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荀文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始社会末期,大禹在今安徽蚌埠西郊的涂山和今浙江的会稽与夷夏诸部落领会盟。这次会盟,历史上称为“涂山之盟”通常被学者看做是夏王朝的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在都阳翟钧台举行盛大的宴会来招待众多的氏族部落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正式确立。

    颍河上游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地之一。而禹州自古称华夏第一都,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禹州广为传颂,禹州也因大禹治水、禹让位于启而得名,北京中华世纪坛铜柱历史纪年即禹州为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都京城之地。至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商周断代工程重要成果--禹州瓦店遗址作为禹州是夏朝都城的见证。自夏始,经商、西周、春秋战国,曾三次为夏韩古都;秦以降,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历时2ooo多年,均为京畿重地或一方一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汉为颍川郡。

    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悠久的文化熏陶,自然而然地使这片土地成为孕育出无数优秀儿女的沃土。这里形成了陈、赖、韩等姓氏,也走出了少典、许由、大禹、夏启、太康、仲康、少康、吕不韦、张良、晁错、郭嘉、徐庶、司马徽、吴道子等名垂华夏历史的人物

    汉代的颍川郡,有许多大姓、冠族和著姓。据统计,汉代关东地区著名豪族共计95例,其中颍川郡就有13例之多,是豪族最为集中的一郡。分别为:颍阴灌氏;阳翟薛氏、原氏、褚氏、赵氏、李氏、郭氏;颍阳王氏、姚氏;舞阳韩氏;长社钟氏;郏臧氏、申氏。其实,他的统计很不完全,但足以说明当地豪族之多。

    而颍阴荀氏,是颍川豪族中的佼佼者。

    整个魏晋时期,中原世族最有影响力的,要数颍阴(今许昌)荀氏。东汉时期的荀淑品行高洁,学识渊博,乡里称其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迁升当涂长,当时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后出为朗陵侯相。荀淑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他的8个儿子,并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其第6子荀爽最为知名,官至司空。

    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后汉书荀彧传)。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惊异,称其为:“王佐才也。”

    永汉元年(189),荀彧举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东西)。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荀彧弃官归家。对父老说:“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但乡人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o年)三月初三。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今年的上巳节,荀家来了一个不之客,一个出乎所有荀家人意料的不之客。

    荀彧看着眼前年轻的客人,礼貌的问道:“不知尊驾来到荀家有何贵干?”

    荀彧并不清楚眼前之人是谁,也对眼前之人毫无印象。

    年轻的访客微微一笑:“你就是荀彧荀文若吧?”

    荀彧点点头,说道:“在下正是荀彧。不知尊驾怎么称呼?”

    年轻人回答道:“在下曾炩,草字凌风!”

    荀彧呆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曾炩会在这个时候来到颍阴。

    不错,荀彧眼前的年轻人正是曾炩。他率领军队南下取道颍川郡攻打洛阳,其实,他取道颍川郡的要原因不是攻打洛阳,而是前来拜访招揽荀彧和郭嘉二人。

    当然,要是顺道能招揽别的贤才,曾炩会更高兴的。

    毋庸讳言,颍川郡是这个时代出贤才最多的地方,郭嘉、荀彧、荀攸、徐庶、陈群一个个让曾炩闻名遐迩的谋士政才,都是出身颍川郡。

    荀彧很快就回过神来,问道:“不知骠骑将军驾临寒舍所谓何事?”

    曾炩笑道:“难道文若先生不请在下到里面坐一坐吗?”

    荀彧这才想起,他是在屋外和曾炩说话。虽然他们荀家的人并不喜欢曾炩,其实也是所有的士族豪强都不喜欢曾炩,但是,现在这里怎么也是大汉国的骠骑将军,是三公级的人物,身份在那里摆着的,人家上门,不请进屋坐坐,那无疑是极为失礼的。

    到屋里分宾主坐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