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盛畹拜见璧人,一霎时柔肠寸断,泪若崩泉。

    璧人也似有万千委曲,塞紧咽喉,不由他不低头呜咽。

    恰在这时候,哈萨克老酋长带着数名跟随,赶来探望。

    璧人闻报,含泪陪同松勇出来迎接。

    老酋长自认与璧人份属兄弟,行了抱见礼,唏嘘诉说刚才带人抢救英侯,几遭贼和尚所害

    他讲的话璧人听不懂。

    松勇也不十分明白。

    却把站在一旁的玉奇吓得惊魂千里,急忙追问究竟。

    他用南疆话问:“老酋长您是说英侯被一个和尚擒走了”

    酋长说:“我挑选了十八名壮丁要来弹压决斗,总是慢了一步,赶来恰就望见和尚乘骑一匹红马向西疾驰,左臂膊夹着英侯,头垂脚坠,好像已经气绝。我决心抢救,领着十八骑纵辔穷追。

    和尚回马迎战,一枝九节钢鞭击碎了十八个人脑袋,我本人仅以身免,眼看和尚超乘过山去了。”

    玉奇一边翻译,一边顿足流涕。

    松勇抢着说:“酋长说和尚上了什么山?”

    玉奇说:“老伯父,我们追吗?我认得路。”

    松勇说:“赶快预备两匹好马,送我”

    话没讲完,玉奇飞奔走了。

    松勇回头便对璧人说:“璧弟,你要留下医治受伤的孩子。上天入海,我捉那和尚去!”

    说着,他向老酋长拱拱手,立刻回去屋里拿了宝剑,背上行装,再出来时,玉奇已把两匹马牵来了。

    松勇又拱手说:“璧弟,必须听我的话,医伤要紧!”

    嘴里讲话,脚底使力,一跳两三丈窜上马背,追在玉奇马后风驰而去。

    璧人兀自站着发愕。

    酋长说:“有这样能人去赶,一定行!”

    说着他也不管人家听不懂,抢步走进皮幔头看盛畹。

    大家听了英侯被掳消息,无不大放悲声。

    酋长竭力劝慰,亲自指挥着带来的人,抢速替王氏老太太殡殓装棺,并为蓝妮花红太悦朱思明赤脚掩埋残骸。

    大家这会儿实在也无心顾到死人,只好一任酋长怎样摆布。

    璧人忙了半晌工夫总算把敬侯一条腿接上了。

    但俊侯的内伤更讨厌,他这会又在吐血。

    璧人深感束手无策。

    正在无可奈何当儿,勺火老头陀和李念兹两位前辈忽然联袂莅止。

    在悲喜交集之下,勺火查问决斗经过情形,恻然长叹,用极和平的声调,对众陈辞。

    他说:“死生有数,在劫难逃。王氏八十高龄,死不为早,英侯夭折,事固可哀,但念赤脚,花红,大悦,朱思明旷代奇人,世罕其匹,一旦剪屠殆尽,报过于施,情亦可悯。我辈应自知足,何可奢求”

    老头陀说的是悲天悯人的废话,大家也只好姑妄听之。

    可喜在李念兹神医不请自至,俊侯一条小性命侥幸得遇救星,他服祖师爷的药丸以后,血就不吐了。

    大家对他算是放下了心。

    可是盼望到当天日落,玉奇匹马回来,说是一点查不到小静和尚消息,说松勇发誓找遍天涯,不得英侯下落决不罢休,叫他回来吩咐璧人宽心等待。

    大家听了这样话,不免又是一阵伤心。

    其中最难过的自然要算梅问,她的臂伤也不太轻,除了吞声饮泣,暂时自是无可如何的了。

    勺火头陀和李念兹羁留这儿十四天。

    璧人追随杖履,师徒备蒙老酋长隆重招待。

    据老酋长派人四出探听回来的报告,大半总是说英侯身遭不幸。

    有的说有人看见和尚马颈下挂着人头,有的讲和尚藏在深山里鬻割死人肢体制药。

    听说制药,勺火和李念兹都相信。他们说和尚专门做这种缺德的事,因此英侯身死就算被证实了。璧人倒不想去找和尚报复,因为和尚是他父亲在日敬重的明友,再来也是仰体勺火师伯那一句“报过于施”的话,所以虽然痛心,却无仇意。

    在两位老前辈逗留新疆期间内,俊侯内伤已经完全医好。

    敬侯不过有点行走不便。

    梅问臂伤刚刚断药。

    老头陀不惯红尘久居,迫着李念兹带璧人俊侯一同回华山。

    他们师徒走了两天,在一夜月暗中,梅问姑娘悄然宵遁。

    结果菊冷在她镜奁中发现一封信。

    那是给盛畹诀别的信。

    信里说她到北京龙家上门守节,守到翁姑千秋百岁之后,她就要削发出家,同时也必为英侯复仇雪恨

    看了她留下的这样信,大家伤心自不必说。

    玉奇、菊冷还想飞马追赶大姊回来。

    盛畹晓得女儿秉性刚烈,追她反为不好,说不定迫成自戕殉夫惨剧,力阻玉奇兄妹不可造次。

    梅问乘夜离家出走,她并不立即取道中原,一直徜徉疆土。踏遍阿尔泰深山,穷搜和尚踪迹,斩荆披棘,手足胼胝,一身所受的辛苦,真是不堪闻问。

    延到第二年春天,才算到了京都。

    京都她是来过的,街道很熟识,她进了彰仪门,走进牛街,潘公馆就在这条街。

    正午时光,这条街总是很热闹,她乘着一匹神骏花驴,身上青布棉衣,这当然是个乡下姑娘。

    可是她态度大方,容貌佚丽,而且还带着一个淡墨绫红绸里子的包袱,又是一只青布卷儿。

    北京人看这布卷儿很碍眼,谁都晓得里头卷的是兵器,乡下姑娘那有这一表人才?包袱儿却也未免过份讲究。

    为什么女儿家带兵器上街?

    这都是爷们娘们心眼上问题,这问题会使他或她停步注目,因此促成了拥挤,纷乱。

    这时候对面停住了一辆厢车,驾辕的也是驴,牝驴,姑娘的花驴闻骚追上去表示亲善,驾车子的立即破口骂人,扬着鞭便打人家花驴。

    姑娘怎能忍受这样闲气?伸手一夺鞭,那驾车的还能不滚下来?

    街头顷刻大乱,坐在车厢里人不由不牵帏张望。

    原来是位三十余岁的娘们,徐娘半老,浓抹艳妆,倒是颇有几分狐媚。

    身后匿伏着一个中年汉子,一颗头缩在香肩下,两手环抱柳腰儿,那位娘可不分明坐在人家大腿上?

    姑娘眼尖,看了心里一阵跳,闹个满脸通红,赶紧跳下地,什么都不管牵着花驴儿闯过人群走了。

    她来到潘公馆,跟看门的刚说两句话,顺哥儿顺侯出来了。

    他今年已经十五岁,很和气也很老练。他一听自新疆来的,急忙问:“你是那梅问大姊吗?”

    姑娘点点头说:“四哥么?”

    顺侯赶紧请安说:“婶娘和各位哥哥姊姊都好。”

    姑娘眼眶儿一红,什么就都不能讲。顺侯看看纳闷,回头便去驴背上拿了包袱和布卷儿,领着姑娘上浣青屋里来。

    这会儿家里是刚吃完饭,查老太太倚在浣青床上跟坐在一旁的老姨太婉仪和玉屏在那聊天。

    浣青恰在屋门外闲眺,手中拿着牙签儿剔牙,望见前面院子里顺侯带着一个女人进来,心里便是一阵跳。

    眼看越来越近,那女人竟是梅问。

    浣青怔住了。

    梅问两泪抛珠,浑身簸颤,抢步越过顺侯,赶到浣青面前叫一声:“妈”

    拜倒地下,呜咽不能自胜。

    那一声“妈”使浣青一切都明白了,也就两条腿有点软,她顺势儿扑在姑娘身上,哆嗦着叫:“梅你一个人英侯有什么事?”

    姑娘强挣了一句:“他,他失踪了!”

    失踪两个字倒加强了浣青镇定力量,她立刻扯姑娘站起来说:“那不要紧,梅,歇歇再详细告诉我。”

    玉屏闻声抢出去迎接,满面惊疑却又强着笑说:“梅姑娘吗?真难得,老远的”

    姑娘料到这必是玉姨太,拿定精神叫声“娘”蹲下去请安。

    玉屏急忙搀住她说:“不敢当,请屋里坐。”

    说看,大家走进屋里。

    查老太太已经坐起来了。

    浣青向前介绍,让姑娘拜见外婆,又拜了老姨太。

    玉屏给姑娘倒来一杯来。

    姑娘便去倚着浣青坐下,忍着一鼻子辛酸,把当时决斗经过情形从头细诉。

    听她说临危时松勇、璧人同时赶到,剑劈蓝妮,翦屠五怪,救了一家人性命,婉仪合掌诵佛。

    再说到英侯力战小静和尚不敌被擒。

    老酋长带人抢救几乎丧命,松勇飞骑追踪一去不回,后来由酋长处所得报告全是不利消息时,大家都哭了。

    婉仪虽然也扯手帕抹眼泪,但她还认为事情不算确凿,她一边劝慰,一边解说英侯相貌极好,决非夭寿之人。老酋长所有谣传,不过出于道听途说断难证实。

    既然说和尚与龙家前辈很有交情,其间岂能绝无一线生机?婉仪的一番解释,实在很有相当理由,大家心里便都有点希望,有希望就不能没有忌讳观念。

    因此急忙就止住了哀声。

    接着梅问自承与英侯已有婚嫁之约,此来意在上门守节,请求予以收留。

    她的话使浣青、玉屏和查老太太又都感动泪下如雨。

    她们都是有节操讲究的人,自然极口表示同情,但却不允设灵上孝,一定要等到水落石出,再议守节仪式。

    姑娘自然只好遵命。

    浣青非常怜惜姑娘,留她住在屋里百般抚慰。

    第二天一早她换了一身干净布衣,由顺侯领她过去婉仪那边请安。

    婉仪恰在佛堂里做早课,她不让顺侯进去惊动,一直站在回廊上静听,一声声梵唱引她一颗心深入清凉境地,从此她便有个奉佛之意。

    婉仪做完早课,才晓得门外有人听禅,开开掩上的两扇门,含笑问讯。

    梅问进去先向佛前礼拜,然后再给老姨太请安。

    两个人盘坐一对蒲团上慢慢谈了起来。

    梅问先说要跟老姨太读书又说要向人家学佛。

    婉仪倒是都答应了。

    但她略略问了一些历史传统,姑娘竟是无不烂熟,再谈一会词赋诗咏,姑娘却也有相当根底。

    于是老姨太在极度惊奇之下,便劝她不如专意攻佛,先给讲解了一节心经。

    姑娘赞叹欢喜,拜手受教。

    她们俩走出佛堂,回廊上恰好碰着二老姨太宝莲。

    时光不算太早,宝莲还是衣带松弛,两鬓蓬飞,那样子大有浴罢华清,娇慵无力的神气。

    婉仪不能不为宝莲介绍。

    梅问也只得来个裣-万福。

    奇怪是宝莲向来一张嘴百灵鸟似的顶会叫,今天却弄得张目结舌,半晌还只问一句:“啊,她是谁呀?”

    婉仪讲话有分寸,她就告诉她是石家大小姐,特意来看浣青的。

    宝莲仍是什么话没有讲,点了一个头便往后面厨房去了。

    梅问回到浣青屋里去,兀自闷闷的发愣。

    她想:这样一个好家庭,岂容包藏那样妖冶狐媚的宝莲?她还不分明是昨天坐在驴车里让那中年汉子抱在膝上的下流东西?

    想着,她莫明其妙的,心头老是留着一个疙瘩。

    她不是傻瓜,断不至把心里事告诉任何人。

    可是宝莲她又怎么能放心呢?

    吃中饭时光她穿着一件比较素净的衣服来到浣青屋里,谁也不晓得她存着什么心,一味缠住浣青要她讲清楚梅问为什么来到北京?

    浣青正感不好应付,忽然松副将带着一身憔悴和满头华发来了。

    在一阵请安问好之后,大家带着极端紧张惊疑的情绪,在等着客人讲话。

    松勇一边喝茶,一边瞅着梅问,摇摇头叹口气说话了。

    他说他是今天早上回来京都的,这一年来他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小静和尚,最后却在山西太原府一个绰号叫一朵云张极家里,发现了和尚踪迹。

    和尚承认杀害了英侯就给埋在阿尔泰山中,他要迫和尚领他去掘取尸骸,和尚坚决不允,因此引起一场惨烈决斗。

    他的剑劈死了和尚。

    和尚的钢鞭击碎了他的左肩骨。

    一朵云张极跑去惊官动府,他只好带着肩上重伤逃往华山。

    松副将一篇话证实了英侯不在人间了。

    查老太太难免号嚎大哭,她一边哭一边抱怨浣青,当时不该让英侯兄弟去什么新疆的。婉仪到这时候已是哑口无言。

    浣青在客人跟前也不过强制着忍住悲声。

    梅问却过去大拜了松勇四拜,拜谢老师父为英侯雪恨复仇。

    松副将英雄一世,倒是为姑娘流了两行同情之泪,老人家而且哽咽得什么话再不能说,他立刻起身告辞走了。

    这儿就只有一个人好像漠不关心,那便是宝莲二老姨太,她冷眼旁观了一场热闹,心上雪亮般明白,悄悄地溜走,自然没有人会注意到她。

    下午也不过未时光景,红叶和虎男一对子夫妇赶来探望。

    红姊姊本来能说会道,她对梅姑娘的决心守寡表示敬重,免不了也劝了一篇节哀顺变的老调儿。

    随后她便去厨下帮忙做饭,好歹总算强着人家婆媳多少用了一点儿。

    这天晚上她就留在这儿陪伴梅姑娘,她们原有很好的感情,睡在被窝里尽有许多体已话儿。

    第二天姑娘请求婆婆准她设灵上孝。

    浣青请示老姨太婉仪。

    婉仪以为必须讲究礼节,她肚子里有一部烂熟的周礼,参究古今,酌量繁简,她给拟订一个章程。

    第一章吉衣成婚大典。

    第二章上孝哭灵仪式。

    老姨太的学问,浣青是相信得过的,于是择定日子准备举办。

    虽然盛畹母子不在京中,婉仪自愿代表,前三天她便把梅姑娘接到她那边去,由查老太太拿出两万两银子,一万两铺箱,一万两置办妆奁,倒也是应有尽有。

    到了吉期那一天,照样的结彩燃灯,鼓乐俱备,一般也请赞礼,伴娘,新娘穿戴着凤冠霞帔,走的也还是毛毯帖地。

    但新郎呢?新郎只是一块灵牌,这一块灵牌由顺侯斜立抱持着跟新娘交拜,一切如仪。

    然后新娘就在厅旁围着一丈见方惟幕角落里脱去吉衣,换上了遍身麻布,出来时由顺侯手中接去灵牌。

    大家围送她走进花厅,那地方已是安排好灵位,新娘把灵牌往桌上一顿,叫声“英侯”人便昏倒地上。

    等到大家忙着拿茶来灌,她已经自己撑着起来。

    二度抢近灵位,伸手一拍桌子,嘴里再叫一声“英侯”依然还是摔倒。

    大家赶紧止住悲哀,送她进去洞房。

    洞房里红烛高烧,香花馥郁,妆奁几凳,惟帐枕衾,一件件物事,都点缀着吉庆风光,但只看了新娘儿一身缟素,你就会觉得喜少哀多,凄凉满目。

    这一夜燕尔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