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之魏征的沽名钓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如诸葛亮,如果把魏征放在三国,他做不了诸葛亮所做的事情,但要是把诸葛亮放在唐朝,诸葛亮最多也只能做魏征所做的事情。

    这话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思考。

    比如说李靖的才能就在魏征之上,可太宗的才能却不在李靖之下。李靖的存在对于太宗来说,不过是如虎添翼,因为他的才能太宗都有,但魏征身上却有太宗所不具备的东西。因此,魏征注定是为太宗,为贞观之治而生的。

    后来太宗居然因为魏征的直谏而心存畏惧。他想去打猎,东西都准备好了但迟迟不出发,魏征问起时太宗说是怕魏征知道后阻止,所幸就不去了。太宗弄了只好玩的鸟,远远看见魏征过来,吓的藏在了怀里,魏征也缺德,故意说起事来没完,等他走后太宗再看那只鸟时,已经被闷死了。

    可以推测,这君臣二人之间的争吵定然是非常有意思。太宗对魏征恐怕又爱又恨。历史上那个吃醋的著名典故就源于太宗被魏征挤兑的忍无可忍时的报负。

    不过,这成就了贞观之治,成就了后世人午夜梦回的大唐盛世。唐太宗清楚,他不能没有魏征,所以魏征死后他会悲伤地说他失去了一面镜子。

    但镜子这个比喻有一层含义就是这面镜子是有人故意放在面前的。

    魏征脱不了沽名钓誉的嫌疑。因为他的直谏某种程度上看来是做秀,而且太宗不可能没意识到。

    因为随后的历史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流行的说法只说到魏征死后唐太宗悲伤的感叹失去人镜。而没有说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因为接下来的故事多少会为这传为美谈的君臣知遇蒙上阴影。

    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谋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被牵连。魏征生前多次向太宗推荐侯君集是国家栋梁,但太宗一直认为侯君集“脑后有反骨”所以一直没有重用。侯君谋反映证了太宗的猜测,也映证了当年李靖与李道宗的猜测,但以魏征知人之明居然没有看出来,太宗于是就怀疑魏征有结党营私之心。

    再然后,有人向太宗说魏征当年将他给太宗上的谏书全部保存下来,准备编成文集传世,这就让太宗不能忍受了。要知道,魏征的谏书其中有很多指责太宗不是以及言词激烈的地方,魏征保留原稿在太宗看来显然是蓄谋的沽名钓誉。

    这两件事激怒了唐太宗。原来魏征陪葬昭陵,墓前竖着太宗亲手为他撰写的碑,太宗于是马让派人推倒了那座碑。

    不过太宗还是给老魏留了面子,没刨了他的坟就够客气的了。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老魏求名之心还是很强烈的。

    后来,太宗亲征高丽失败后返回的路上,深深责恨自己不该轻易出兵,致使军士无辜牺牲(其实这次战争之能算是不胜,不能算失败),他想到如果魏征在一定能劝他不要出兵,估计也想起魏征不管怎么样这么多年来对他的教诲的功劳来了,于是又派人恢复了那块碑。

    这样的故事才是无整的。这个故事其实并不是伴君如伴虎,也不是秋后算帐与兔死狗烹。中国历史上没有杀功臣的朝代除了太宗就是宋太祖,要不我说唐太宗英明的不象是凡人。

    魏征肯定有他的沽名钓誉目的,不管这目的是有意的还是本能的。但他遇到了唐太宗,所以他的大名千古流传,唐太宗也因为拥有了魏征,他从谏如流的美名也千古流传。其实,贞观不仅仅是因为有魏征,因为魏征身后有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一代名相,有李绩、李靖这样的千古名将,大唐的繁荣是必然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