍地归来,非常高兴,赶快生火煮饭。甘宁把寻师学艺的经过向母亲回禀后,便找来同窗好友串连有志青壮年三四十人,集合操练近两个月。一是抗击盗匪,取得旗开得胜的可喜战绩;二是打富济贫,将坝上欺压百姓的“地头蛇”杀掉,将恶霸的粮仓打开,分给了乡民;三是多次击退官兵来犯,被巴郡官府称为“锦帆贼”再也不敢暴征粮税了。使当地百姓过上了平安生活。

    本来,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但是现在因为曾炩的出现,后面的事情肯定会改变了。

    曾炩问道:“小家伙,你为什么会来到我这里?”

    甘宁说道:“甘宁是一个粗人,不会说好听的话。甘宁听闻主公爱民如子,治下百姓生活幸福。甘宁知道,这样的主公,是值得甘宁效忠一生的主公。而在来冀州的路上,我知道主公率领大军,狠狠地教训了鲜卑蛮夷,更是知道甘宁的选择不会错的。”

    曾炩笑道:“你说的话已经非常好听了,我很是高兴。”

    甘宁也笑了。

    曾炩问道:“兴霸,你来的时候,可将令堂一起带来?”

    甘宁点点头,说道:“回禀主公,兴霸绝不会丢下母亲一个人在家的。”

    曾炩又问道:“那你那几十个小兄弟呢?”

    甘宁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回禀主公,甘宁未得主公允许,就把他们也一起带来了,请主公勿怪。”

    曾炩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责怪他?这些人,可都是从小在水里面长大的,是最好的水军。而现在曾炩最缺乏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这几十个小家伙,年龄都还很小,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曾炩相信,要不到十年,他们绝对能为他带出一支合格的水军。而那个时候,正是曾炩征战天下的时候。

    常言道一时顺百事顺,正当曾炩为得到甘宁而兴奋不已的时候,他的求贤令又给他捞到了几条大鱼,他们分别是吕岱、毛玠和崔琰。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少为县吏,以清公称。本来,按照历史的轨迹,在黄巾起义期间,他将会南下荆州避难。可是,由于曾炩的出现,冀州很快平静,而南方反倒是还处于战乱之中。毛玠也因此北上冀州了,在看到冀州的富庶和清明的政治后,他决定出仕。这时候,曾炩的求贤令布了,毛玠毫不犹豫的来到了招贤处。

    吕岱字定公,广陵郡海陵人。他是一位开疆拓土的高寿名将,活到了97岁的高龄。他初为郡县小吏,按照历史轨迹,他也是会南下避难的。可是出于和毛玠一样的原因,他也北上了,同样受曾炩的招贤令的征召,来到曾炩的麾下。

    曾炩将三人都任命为征北将军府下直属的掾吏。当然,他不会就这样浪费三人的大才,在适当的时机,他们肯定会得到曾炩重用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