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好生恶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忽闻“凌霄书生”鄂逸云高叫道:“伏大叔,手下留情!”

    “驼龙”伏雄闻声又是哼了一声,扑下之势突然停住,又复上升三尺,斜飞出去。

    这“驼龙”伏雄武功实在玄谲宏奥,令人叹为观止,就拿这身形凌空变化能意随念动,可见一斑。

    辜云竹乍觉压力一松,睁眼一瞧,只见“凌霄书生”鄂逸云立在身前,微微含笑道:“宝剑利器,武林中人防身瑰宝,我辈无不纷欲攘有,何况“月魄剑”上古奇珍,而且关系武林劫运至大,不但邓堡主志在必得,就是在下鄂某也想染指,但凡事不可强求,神物利器,善择其主,我辈就该顺天应人才是,两位奉命而来,理所当然,鄂某岂能阻挠?桑老师大不该出言不慎后,出手下流,触动伏老英雄盛怒,鄂某本想置身事外,为念道出同源,不想见这佛门圣地蒙上血腥污垢,才出言阻止。”

    说着微微一顿,又道:“请上复邓堡主,鄂某与其是友非敌,迎江寺那晚情景,鄂某亲眼得见,何必为虎作伥,自取其祸,邓堡主明白的话,请来鸡鸣寺一叙,鄂某必为他解除痛苦。”说着,取出一颗药丸,道:“请辜老师用浓茶给桑老师服下,伤体立时还原,鄂某还有事待办,恕不奉陪。”

    一声走字出口“凌霄书生”兄妹与“驼龙”伏雄腾身而起,电逝掠入林内。

    辜云竹望着三人身形消失后,发了一阵子怔,才俯首凝视躺在自己手臂上的桑振乾,月色映在桑振乾的脸上,只见他的双眸紧闭,面色灰白,口角仍然不断地溢出丝丝黑血,辜云竹忍不住长叹一声,充满了英雄末路,-凉暮境的气味。

    辜云竹撬开桑振乾牙关,将鄂逸云所赠的灵丹喂服后,扶着桑振乾半僵的躯体,如飞走去。

    皓月已临中天,散发出银样光辉,胭脂井仍如前寂静,寒-泣吟,秋虫唧唧,幽径秋林,涛嚣西风中,无尽无休的落叶,飘旋一片,两片

    在“天南二杰”离去不久,胭脂井旁掠来一条轻捷人影,嗖地在井旁石槛定住。辉澈月光照射下,那人身形相貌,看得极为清楚。

    那人浓眉虎目,神光炯炯,只见他浓眉紧蹙,喃喃自语道:“想不到我”大力金刚“邓旭,天南威望,也有求人之时。”说时,目光望了红墙绿瓦一眼,又道:“究竟我要不要入寺去见鄂逸云呢?”

    一种自尊心在邓旭心中盘绕做祟,犹豫不定,不禁在四外方圆十数丈旷地中徘徊踱蹀

    皆因“大力金刚”邓旭与“三阴秀才”霍天奎、李翔三人出得迎江寺后,邓旭不禁惘然若失,偷鸡不着蚀把米“剑珠”未能到手犹自小事,还被李翔点上阴穴,挟制共事,恨不得就此死去。

    他虽身为天南绿林盟主,却个性较为直爽,不似一般阴险谲诈之流,只为贪念做祟,经“三阴秀才”霍天奎一再怂恿,遂种下此祸。

    人之好生恶死,此为一成不变之理,不至真正绝望,岂能自求解脱,只好与李翔、霍天奎虚与委蛇,商量一阵后,派出多名手下,侦索得剑之人,他们三人也分头行事,在一个隐秘荒谷小庙,设下临时总坛,供发号施令之用。

    果然李翔点穴手法异常阴毒,子夜须受那片刻啮骨-心之苦,令他对李翔恨入骨髓,更使他对“月魄剑”上那颗“骊珠”起下必得之心。

    他知“骊珠”功能通行百穴“骊珠”一得,不愁不能解开李翔阴毒手法。

    第三日一早,邓旭即得手下飞报,得剑之人是一英俊少年,在铜官城中迎江居酒楼现身,皖、鄂、苏三省武林盟主“凌霄书生”鄂逸云亦欲染指,被那少年兔脱。

    邓旭听完,即判断得剑之人系去金陵,自己立即起程,赶赴金陵而去;他较长孙骥早到一天,随他往天南而来的堡中得力能手,悉数集中金陵,侦骑四出。

    无巧不巧,他在聚宝门外遇上长孙骥风尘仆仆入城,背上蓝布包裹长剑,心中还不以为长孙骥就是得剑之人,暗蹑其后,迳入得游人繁杂的夫子庙中。

    他只见长孙骥追踪一个白衫中年文士,往庙外走去,跟着“凌霄书生”兄妹亦随在那少年身后。

    只因他看出“灵鸷生”身法过于玄奥,定是个武林高人,非自己所能敌,正巧好友“夺命神刀”颜飞雄也在附近,拉着他施展上乘轻功迂回抄去,眼见长孙骥走入鸡鸣寺。

    邓旭心惧“灵鸷生”绝世武功,不敢闯入鸡鸣寺,片刻之后,见长孙骥走出寺门,一脸懊丧之色,俳徊在胭脂井畔,遂支使“夺命神刀”颜飞雄去寻长孙骥晦气,试试长孙骥身后是否为那柄“月魄剑”?

    果不其然,颜飞雄与长孙骥一阵交手之后,即亮出兵刃,一道夺目青光,冲霄而起,邓旭大喜若狂,即飞身从天而降,却见颜飞雄已惨死“月魄剑”下,怒极凌空出掌,把长孙骥震成脏腑离位“月魄剑”也脱手飞去。

    邓旭凌空倏换身形,迅如电光石火般右臂一探,迳朝剑飞方向追去,堪堪手指才触及剑柄,蓦觉胸后两缕寒风透入“三焦”“命门”二穴,不由打了一个冷噤,真力一涣,全身似断线之鸢般往下直坠,回头一望,只见是“凌霄书生”兄妹,不由气得顿了顿脚,一言不发,向林中逸去。

    梦寐以求的珍物,一朝得知踪迹,虽遇挫折,哪还死得了心?尤其是他体内受李翔所点的阴穴,每晚子时须挨那片刻-心啮骨之苦,越发使他贪火猛炽。

    他一阵急奔后,又立在途中发怔,遥遥只见“天南二杰”与吴麒三人电驰奔来,便谎言自己发现得剑少年落在鸡鸣寺内,因有要事待办,命他们三人先去鸡鸣寺,谨慎从事,自己办完事后,立即赶来不误。

    待“天南二杰”吴麒等三人走远后,又折转身形赶回鸡鸣寺,隐在一株参天古木上,听得驼背老者就是当年绿林怪杰,黑白两道无不闻名丧胆的“驼龙”伏雄,不禁触耳心惊,一阵忽忽若有所失的感觉,涌上心头。

    及至听得鄂逸云对辜云竹所说的一片言语,愧赧之念,油然泛起,暗道:“鄂逸云说的一点不错,何必为虎做伥,显然他说此话,想必定知解那阴穴方法,何不迳去找他?”

    等到辜云竹远去之后,才飘身落地,只为自尊心做祟,又想到见面时羞于启齿,不禁进退两难。他仰望云天皓月,银河疏星,心中波浪起伏,思绪潮涌不禁感慨叹息

    忽由林内传出朗朗语声道:“邓堡主雅兴不浅,清风明月之下,凭栏思古,枕流漱石,可容小弟俗人共赏乎?”

    邓旭悚然一惊,转向望去,只见“凌霄书生”鄂逸云神态安详,漫步走出林中,向自己身前衣袂飘飞走来。

    “凌霄书生”鄂逸云微笑道:“久仰邓堡主威望非常,小弟鄂逸云只以俗务羁身,无缘得见,今晚幸会,快何如之?”

    “大力金刚”邓旭究竟是个豪迈人物,立时抱拳哈哈大笑道:“鄂庄主,邓某有事相求,只是方才冒犯,无颜启齿,鄂庄主有意成全,邓某虽是粗蠢,这一点倒也明白得很。”

    鄂逸云见他自己说破,也不好再伪装若无其事,只微微一笑道:“风闻邓堡主不慎被李翔阴手所制,待在下看看有无可解之法?”

    邓旭一阵羞意涌面,燥热异常,叹气道:“这李翔擅于易容,武功玄诡精湛,行事谈吐令人莫测高深,委实狡诈难防,不知他是何出身来历,那点穴手法,邓某想尽方法,也无法解开,鄂庄主武学虽高,恐也无能为力吧。”

    鄂逸云道:“在下当勉难为之,实在不行,还有敝师叔“灵鸷生”定可解开,邓堡主但请放心。”

    邓旭一听“灵鸷生”在此,浓眉一展,大喜道:“邓某何幸得见武林奇人,烦鄂庄主引邓某拜见。”一语方落,月色——中忽见一条白影,随风飘来,倏然落下。

    鄂逸云忙躬身道:“师叔。”

    邓旭慌不迭地拜伏在地,道:“武林末学邓旭,叩见灵鸷老前辈。”

    “灵鸷生”面含微笑扶起。

    鄂逸云道:“此位邓堡主被李翔阴手所伤,望师叔替他解开。”

    “灵鸷生”点点头,命邓旭褪下衣裤详视一眼,惊咦了一声道:“果然是这老怪物门下,如等他事成,武林中又掀起一场弥天浩劫了。”

    鄂逸云惊问何人?

    “灵鸷生”只微笑不语,飞指在邓旭鸠尾附近七处穴道点了七指,然后对邓旭道:“三日之内,子、午两时行那调息归元坐功,气运百穴后,自然痊。”

    邓旭大喜,连声称谢,只觉体内真气流窜,知自己受益不浅。

    “灵鸷生”正色道:“如今金陵群雄-集,风闻正派人士也陆续到来,莫非均与“月魄剑”有关么?”

    邓旭诚恳答道:“晚辈不敢欺瞒老前辈,此事诚然为“月魄剑”引起,但其中牵连一项阴谋在内,近来“八卦门”崛起西梁,网罗的均是现今武林中一时之选,乘此群雄闻风前来时,意欲将正派中人及异己者一网打尽,江浦城“金刀铁猿”孟振飞,当年创设“广泰镖局”近年封刀家居,三日后就是七十大寿,只以他在镖局时,执南六省镖局之牛耳,结交满天下,群雄纷纷赶来江浦祝寿,但孟振飞亦暗投在“八卦门”下,只有晚辈与孟振飞师门有深厚渊源,故而知道,别人概不知情。”

    “灵鸷生”微微一笑道:“如此说来,那孟振飞定是设词邀请邓堡主加入“八卦门”了?”

    邓旭面上一红,道:“晚辈虽然草莽愚鲁,也不至于未考虑就草率首肯。”

    “灵鸷生”望着他点了点头,表示-许,转面对“凌霄书生”鄂逸云道:“此事有关武林噩运,难得邓堡主深明大义,你和邓堡主迳商对策,明日我们撤离鸡鸣寺,免成众矢之的。”

    说着,望林中投了一眼,问道:“兰妮子呢?”

    声犹未落,林中嗖然欺风追电飞窜而来两条人影,只听娇呼道:“师叔,您老人家是找我么?”

    鄂逸兰玉颊绯红立在“灵鸷生”身前,其后立着“驼龙”伏雄,耸着驼背,神态鹫猛。忽见“灵鸷生”眉梢一皱,迳抬右掌向左上方闪电挥去。

    只听得一声鬼-惨叫,使人毛骨悚然,一条身形似断索之鸢般,从参天古树上倒坠了下,蓬咚声响,那人四平八叉,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大力金刚”邓旭认为是他的手下,一跃而前,察视之下,见是一个身着八卦道袍,高髻瘦削的道人,已气绝多时了,他心惊“灵鸷生”一抬手就能制人于死,武功之高实在是登峰造极,暗暗庆幸自己方才不乱,才得转祸为福。

    “灵鸷生”望也不望那道人一眼,拉着鄂逸兰往林侧走去,只见他们说了一阵“灵鸷生”飘然离去,鄂逸兰满脸绯红走向“凌霄书生”前,附耳说了几句。

    “凌霄书生”沉吟了一刻,道:“既然师叔有这意思,那只有这么办,不过还得你自己做主。”

    鄂逸兰不胜娇羞,微点螓首,对“驼龙”伏雄道:“大叔,我们走。”

    两人身如离弦之弩般,点足飞起,往林中一闪而没。

    胭脂井畔,只-下“凌霄书生”鄂逸云与“大力金刚”邓旭两人,端坐井槛上促膝谈论。

    西风萧瑟,斜月傍西,霜降如雾,寒重沾衣,忽然天边掠来一片乌云,将月色淹没,大地一片昏茫,两人身形渐渐模糊不清,林中秋虫如怨如诉的吟声,此刻,像愈来愈盛了。

    天下雨了,牛毛细丝一片,随着西风扑面,生出不太重的寒意,地下潮湿泥泞,-满了歪歪斜斜零乱足迹。

    一个神俊气秀的青衫少年,发鬓衣襟沾满了水珠,展出比常人略快的步伐,向城外走去。

    只见他驻立在江岸之上,似在眺赏江景。

    在平日大江如练,水光接天,樯橹连云,渔歌唱晚,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景色无边,心旷神怡;但眼前碧波千顷,尽都在一片白——水气之下,对江接天芦苇,烟渚蓼汀,竹篱茅舍,似在虚无飘渺间倏隐倏现,九月斜风细雨最感人,由不得胸头涌上一种落寞,惆怅的感觉。

    蓦然,从江岸之下有一舟子身着箬笠-衣,由石级奔了上来,往青衫少年哈腰笑道:“客官,要去江浦么?”

    青衫少年茫然的颔首,随着舟子步下石级。

    那是一条小船,舱中已坐了六、七人,显然差不多满了,青衫少年微微笑了笑,欠身挤了进去。

    他一坐下,船身一阵歪斜,随着长篙击水,已悠悠晃了开去,跟着橹声咿哑一片。

    船蓬压着头顶,青衫少年殊感不舒服,探首舱外-望江上雨景。

    虽然下着雨,仍是船只来往穿驶不绝,间或有一只两只江鹜刺出水面,扑扑飞起,却看得不甚清楚,如同雾中看景,略有模糊的感觉。

    江面辽阔,约有八、九里水程,船只小,又在斜风细雨之中,半个时辰过去,还没驶出四分之一江面,舱中扬出谈话声,俾解除这漫长水程中岑寂。

    青衫少年转首微微瞥了舱中诸人一眼,大半都是商贾行贩,此刻均在口沫四飞中,只有身旁一人令他深深注意。

    这人约莫四旬多年岁,作商贾装束,两眼神光呆滞,凝望着窗外,似是怀着很大的心事,不禁多望了两眼。

    青衫少年暗道:“我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忧郁的眼神,令人不由生出同情、怜悯的感觉。”

    那人好似发觉青衫少年在注意他,不禁移面对少年颔首露齿一笑,少年也报之一笑,心说:“这人眼神好忧郁啊。”

    两人点点头后,未交一语,均投目江面细雨烟丝,沉默久之,那人突腰-一挺,似乎知他这样无精打采,令人注意,强自打起精神来,哈了一声,道:“秋风秋雨愁煞人,飘萍四海,睹景怀景,能不凄怆。

    阁下有此感触否?“

    说话之时,双眼移视青衫少年。

    少年笑道:“四季景物变幻,春放秋谢,花开花落,能令人愉悦,亦能令人悲怆,不然太平淡无奇了,尊驾以为然否?”

    那人微叹了一声道:“阁下年岁虽轻,才华吐属不凡,有幸识荆,请问台甫上下称呼?”

    青衫少年道:“在下-姓长孙,单名一个骥字,尊驾可否转告?”

    那人道:“敝人陈宽仁”

    陈宽仁说话时,忽双眼直觑着,脸上微现惊容,长孙骥心中诧异,循着他的眼光望去,不禁大吃一惊。

    只见一条巨大乌蓬快艇,顺着急流江水直淌而来,船行似箭,只差七、八丈距离,因为长孙骥这条小舟系横渡水面,若被撞上,定会齐中折断,舟毁人亡,倘侥-避过,仍被乌蓬快艇排水漩浪挤迫,这条小舟也免不了倾覆噩运。

    心惊之下,只闻舟中高叫之声,眼看乌蓬快船已自相距三、四丈,长孙骥不禁起立,迈出舱外,舟子夫妻慌不迭地扳舵挥橹,想让开撞来飞船,但那条乌蓬快船宛若如影随形地迫到。

    舱中之人均大声惊叫,长孙骥见危在眉睫,忙掣起搁在舷旁长篙,对准那条快艇船首一撑,这真是险到毫发,乌蓬快船只差五尺便要撞上,只听得哗地一声,那条快船登时震回出去一两丈,这渡舟经长孙骥双足一踹,亦刺出了三、四丈,顺流而下,只在江心打漩转,长孙骥长篙往回一抽之际,忽觉耳旁劲风飒然一掠,只见一条人影迅捷在眼前飞去,向江面一落,又腾身再起,跃向那条乌蓬快船而去。

    长孙骥转面一望,陈宽仁已失踪影,暗道:“这陈宽仁好俊的轻功,那一手登萍渡水,端的惊人。”

    舱内乘客惊悸之容犹未减除,却面露感激之色,舟子夫妻好不容易定住漩荡之势,走了过来,叩谢长孙骥大恩。

    长孙骥双眼觑着那条快船,只觉那船行之势有点可疑,何以舱面未见一人,忖念之际,只见陈宽仁已出得乌蓬船舱内,跃向江面,两足平平落下,才一沾水,双肩向外一振,又自窜起,轻灵之极,两三个起落,已距渡舟近前,舱内之人七嘴八舌,惊叹连声。

    长孙骥心说:“陈宽仁既有这好的武功,为何露出忧郁神情是了,他必有一场私人恩怨郁结于胸,不得解决。”

    转眼,陈宽仁毫无声息地落在船首,抹了抹满面雨水,望着长孙骥微微一笑,自顾走进舱中坐下,不发一声。

    长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